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大学排名与世界精英大学之争

浅论大学排名与世界精英大学之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大学排名与世界精英大学之争

"

论文摘要:世界性的大学排名现在不管何时、何地发布都会引起社会热议,它已成为衡量大学生产知识和培养人才优劣的重要指标,以此检验学校的国际竞争力。这如同对整个国家和世界的高等教育注射了一剂强力针,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大学排名功能和目的的争议。通常,政客们会把大学排名作为衡量其国家经济实力的指标,大学则用大学排名帮助学校确立发展方向,而学术界则会用大学排名来提升其学术声望与地位。通过分析大学排名对各国政府、大学及其他相关者的影响,提出国家和大学应对这种世界性大学排名的策略和对策,以期对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和大学在这种世界性的“名气之争”中采取有力举措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论文关键词:大学排名;政策;影响

一、大学排名概述

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经济形态的变化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变革。纵观OECD各国,“以知识经济的方式与非OECD成员国开展竞争”需要更好地创造、传播和探索“科技知识和各种智力资源,以保持持续的增长力和生产性”。知识已成为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基石,作为传播、生产知识的重要机构——高校,也受到各国的重视。然而,很多国家却面临着“人口危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特别是博士生。各国之间的地缘政治之争渐渐转化为生源争夺。这种全球性的竞争,也反映在各国的大学越来越重视大学排名这一能提升自身知识生产和吸引生源等能力的手段。

上海交通大学的全球大学学术排名和泰晤士报的世界大学排名等大学排名在全球影响甚大。比如,在2004年排名发布之后的数月间,欧盟曾召开了一次会议,就忧心忡忡地警示欧洲各国:“欧洲的大学已不仅落后于美国的大学,甚至落后于别的国家”。这一结论主要建立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全球大学学术排名中,仅有10所欧洲的大学跻身全球大学前50名,而美国则有35所。在随后的几年里,很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和大学都对这一排名发布各种声明,有的甚至提出外交交涉。

但同时,这些大学排名生逢其时。全球性的竞争已呈扩大化趋势,而大学排名则成为理解哪个国家经济何以强大的很好的途径和工具。各国政客对这些大学排名亦步亦趋,以此作为政策调整和决策的依据,以期能在排名中获得更好的名次。纵然人们对这些大学排名存有诸多争议和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世界性的大学排名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管理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

二、大学排名的影响

大学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对于质量保障和学术声誉保持的重视,世界各国都已意识到世界性大学排名的影响和重要性。具体来说,大学排名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择校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已把学生转化为消费者的地位,大学排名则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参照来源。当然,大学排名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有不同的影响。对于国内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是进入离家地理位置较近或更容易进入的大学,对他们而言,则会更多地参照当地的大学排名。比如,日本的朝日新闻大学排名、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大学排名、澳大利亚的“优秀大学导航”和“墨尔本世界大学排名”。当地的学生会把这些大学排名作为进入某些大学难易程度和大学水平高低的参考。而对于国际留学生而言,其实,留学生在各国高等教育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数量占其本科生的20%。这些国际留学生了解国外大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国际性的大学排名或专业排名,这种方式更直接、快捷。

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激增的竞争,使得大学和政府机构都要利用大学排名针对某些特定的学生群体实施不同的策略。现在很重要的一个生源竞争的策略就是用财政和奖学金的方式,相应地,大学排名中名次在前的大学的学生在奖学金的竞争上就会更加激烈,而政府也会优先以奖学金的方式资助那些进入排名前列的大学的学生。总之,很多学生会利用大学排名作为申请进入某所大学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用人单位也会参照大学排名,在雇佣员工时会依照其所毕业院校的学术声誉、专业/学科排名。

2.战略规划与发展策略

在欧洲,大学排名是很多大学里高层领导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大部分的高校多由副校长或政府机构召集大学排名的分析会议。63%的受访大学承认曾因大学排名而采取某些战略上的、组织上的、管理上的、学术上的行动,只有8%的大学声称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的美国大学校长声称不关注这些大学排名。

大部分的大学把大学排名作为一个标杆或基准,出于学校管理的原因来挑选某些特定的评价指标进行设定。很多大学会很细致地分析大学排名中的评价指标,并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以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弱势,然后进行经费配置,往往会把关键评价指标分派给某些院系、机构或个人进行贯彻。大学排名恰好可以给大学进行激进式变革或加速改革提供有力的证据和框架,它使得对大学的管理更加企业化,决策更有据可查。

对很多大学而言,大学排名实际上起到了质量保障的作用,特别是在那些质量保障机制较弱的国家。这也反映出民众对于院校自我评价缺乏信任。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的满意度、教学质量、学习环境与设施等等。认证与排名虽然实施过程不同,但二者却密切相关。认证提供了一种国际公认的质量观,那些没有通过认证的大学就会由于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认可而被孤立起来。 "

3.大学机构重组

大学排名也影响了大学组织机构的构成,一方面是某些机构的整合,比如合并学科相近的院系,或联合校外的学术组织。另一方面是某些机构的分化,比如通过设立某些研究系所、中心或研究生院等方式把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分开。后面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其目的不是为更高效,而是激活更多的人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以赢得更多的项目经费、生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现在高校的招生更加专业化,也更加重视市场推广和营销,因而这些部门需要与日俱增的经费和人员雇佣。很多大学都会设立配备精良的发展规划与研究办公室,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营销所需,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研究大学排名,以期提升学校的名次。许多大学会把大学排名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噱头,往往把排名的情况在学校网站上明示,或在对外演讲时宣讲,甚至成为游说政府机构的手段。

4.发展方向的倾斜

大学排名对大学发展的方向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包括课程:增加专业硕士学科课程以吸引更多的国际留学生、模仿美国或欧洲的专业设置。很明显,最大的变化还在于如何重新平衡教学与科研、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重新着力对那些更易出成果的领域进行资源配置。无论哪一种高校,都更加重视科研,虽然还不能取代教学这一根基性的工作,但它的重要性却与日俱增。

艺术、人文和社会学科鉴于成果显性相对较弱,因此这些学科非常容易成为学科调整的牺牲品。同时,应用性学科,如工程、商科、教育,也面临着类似的压力。很多高校都在对资源配置进行重新考量,如何对那些能提升大学排名位次的学科/专业进行重点投入。他们有可能投资那些原本较弱的学科/专业,以使其变得更强。而有些传统强的学科/专业由于对于大学排名的贡献度较小,可能面临着被裁的危机。比如,很多大学开展重视发展生物科学,因为这一学科相对更易出成果,因而对于大学排名的贡献度也更大。因此,很多校长可能利用行政权力对这一学科格外重视,给予更多的经费投入。

三、国家与大学发展策略

大学与国家政策、全球化的关系非常复杂。虽然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近些年发生了很多变革,但政府主导高等教育管理这一现状仍然不可辩驳。政府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相应地,也规定了达成这些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以及评价这些手段是否可行的标准。每所高校都试图实施独特的发展策略,但每种发展策略都需在国家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范畴内运行。

1.国家高等教育决策

大学排名已成为国际竞争和国家经济实体的一种重要衡量手段。尽管上海交通大学大学排行榜和泰晤士报大学排行榜都存在过分强调科研的弊病,但各国政府还是非常重视这些排行榜的影响。它是一种声誉之争,而声誉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科研,科研强才能吸引优秀人才。

很多国家的政府机构都提议大学要保持竞争力、要对市场和学生负责、确定各自的发展定位、要成为世界级的大学,政府的这些倡议都是基于大学排名的影响而作出的。而政府对提升本国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的名次,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发展策略:

一种是新自由模式(Neo-liberal Model),它是集中精力创造更大的声誉上和功能上的差异性,以保持国际竞争力。德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及我国都是这种情况,只有为数不多的世界一流大学(一般在二十几所)通过建立卓越中心(Centers of Excellence)和研究生院来发展其研究实力。这是一种纵向的发展策略,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着力支持少数几所大学提升科研实力,以期能有几所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获得较好的位次。

另一种是社会民主模式(Social-democratic Model),它是通过发展多样化的高等院校来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澳大利亚、爱尔兰、挪威等国家属于这种模式。这是一种横向的发展策略,政府部门不直接参与大学的科研发展,而是在教育系统内倡导多样化的发展,不同类型的院校在相对稳定的定位基础上,实现良性的竞争,从而使整个国家高等教育实力增长,最终可以提升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名次。

2.大学发展策略

如果国家教育发展政策都对大学排名很重视的话,那对大学而言,更无法逃避大学排名的影响和作用了。可能有些校长会说他们根本不会受大学排名的影响,只会把大学排名当作学校发展的一种参照。而有些校长则非常明确地表示受大学排名影响很大,学校会在很多工作中依照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要求来做。

当然,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分析哪些因素在大学排名中占的比重更大,学校如何才能提高这些因素的表现。一般来说,有一些因素对于大学排名的影响是更大的,如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加强工科和技术的研究,这些方面都与大学排名的某些评价指标直接相关。

最经济、省力的做法就是注重那些能影响学校声誉的数据、成果出版的类型和语言。大部分母语非英语的大学都鼓励师生用英文在国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另外,还要注意在各种出版物上宣传学校,这一点现在对大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学校新设一些新的机构时。宣传这些活动,目的就是能让那些大学排名能检索到这些活动,以此作为学校影响力的体现。

大学排名通常都是那些规模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获得较好的位次,尤其是有医学院的大学。因此,很多大学开始对学校机构进行改革、重新组织科研活动、开设研究机构和研究生院。虽然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排名中已经开始注意学校规模的影响,但这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大学求大、求全的趋势。大学现在最乐于发展生物科学,因为生物科学的成果是最易于被大学排名检索到。另外,现在很多母语非英语的国家的大学里,十分重视英语的应用。这包括聘用国外学者、招收国际留学生,以增强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有的大学致力于提高学校的市场性、广告宣传;对那些在引用度较高的世界知名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师生进行奖励;重视师生比;等等,这些都是近几年大学在竞逐大学排名位次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和方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财神与樵夫》的读后感
再读《为自己挖一口井》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从点滴做起
读《王羲之练字》有感
平凡的爱------读《电话》有感
努力,就是成功——读《蝉为谁鸣》有感
每日四问——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
读《忏悔》有感
读老舍名言而发出的感悟
读《过度法门》有感
《网络少年》观后感
痴迷成就天才
读《朝花夕拾》有感
从人力资源开发浅谈中外管理比较
行政复议工作经验
环卫工人节上的发言
捐赠答谢词
正确理解GDP与绿色GDP
高速公路公司总经理致全体员工的新年慰问信
县直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实施细则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材料
关于中小学生“流水帐”作文问题的初步研究
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效 构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社区服务技能辩论赛辩词
**局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实施细则
税务局纳税服务规程
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关注困难群众生活
新开门店实习人员须知
第七章新经济时代的创业规则
养老保险公司经营企业年金产品的优势分析
新经济:新科技革命与全球化的结合[1]
证 券 税 收 的 框 架
第十一章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经营方式
浅谈校园暴力——为保护学生权利而斗争
浅析高校受惩戒学生权利救济机制之构建
浅谈“后奥运时代”体育资源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博弈
新疆城乡收入差距和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对当前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中国制度变迁的财政视角
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创新(1)
学生权利立法比较:试论以中美两国为例
试论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途径
浅谈教育技术学的专业特色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课时训练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