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试论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7

试论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目标管理理论引入我国教育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我国社会的制约、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和实践中的应用不当导致在中小学校行政工作中出现目标确立自主性不足且难以量化、层级关系紧张和关注重心发生偏移等问题,建议在合理授权分工、提高学校管理者能力、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统筹兼顾,对目标体系进行优化。

论文关键词:校本目标管理;学校行政工作;SWOT分析法

目标管理是一种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加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或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一些学校管理者开始将该理论应用于其管理实践中,从此,目标管理思想逐步成为当今普遍流行的学校管理方式。

校本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工作根据学校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自主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所有成员的潜能,运用各种资源解决学校面对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相对于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目标管理理论和方法有着显著的优越性,然而由于学校教育领域的特殊性使得该理论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中捉襟见肘,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校本目标管理在学校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标管理理论首先要求建立准确而健全的目标体系(包括总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确定准确的量化指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考核,然而这些要求应用到学校的行政工作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

1.学校办学目标确立缺乏自主性

近代以来,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事业、社会的事业、公共的事业,所以就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规定统一的公共教育的教育目的,以统一管理全国或一个地区的教育,制订公共教育目的是一种政治行为。这使得所规定的公共教育目的有普遍适用性而缺乏针对性。在实践领域,学校在办学目标方面要听命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所下达的许多指标,无形中束缚校长的决策。然而目标管理本身强调学校综合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的社会定位和发展道路,这种理论上与体制上的矛盾不仅导致学校办学目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难以得到保证,更会使校长及学校的决策层为了政绩而片面应合,忽视学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2.考核指标难以量化

由于学校任务的抽象性、多重性,衡量教师工作和学校育人工作质量的标准很模糊,故许多绩效考核的指标不好确定而难以量化。

当然,学校工作的考核指标是可以准确确定和量化的,但又常常因为过分强调这些硬性指标使得教育管理工作缺乏人性。现在许多学校用出勤率作为考核教职员工的指标,这样的确保证了教师的出勤率,可是在类似生病等特殊情况下,这种考核制度就难免不尽人情。长此以往会引发教职工的消极情绪,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

3.考核结果对层级关系的负作用

考核是上级对下级进行的,所以各层级关系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就会影响考核的结果。在中小学校本管理工作上下级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教导处的中间作用。

一方面,通常情况下,在考核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未能对教师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和分析,使考核结果的可信度降低,在教师得到反馈意见时就会心生不满情绪,从而影响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学校考核体系的决策和实施无法做到民主化的全员参与,而管理者往往又没有与教师的及时有效的沟通,使教师对考核的目的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错误理解,从而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影响考核结果的可信度。

一些管理者正是由于预见到了上述结果,在完成绩效考核之后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公开考核结果。这就使考核结果无法反馈,被考核人员不知道哪里需要改进,缺少了反馈的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

4.对工作的关注重心发生了偏移

目标管理方法将总体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乃至个人,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认为组织中每个个人完成目标就会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这导致学校管理工作目标的离散化,严格而细致的绩效考核指标,恰恰体现了学校管理工作重心正潜移默化地发生偏移。

首先,忽视组织整体,向关注个人问题偏移。目前的学校工作中过分强调个人的效率、个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个人工作成果对组织的损益。遇到问题先追究个人的责任而不去深入探究学校组织结构、现行制度方面的不足,对学校组织内部进行严格的监控,却忽视学校体系的运作方法是否与时俱进,形成“只顾低头走路,不抬头看方向”的局面。

其次,忽视不可量化的指标的发展,向关注可量化指标偏移。绩效考核仅对可以量化的指标有促进的作用,这使得学校的管理者过分迷恋统计数据,以为它体现了学校的一切变化。但是,在学校工作中能够量化的工作往往不是很重要的,真正可持续而有意义的工作往往是不能准确量化甚至无法量化的。比如学校文化的建设,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程度,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质量等等。所以这种“盯着报表求发展”的做法如果扩大和深化将十分危险。 "

二、校本目标管理在学校行政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是由一系列的复杂原因造成的,概括起来主要由于校本行政工作中该理论的局限性和误用,以及我国社会环境的约束。

1.目标管理理论在校本行政工作中的局限性

首先,源自美国商业企业的目标管理理论本身在我国校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然而我们却在没有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全盘引入,这就使该理论的不足影响到校本管理的实践,从而产生了诸多问题。

其次,目标管理强调将总体的目标分解成各个组织各部门的二级目标,然后继续按照组织层级直至落实到个人。理论认为,若组织中的每一个子目标都能够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就能得以实现。这种思想与系统论是相违背的——系统论认为,系统大于各个部分相加,所以单纯地将组织目标拆分形成的目标体系是不科学的。

再次,目标管理理论综合借鉴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等管理理论,这就要求理论的实际操作者具备相应的理论素养,方能在实践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应用该理论。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校许多管理者的理论水平比较有限,在应用中或将严密的目标管理流程任意肢解,认为目标管理就是绩效考核,致使目标管理狭义化;或完全照搬照套,不经筛检地把校本管理一切工作都以目标管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导致目标管理泛化。

2.我国社会环境对目标管理理论实践的制约

在我国,制定教育方针的传统和特色是一种教育方针由国家掌握的自上而下的模式。然而,政府作出的规定要对各级各类的学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本身就不能不带有抽象性,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在实际教育生活中反而使教育目标处于缺失状态。

另外,中国文化中既有对形式主义推崇的一面,又有务实的一面,在中国社会的许多领域里,这两面性都是并行存在的。但在教育领域里,形式主义的泛滥比其他领域都更严重。这就增加了校本目标管理的难度,如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教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三、对中小学校行政工作中目标管理的优化建议

1.进行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优化的前提

由于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的特殊性,其优化需要三方面的前提条件。

首先,授权分工合理化。目前我国在教育事业活动中和学校管理活动中总体来看是过于集权化,这给校本目标管理活动带来许多不便。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一部分权利下放,扩大校本管理的自由度,使学校能够依自身的情况和社会定位来制定相应的办学目标,政府只进行粗放式的调控。同理,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决策层应当将本应属于各职能部门的权利回归,做到职、权、责对等,使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组织内部规划与管理。

其次,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校本目标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信息不畅通造成的。学校的管理者应建立一个多维交叉的信息网络,使各层级各部门横向纵向的信息都能快速而准确地传达。只有信息渠道的畅通,才能保证监督反馈的直接和深入,才能使管理者能够根据组织内外全面的信息,对各种问题及时作出决策。

再次,强化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培训,提升其理论素养。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两层含义,即权利(包括职位赋予的权利和人格魅力在组织中的影响)、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5]在校本目标管理中,管理者的决策组织协调能力对管理工作能否顺利有效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没有目标就没有管理可言,管理就是向着预定目标步步逼近的过程,而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6]由于校本目标管理不仅是作出正确的组织决策,还包含确定办学指导思想、设立目标和评价体系、分权分工等工作。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具备精湛的管理能力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因此,若要使校本目标管理得到优化就要加强对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培训,全方位提升管理者的素质。

2.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优化评价方法

在保证了学校自主管理水平、民主参与程度和管理活动主、客体思想理论水平的前提下,对校本目标管理进行优化就能得到切实的落实。我们知道目标管理理论的核心也是最困难的是目标体系的建立,正如前文所述,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其症结都在目标体系建立得不够科学。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学校发展目标体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利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学校的情况。SWOT分析法是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一种分析方法。S(Strengths)是实力,即找出学校的优势强项;W(Weakness)是缺陷,即分析学校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工作效益等方面的不足;O(Opportunities)是机遇,即学校管理者要预见到未来发展中的机遇,高瞻远瞩;T(Threats)是威胁,即组织要有危机感,管理者要能发现某一目标可能面临的威胁,未雨绸缪。这种分析法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认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学校所处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

(2)统筹兼顾,形成体系。首先,各种利益统筹规划。校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利益关系,如学校的长远利益和现时利益,学校利益和合作投资方的利益,学校组织的利益和教职员工的个人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这些利益之间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矛盾,因此所建立的目标体系要在统筹各种利益的基础上,将其与层级目标统一起来。 再次,明确理论适用范围,优化评价体系。这就需要校本目标管理者通过其理论素养或请专家科学分析目标管理理论在校本管理的哪些方面不适用,同时利用心理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方面的知识,将过去不合理的评价指标从评价体系中去除或进行修正,从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收藏阳光》有感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美丽的谎言
生命的价值
英雄事迹激励着我前进
读《桌椅的诉说》有感
读《蜜蜂和蚂蚁》有感
读《心愿》有感
让世界充满爱,同心共建和谐社会
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后感
阅读《上下五千年》
读《与上帝共进午餐》有感
观《可可西里》有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去年的树》有感
先进工作者公示通告
关于加强公司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
***先进性教育评议意见
市环保局局长供职发言
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重在实践
市政协机关2005年工作目标
群众文化活动项目推介书
在乡镇主要负责人冲刺全国百强县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管理学院卡拉ok决赛开场白和结束语
关于开展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工作的请示
大地赤子——记呼兰区白奎镇党委书记隋志远
×会馆质检处罚条例
高尔夫赛事赞助提案
收资助学生代表发言稿
在消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1)
建三江旅游资源类型分析(1)
浅谈混龄教育模式中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论区域产业政策(1)
浅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途径及防范对策(1)
浅谈幼儿教师美术素质的思考与认识
地区税负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综述(1)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历史回眸与理论思考(1)
谈促进职业教育思想的转变,面向社会需求办学
基于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研究
幼儿园领导听评课艺术与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试谈幼儿教师角色的特殊性和实践难度
第十章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关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劳动价值论和劳动二重性方法论研究(1)
《行道树》教学设计
《行道树》说课材料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行道树》教学设计
《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第一次真好》说课稿
课堂上溅起一朵美丽的浪花
《短文两篇》教学案例
《行道树》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