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思维资源最大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试论思维资源最大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7

试论思维资源最大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

论文摘要:思维资源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通过对大脑生物功能曲线、学习能力曲线、创新能力曲线、研究能力曲线和决策能力曲线的交叉分析,探究改革教育制度,使应用能力的峰值在时间轴(横轴)上向原点移动,延长存在的时间,在能力轴(纵轴)上向上提升,提高思维品质,增加应用能力的存储量。按照学科性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培养效率,缩短培养周期。积累、提升、维护和充分利用公民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快速增加国家的思维资源。

论文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能力曲线;思维资源

一、国家思维资源最大化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

“思维资源”指以人力资源为载体,以不断增加个体思维技能和提高思维品质为主导,促使社会文明持续创新和发展的群体思维能力。国家竞争力的强弱根本上取决于思维资源的存量及其衍生增量,思维资源通过不断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维持存在和增加积累。思维资源的存储数量与人类群体的数量相关,群体数量越大必然存储量越大。但主要还是与人类群体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相关,较高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能够维持较高的思维资源的保有量,以及能够较快地增加思维资源的积累量。即与数量和品质都相关,但关键还是思维品质决定了思维资源的丰富或贫乏。现代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造成国家间思维资源存量及增速的悬殊差异。我国人口众多,有利于思维资源的存量扩增,但要快速增加思维资源还必须注重国民思维品质的提高。如何利用我国的基础优势,快速增加思维资源?本文通过能力曲线交叉分析,以思维资源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了相关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建议。

二、能力曲线分析

与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过程及结果相关的实践应用能力有个体的大脑生物功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决策能力等,这些能力的产生与发展、达到高峰及维持、直至衰退有着规律性的表现。以年龄(即生存时间)为横坐标,相关能力为纵坐标,表达某种能力与年龄的关系,称之为能力曲线,用以描述能力在不同年龄的水平状态以及变化的趋势。能力曲线是从教育教学角度对能力相关方面的状态进行的经验总结、分析判断、图像刻划和定义描述。表达的仅仅是群体平均水平的态势。

1.大脑生物功能曲线

分别表现为从人出生、成长、成熟到衰老过程中与大脑生物功能相关的行为及意识的幼稚性、可塑性和成熟性三条曲线。

(1)幼稚性。是对出生后大脑及各器官逐步发育成长及衰老过程的身体状态的表述。由出生后的幼稚性最高,骨骼、器官及大脑等脱离母体自身发育成长开始,幼稚性逐步降低,到3岁基本能够身体自理,到18岁身体幼稚性曲线到达谷底并维持平行延伸,到老年后期,幼稚性曲线又呈现上翘态势。

(2)可塑性。指大脑及肢体生物功能的灵活水平。出生时最高,表现为模仿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易于接受并形成语言、动作、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能力及习惯模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降低,6岁和18岁分别出现降速加快的切点,30岁落入谷底并向前平行延伸。

(3)成熟性。指大脑及思维逐渐发育成长成熟,接受和掌握当代生活与思维模式并达到社会平均水平的程度。既与大脑发育相关,更多的与所获得的思维能力相关。成熟性出生时最低,逐渐上升的同时产生稳固性,同步呈现幼稚性和可塑性的降低,成熟性曲线上升趋累积加速态势。在18岁时与幼稚性曲线相交,形成人生成熟的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更多的与个体掌握的思维技能和思维品质相关,曲线更加快速上升,在30岁到达高峰,与可塑性曲线合并向前平行延伸,直至老年后期曲线出现下垂态势。

2.学习能力曲线

学习能力指由于不同年龄段与大脑发育成长相关的有利于接受某种事物,和与前期掌握相应知识技能相关的,现阶段接受某种事物(知识、技能、思想、身体技巧等)的效率水平。相关因素有大脑及肢体的生物状态和已经累积掌握相应知识、技能和经验等的数量、以及一些非智力因素等。由于不同学科内容、性质的差别,学习能力有着不同的过程表述:

(1)语言类。个体出生后很快就开始咿呀学语,学习能力很快上升,有着非常强的语言接受能力,6岁时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到30岁时曲线加速下降,难以再接受新的语言符号体系。

(2)艺术类及肢体类(体育、表演、舞蹈、杂技等)。在幼稚性较高的幼儿时期,由于大脑及各器官尚在发育之中,自控能力和专注能力较弱,难以展开教学。3岁后基本具备了身体自理的能力,且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学习能力快速上升,呈现模仿能力强,学习接受声音、图像、色彩、动作等的速度快,12岁到达峰值后趋缓慢下降,18岁以后降速加快。

(3)自然科学类。自然科学学习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先修知识做铺垫,需要掌握较多的思维方法。这些条件的具备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前期学习过程,因此,自然科学类学习能力曲线在少年时期逐步上升累积加速,青年时期达到高峰,中年以后又逐步下降。

(4)社会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学习既需要大量的先修课程相继递推,又需要掌握较多的思维方法,还需要有大量相关的社会实践认识,因此,其先期投入学习的时间需要更多。与自然科学类相比,学习能力曲线高峰的出现较晚,同时曲线开始下降的时间也向后推移,下降速率也较为缓慢。 "

3.创新能力曲线

做出创新的行为和结果,需要有大量的专业知识技能做基础,需要有大量的相关表象做储备,需要有较多的思维技能和较高的思维品质,还需要个体大脑生物特性的活跃等。通常具备这些条件的最佳时段落在青年和中年时期。曲线呈现在少年时期缓慢上升,青年时期快速上升,达到高峰后将延续一定时间,老年开始缓慢下降,老年后期下降加速。

4.研究能力及决策能力曲线

研究能力的获得、提升及保持,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技能,大量相关信息的储存,较高的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还需要大量的专业经验、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缜密严谨的思维风格等。决策能力在研究能力之上还须有大量的社会实践经历,大量专业工作事件过程的处理,以及在成败曲折、跌打碰撞之中的思考总结,在挫折砥砺、困苦历练之中的沉着老到。这些方面除了能够遇到机会参与之外,还需要有大量的时间和事件的过程堆积,因此,曲线的上升是缓慢的。研究能力到40岁以后才渐趋成熟,50岁达到高峰,健康状态决定其保持时间的长短。决策能力通常中年甚或老年才能达到峰值,维持时间和下降速率取决于个体身体衰老的速度。

三、教育教学改革建议

能力曲线分析呈现出不同曲线有着不同的上升或下降的切点、拐点及速率,同一坐标下多种能力曲线交叉分析呈现出人才培养的效率起点和峰谷可有效利用的区间。依据能力曲线交叉分析,围绕国家思维资源最大化为目标提出相关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建议如下。

1.提前儿童入学年龄

当儿童身体强健能够自理时(通常为3周岁)就正式进入普通小学,学习那些需要可塑性和趣味性较强的课程,例如音乐、表演、舞蹈、美术、体育、外语等,这些课程有利于人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减少中学、大学对此类学科学习的时间及数量,从而增加其它专业内容的学习,提高人生总体学习效率及数量。人们受教育时间的提前,有利于在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曲线峰值前积累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个体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曲线的峰值在横轴(年龄轴)上向原点移动,在既定寿命周期内,增加个体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维持存在的时间,有利于整体思维资源的扩增。

2.二次教育,二次提升

二次教育是指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5至10年,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经验和专业实践认识基础之上,再次进入学校接受正规和系统教育的过程,是公民终身学习与教育理念贯彻的措施和制度安排。第二次进入校园的大学生在其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专业实践积累之上,学习效率和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将使其思维品质再上新的台阶。二次教育将大大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决策能力,使其峰值在纵轴(能力轴)上呈现二次提升,使国家思维资源大幅度增加。

3.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教育教学模式的选择

针对不同专业领域设计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专业优秀人才的有利选择,也是社会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的措施之一。依据学习能力曲线分析,针对艺术类、语言类和肢体类学科人才的培养应3岁入学,充分利用可塑性强的年龄区段展开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增加专业精英人才出现的概率;针对自然科学类,学生提前学习数理化课程,使先修课程学习时点前移可以使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峰值前移,增加人们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持续时间;针对社会科学类,可以采取学校教育与直接社会实践间隔交叉进行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与掌握,提高学习效率。不同学科选择适应学科内容、性质的入学和学制时间,提高培养的效率,缩短培养的周期。尽可能使创新能力曲线、研究能力曲线和决策能力曲线的峰值前移,增加维持及使用这些能力的有效时间。

4.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积累、维护与提升

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决策能力有着类似的必要条件,都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技能,大量的相关信息储存,较多的思维技能和较高的思维品质。但与过程和结果相关,其间又存在着差别。创新能力与个体大脑生物特性活跃紧密联系,研究能力与大量的经历经验和专业研究方法关系密切,而决策能力与砥砺磨练和独立思考直接相关。创新能力需要以研究能力为基础,研究能力也需要由创新成果来体现,决策能力既要以研究能力为基础,又要由创新的思路来体现决策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三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只是不同能力的获得、成长、高峰及保持的充分条件、行为表现和年龄区段有所差异。要鼓励和支持中青年人尽可能多地创新,扩增中老年人研究能力的有效使用,关注与保护中老年人的健康,延长个体思维能力被利用的时间。充分利用不同能力的产生、存在、高峰及维护保持的过程,使国家思维资源达到最大的保有和最有效的利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赵家池
珠海
游中国渔村
大自然之旅
上林游记
淡竹原始森林之旅
游海洋世界
我是一个小导游
观梅有感
我爱家乡的峙山公园
游西湖
参观记
游天下玉苑
在我的记忆里
游峙山公园
教育局任职会议上的发言
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xx县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与研究
在全县乡镇企业会上的典型发言材料
教育局长教育工作会议汇报发言
在招商恳谈会上的讲话
党员先进性教育讨论发言稿
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营造农业发展新优
中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强化措施 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学校党总支书记在团代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冲刺全国百强县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领导发言
中国收入分配类型、差距及其政策取向(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问题研究
论优化内容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虚拟世界人的存在方式
信托行业转型动因及主动管理型房地产业务浅析
浅析母语教育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外汇储备高速持续增长背景下的调整对策(1)
谈如何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1)
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1)
浅析对于贫富差距现象的影响因素(1)
论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初探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供热的经济性与政策性问题分析(1)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简案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