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浅谈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

"

论文摘要: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朋辈心理辅导的正确应用可以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调节、人际交往、情绪调节、适应环境等能力,是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论文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 大学新生 适应性教育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说过:“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从中学进入大学,让大学新生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面对陌生的课程,面对不同的学习方式,这让他们出现了许多适应新环境所带来的问题。一部分新生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很快适应新环境,但还有一部分新生却显得力不从心,并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应的反应,这就需要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朋辈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被引入和应用,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有效解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特征及其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基础

朋辈心理辅导起源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20世纪

60、70年代,因专业人员缺乏,美国精神卫生领域掀起了一场非专业心理咨询运动,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在学校培训学生,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威兰德(Vriend,1969)发表了她利用受训的高成就学生在咨询团体中帮助低成就学生的研究报告,成为朋辈心理辅导领域的首篇论文豍。1978年,格雷和霆多尔提出“朋辈咨询”的概念。他们将其定义为:“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者所采取的人际间的帮助行为。”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又被称为“准心理咨询”或“非专业心理咨询”。根据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朋辈心理辅导可以理解为由学校选拨、受过心理咨询培训的同学在周围同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情感沟通、心理问题探讨等,帮助同学解决心理困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学生间的互爱、互帮、互助,实现学生的“自助”成长。朋辈心理辅导的目的、方法、对象、效果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

1.共情性。朋辈心理辅导一般发生在同龄人之间,他们生活在同一环境,年纪相仿,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一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便于沟通。

2.友谊性。朋辈心理辅导一般发生在同学或朋友之间,而不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3.义务性。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利他行为,自发的、义务的给他人提供帮助,当事人不需要给朋辈心理辅导员物质报酬。

4.有效性。在朋辈心理辅导中,助人者可能与当事人一起生活,距离较近,交往密切,提供安慰、鼓励、开导等心理支持更为便利。另外,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比较熟悉,能节省时间及时给予当事人更有效的心理援助。

二、大学新生适应存在的问题

(一)对环境的不适应

对于一个大学新生来说,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深有感情的老师和同学,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踏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如何尽快适应这些环境是新生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是校内外环境的适应,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甚至上课找不到教室,不敢走出校园,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其次不适应新的人际环境,大学里的师生关系相比中学时代更离散,老师的指导更抽象,无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而同学之间,由于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遇到问题时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另外还存在语言上的不适应,地方方言不利于交流和自身角色的转变。

(二)对学习的不适应

一般来讲,能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是中学的佼佼者,他们备受家长的宠爱、老师的关注和其他同学的羡慕,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大学里,强调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善于自学,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有的新生不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成绩下降,不但不是佼佼者,甚至成为差生,于是自信心和自豪感受到严重的挑战,有的同学能自我调整,能很快适应,并取得不错成绩,但也有部分同学经受不住这种考验,产生自暴自弃、自欺欺人和自我怜悯的心理倾向,甚至发展成为把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也当成是嘲弄的不正常心态。"

(三)心理的不适应

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未适应新的环境时,有的新生会导致心理不适应。大学新生在考上大学前,都备受关注,是生活的中心人物,而大学里,几乎人人都有辉煌的过去,个个都是高材生,但第一永远只有一个,大多数学生将从中心人物向普通学生转变,自我评价受到冲击,情绪低落,更有甚者会为了避免挫败感而封闭自己。

(四)对新的生活方式不适应

新生对独立生活不习惯,对严格的宿舍和寝室卫生检查、作息制度、理念习性难以适应。大学新生一般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严重的依赖心理和极差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面对陌生的校园、生疏的群体,他们一筹莫展,感到无助、缺乏信心、失落甚至萎靡不振,经常会出现食欲不振、失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焦虑不安、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有时还会出现违反学校纪律擅自离校回家等现象。

三、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途径及实施程序

(一)应用途径

1.依托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开设校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培训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是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部门,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可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和督导,并成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后援,及时跟进辅导工作。校园心理咨询电话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等优点,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是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

2.依托大学生心理社团组织,广泛开展普及教育。可以通过心理社团开展各种活动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举办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心理漫画展、心理电影赏析,在校园广播中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组织心理征文、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传授心理调适技能。

3.培训班级心理委员,建立基层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力量。在高校学生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院系设立“心理部长”,由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组织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辅导技能,使其及时发现问题,快捷有效地帮助同学缓解压力,解决问题。

(二)实施程序

1.招聘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招聘一般应采取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招聘,一方面有利于扩大招聘范围,从而能挑选出真正优秀的学生辅导员;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心理辅导活动的发动和宣传。所招聘的心理辅导员应该是对朋辈心理辅导活动真正感兴趣和乐于帮助他人的,是合适从事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学生。

2.培训辅导员。顺利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的前提条件是有合格的朋辈心理咨询员。学生辅导员的培训应当包括:辅导理论知识的讲授、辅导技巧的训练和实践,让学生辅导员了解新生适应性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的对策。整个培训过程一般为6周左右,每周2小时,总共用12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系统培训。

3.督导辅导活动。辅导活动是让朋辈辅导员按照自己所学习和训练的知识和技巧进行辅导,特殊情况下也允许和鼓励他们有所创新。但朋辈心理辅导员毕竟不是专业的心理辅导员,在技巧经验与基本理论方面都会有许多限制。

4.跟进辅导。跟进辅导可以稳定朋辈辅导的效果,有效消除因朋辈辅导员经验不足等原因而造成的负向效果。跟进辅导可以由朋辈辅导员自行制定跟进计划,并付诸实施。如果朋辈辅导员感到自己无力进一步进行帮助时,应当交由专职心理辅导员跟进辅导,并处理相关事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一次当保姆
铅笔和自动铅笔的对话
十载耕耘沧海变桑田——一个异乡人眼中顺德的变迁
世博园
小鸟试飞
暮春
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
利老师,谢谢你
我自信,我能行
在十字街头
新狐狸与乌鸦
沟通之桥
春天的色彩
凡卡续集
一块玉佩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设想
简论高校辅导员工作规范化及其实现路径
试析团队合作的一点体会
试论导师制下研究生的幸福感及提升策略
试析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研究与探索
简析我国大学校长的教育家角色期待
试论高校校长办公室职能与队伍建设
试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试论大学生就业视角对二本高校师资建设的思考
浅谈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研究
试析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
试析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认识
浅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
绝唱──记《岳阳楼记》美文诵读课
《岳阳楼记》第三课时教学实录
《醉翁亭记》有关资料
欧阳修简介
注意文言课文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课堂对话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对《岳阳楼记》美文诵读课的再思考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
《岳阳楼记》导语设计
小议《醉翁亭记》的线索
欧阳修的生平与创作
《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
《醉翁亭记》中的“而”字辨析
从《醉翁亭记》看诵读的魅力
“也”与《醉翁亭记》之美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