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析矿业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析矿业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析矿业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

论文摘要:自教育部2009年推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以来,如何提高“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教育质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从分析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型学位及工程硕士的区别入手,对依托学校科研优势、加强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改革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突出应用特征、推进“双导师”制度、切实加强企业导师的作用等措施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公共管理硕士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目前不宜应届本科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均面向应届本科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争取用5年时间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比例达到1∶1。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与以往在职专业硕士不同的是,全日制专业硕士进行全日制的培养,毕业可以领学历证和学位证,但又不具备工程硕士的工作经验;同时也与学术型硕士不同,专业硕士更突出技术的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往往忽视了应届毕业生无工作经验、无职业背景的特点,硕士导师往往采取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模式来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既区别于学术硕士的培养模式又区别于工程硕士,而全日制专业型在我国设置时间较短,没有成熟的培养模式,因而,探讨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特点

专业学位是与学术型学位相对的学位类型,其培养目的是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并能适应特定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术型学位偏重于理论和研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而专业学位侧重于实践和应用,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虽专业型学位硕士和工程硕士同为专业硕士的一种,但培养目的和培养方法上有明显不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界于学术型硕士和工程硕士之间的一种硕士,学术型硕士强调学术研究,生源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一般在校学习;工程硕士强调工程应用,生源为有一定年限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进校不离岗;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两者兼顾,强调工程应用,生源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在校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

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独特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及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不同。

二、依托学校科研优势,加强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

教育部强调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教学的重要环节,专业实践的质量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实践教学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应少于1年。因此,加强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政府、高校、煤炭企业三方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应该制订降低企业税比例、补贴研究生实习费用等相应鼓励政策,鼓励高校输送与煤炭企业接收专业硕士;高校与企业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专业硕士的教学实践基地。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企业与学校实现双赢。

河南理工大学是以煤矿类专业为主的高校,拥有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安全工程、矿业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拥有安全工程、矿业工程等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采矿工程、减灾防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99个学科硕士点;建成“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地质与瓦斯灾害防治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建设“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河南理工大学现已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煤化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西潞安集团、黑龙江龙煤集团等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研究,成为学生实践教育、研究生培养基地。

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使通过考试的准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在暑假期间提前进入实践基地,增强其感性认识及增加现场实践经验。在全日制专业硕士进入实践教学环节后进入实践基地,可以增强研究生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使研究生体验社会,增强职业精神;有助于研究生立足煤矿实际积极独立思考,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革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突出应用特征

矿业类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教育主要是培养掌握矿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而,课程体系应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实际应用为导向,然而,据网上调研,目前大多数学校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只是把学制改成2年或2.5年,其他与学术硕士没有什么区别,势必造成专业硕士既没有学术硕士的理论素养又没有工程硕士的专业素养。因此,改革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突出应用特征,编写适合专业硕士特点的教材势在必行。

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应邀请煤炭企业参与进来,将工程实践纳入教学内容中。在课程教学方面,以基础理论和技术实践为教学切入点,要充分考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突出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方式上,改变本科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逐步过渡到以研究生为主体的自觉学习式教学,将课堂教学搬进实验室、搬进煤矿现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突出行业和实践特色的课程体系,运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现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有些专业课、实验或讲座可聘请煤矿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主讲,在实践中着重培养专业研究生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养。其次,鼓励并大力支持教师参照专业技能标准,结合自身科研项目,编写、出版一批适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材和案例库,建立突出应用特征的课程体系。

四、推进“双导师”制度,切实加强企业导师的作用

目前,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是按教育部有关要求实行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但是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职责不明确,企业导师一般是企业内中、上层领导,平时职务繁忙,无暇顾及所带学生,加上煤矿井下危险源多,企业导师也不愿意为学生的安全问题负责,因而校内导师唱“独脚戏”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如何细化企业导师的职责,解决企业导师的后顾之忧,切实加强企业导师的作用是专业硕士培养面临的又一难题。

首先,国家应制订出台相应政策,解决企业导师的后顾之忧,或者国家出资建立专门的教学实践矿井,用于本科生、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同时,企业给予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企业导师相应的工资待遇及荣誉称号。

目前,河南理工大学校内导师主要结合自己承担的横向课题,聘请课题企业负责人担任专业型硕士的企业导师。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及基础课程学习、制订培养方案和指导学位论文等。企业导师负责专业实践、项目现场实施方案制订及相关参数的测试和参与学位论文指导等多个环节。

五、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教育以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这决定了专业型硕士的论文选题必须侧重于应用理论和开发理论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选题主要是依据导师的科研项目,这使得研究生在研究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都有较完善的保障,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与导师的科研工作有机融合。

导师的科研课题一般是企业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研究生以此为题,既解决了煤炭企业的实际问题又培养了研究生,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和研究生三方共赢。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选题模式既可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使研究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从事科研、学习的基本素养和科研能力。煤炭企业也可以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表现择优录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珠海
在我的记忆里
大自然之旅
游中国渔村
观梅有感
游西湖
参观记
游峙山公园
淡竹原始森林之旅
上林游记
游天下玉苑
我爱家乡的峙山公园
我是一个小导游
看赵家池
游海洋世界
xx县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与研究
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强化措施 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领导发言
中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冲刺全国百强县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教育局长教育工作会议汇报发言
学校党总支书记在团代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教育局任职会议上的发言
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招商恳谈会上的讲话
党员先进性教育讨论发言稿
在全县乡镇企业会上的典型发言材料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营造农业发展新优
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1)
浅析对于贫富差距现象的影响因素(1)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
中国收入分配类型、差距及其政策取向(1)
论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初探
浅析母语教育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问题研究
外汇储备高速持续增长背景下的调整对策(1)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虚拟世界人的存在方式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信托行业转型动因及主动管理型房地产业务浅析
论优化内容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1)
供热的经济性与政策性问题分析(1)
谈如何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简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