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大学校园危机特点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试论大学校园危机特点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05

试论大学校园危机特点及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

论文摘要 本文以大学校园危机现象为研究对象,深入到浙江省永康市的朱明村、四路村、桥下村三个村落,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对校园危机的内涵、特征进行了探讨,得出校园危机隐蔽性、危害性、突发性、传播性、双刃性的特点。并对成因、类型、管理现状进行了论述。结合调查数据,根据调查结果,为如何处理校园危机,加强危机管理,以构建和谐校园提出了四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 校园危机 大学生 危机管理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

从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看,校园危机事件问题突出、影响大且发生频率高,突发公共事件主要集中在招生与就业、群体性行动、心理疾患、校园安全与事故、师德与学风等方面。由于农村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其特性,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可以从中得出一些不一样的结论。因此在本文中,笔者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目前我国高校校园危机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农村大学生眼中大学校园对于校园危机的防治管理如何?怎么样更好解决校园危机问题?

(二)文献回顾

对于校园危机,国内研究者们还给出了其他的称呼,如“校园突发事件”、“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等。以吴建勋为主的一批学者则使用了“校园突发事件”这一说法。(吴建勋,2005)李永贤等认为,校园危机是发生在校内或与学校的成员有关,是已经爆发或潜伏尚未发作,对学校声誉、运作或部分学校成员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李永贤,200

6)中山大学谭昆智在《构建高校危机管理体制》中谈到高校要建立危机管理的核心决策机构、预警机制;其次是制定完善的危机管理规则;最后是要把“以法治校”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点。一套运行良好的危机管理体系,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也是确保校园的稳定基础。笔者综合上述观点后认为,一些发生在校外并会对师生心理产生影响的事件也应该纳入到校园危机事件的范畴,这在之前很少有学者考虑到。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在调查中,笔者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随机抽取个案作深度访谈。本次调查以浙江省永康市大学生为目标总体。为使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我们在调查中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朱明村、四路村、桥下村三个村落。这三个村落各有其特点,朱明村是永康市相对比较大的村落,常住人口有三万多人。四路村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村落,常住人口有一万多。桥下村虽然人口不足一万,经济也并不发达,但相对其他两个村落,它的大学生比例非常高,文体工作做得很好。因此根据各村情况,我们在朱明村发放问卷75份,在四路村发放50份,在桥下村发放25份。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达93.3%。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校园危机特点分析

近年来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2003年的“非典”事件给学校管理者敲响了警钟,校园危机事件越来越成为影响校园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前的学校环境则相对稳定、封闭,很少有风险。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学校教育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方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校园危机事件的爆发次数急剧的增加。

(二)校园危机管理状况分析

所谓危机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危机进行管理,罗伯特.希斯认为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

1.危机发生前的管理:

(1)预警机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要求和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迅速调动校内一切有利于化解参与者情绪的资源,做好化解情绪、控制事态发展的工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觉得大学缺少预防机制。这类人占到被调查者总人数的77.9%。

除此之外,建立危机应急处理小组在校园危机事件的预防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调查中,29.3%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大学有危机处理小组。而70.7%的人却觉得没有或者不知道。

(2)防范预案:由于校园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危害性等特征,不易被察觉、破坏性大。因此高校应该在危机发生前制定危机应对的预案。当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立即启动预案。有些学校会在平时组织学生进行预防演习,提高学生在遇到危机事件时的自救能力。在被调查者中,有50人知道自己学校会组织学生进行演习,其人数占总数的35.7%,而剩下的64.3%则表示不知道或不了解。不过在个案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少数学校还是有过对于火灾等危机事件的预防演习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的学生中。 3.危机发生后的管理。在危机发生后,我们仍应加强对内对外的信息交流,及时发布正式消息。除此之外,还要对危机进行总结,完善之前的体制不足。因此,我们的工作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公布危机信息:信息的发布在危机事件发生事,事件发生后都是必不可少的。危机事件发生时的信息公布主要是对事件的进程进行报导,而事件发生后的信息公布主要集中在处理结果、反思和总结上。并就整体事件给出一个官方的观点。但是,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后,大部分人表示他们所在的学校没有对整体事件进行过报告。

(2)对内师生心理建设:在校园危机事件中,教师、学生是直接受害者。因此,对师生心理抚慰显得尤为重要。在调查中,我们得到有54.3%的人表示他们所在的学校会对与校园危机事件有密切联系的师生进行安置和辅导。但笔者认为安置和辅导的普及率还应该再提高。

(3)对危机的总结:高校危机管理评价应涉及其危机管理体系的整个体系,重新审视高校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说包括:组织机构设置的评价、决策机制的评价、沟通机制的评价、预警机制的评价和现场危机处理情况的评价五个方面。

四、结语和讨论

校园危机具有突发性、隐蔽性、传播性、双刃性、危害性等特点,所以,一旦发生校园危机或发现潜在危险,学校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解决。笔者通过对一些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的分析,再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向校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首先,建立危机管理的核心机构和决策机制。其次,推动教育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分权化。再次,及时传递事件信息,促进交流与沟通。最后,建立健全心理干预机制。只有不断加强各方面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校园危机事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妈妈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二十年后的我
玩上海
登黄鹤楼
我的弟弟
下雨了
夸家乡
美丽的荷花
看图两条小狗
假如我生活在海底
放风筝
孝心献妈妈
开家长会
可爱的小猫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及有效性控制
发挥课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论析高校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浅谈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浅谈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
浅论公共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新探
浅谈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探析
关于加强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浅谈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五大转变
论析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教育问题
《变色龙》学法建议
《变色龙》的取材和构思
《变色龙》简析
《变色龙》课文剧
《变色龙》朗读指导
《变色龙》素质教育新学案
在小说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变色龙》的叙述策略与讽刺批判效应
《变色龙》结构分析
《契诃夫的创作与十九世纪末期现实主义问题》摘要
挖掘细节描写的深意
《变色龙》的“正面人物”探微
《变色龙》写作特点
《变色龙》中的“人群”
析契诃夫的《变色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