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地方性院校走读生的教育管理与对策研究

试论地方性院校走读生的教育管理与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1

试论地方性院校走读生的教育管理与对策研究

"

论文摘要:文章旨在探究地方高校走读生的特点,分析走读生的教育现状,找出加强走读生管理的可行性方法,指导走读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论文关键词:走读生;对策;教育;管理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其中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建设,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务之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可以分为在校生、租房生、走读生。对于地方性院校来说,走读生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因此,走读生的教育管理引起了笔者的重视。

一、走读生探析

1.走读生多为城里人,多为独生子女

由于大部分学生的父母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子女教育,不能与孩子经常交流,又对孩子过于溺爱,疏于管教与批评,缺乏必要的约束和要求,造成双方隔阂。在校时间又较短,与同学交流较少,所以在学校表现得沉默寡言,不太爱参加学校活动。但是作为城里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大部分走读生在计算机方面都有较强的能力。经过统计,以某学院为例,走读生必须是城区的,独生子女比例达到89%,计算机文化基础通过率为100%。

2.目的性强

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选择走读;家庭经济优越的,则自小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弱,很难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再加上宿舍没有家里舒服,宁可住在家里,也不愿住在学校。还有部分学生凭自己喜好,一会住宿舍,一会住家里,给宿舍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

3.叛逆

由于大部分学生与父母沟通不多,对父母辛苦的付出麻木,自私,缺乏感恩,一旦与父母意见相左时,往往表现为激烈的反抗。另外由于大学不再有“保姆式”的班主任,辅导员等又事务性工作很多,不能够面面俱到。且从学校整个环境来看,学校注重的是知识的培养,技能的训练,因此学生与学校相关规定冲突时,也容易有过激的行为,纪律较差。由于学校有一套作息时间,而这些都是为在校生制定的,所以走读生如果自我要求不严格,很容易表现出旷课、迟到、上课睡觉等行为。走读生的旷课率达到了71.4%,而住校生只有5%左右。

4.喜欢自由、冒险

当今时代是开放的信息时代,走读生作为城里的孩子,喜欢冒险,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喜欢自由,不喜欢束缚。这就使得走读生喜欢自主,喜欢自己说了算;另一方面又容易被社会上流行的东西诱惑,但是现在流行的往往表现比较庸俗,媚俗,容易污染这些学生的心灵,或多或少产生一些享乐主义和颓废主义的价值取向。

5.两极分化严重

二、走读生的教育现状

1.不太重视走读生的教育问题,没有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

由于走读生的数量不是很多,目前还没有引起相关地方院校的重视。尤其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走读生的数量也不可能会非常多,这也造成了走读生比较尴尬的境地,学校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制约,这让部分走读生感到在学校不受重视;但是对于另外部分来说,这却是他们的福音,游离于学校制度之外,没有约束。总的来说,长期下去,这会对学校的相关制度造成冲击。因为走读生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使大家都认为走读生应该与住校生一样,例如早上升旗,住校生要求6∶40到场,而因为没有相应的区别,走读生也应6∶40到场,但是由于走读生离校距离远,或是对自己要求不严,经常会逃避升旗。如果不追究,住校生会跟风;如果追究,走读生就找各种借口。不论怎样,都不了了之。 "

2.存在安全问题

走读生在家、学校两点每天往返数次,途中要穿越比较多的十字路口,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遇上大风暴雨,衣服容易淋湿;如果遇到大雾天,又容易出现交通隐患。另外,路途往返,耗费精力,也给学习和生活造成不便。据统计,长时间的走读也会使学生因为呆在学校的时间少而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归属感缺少,缺乏对学校和自我身份的认同。

3.成绩下降,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容不得半点懈怠。走读生频繁于学校、家中往返,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造成上课精力不足,容易睡觉,上课效率不高。回到家中之后,没有人束缚,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再加上大学的教育不比高中,没有相应的教师督促指导,没有学校整体的学习氛围,容易造成走读生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对学校的归属感越来越少,旷课越来越多,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某学院的调查中发现,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中,走读生占了40%的比例。

4.交流能力下降,不善于沟通

在家,由于父母为生计奔波,走读生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在学校,由于往返于两点,在校时间不多,主要是上课时间,缺乏与同学的交流。长此下去,班级活动缺少走读生,班级学生也不会在意;学院活动缺少走读生,大家也不会知道。这样加剧了走读生交流能力的下降,也逐渐导致走读生集体主义观淡化,逐步形成个人主义。统计中发现,走读生明显表现内向,凝聚力不强的班级表现尤为突出,很多班级学生在提到走读生时,都觉得难以交流,孤僻,愤世嫉俗。

5.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诱惑

大学生还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到社会上的种种诱惑的影响。尤其是一些纪律性差的走读生有了较多的自由空间,容易与社会青年接触,很容易做出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甚至参加黑社会,参与犯罪。

三、走读生的管理对策

1.重视走读生教育,加强管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重视走读生的教育,了解走读群体,加强对走读生的管理,制定关于走读生的规章制度,加强走读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建设。

(1)积极对走读生展开相关调查,对走读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摸底,区分住宿生、走读生,并对走读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走读生数据库。

(2)在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形成走读生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加强管理,形成奖惩引导、咨询辅导、实践指导。

(3)积极探索学校走读生思想教育的新模式,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联手来增强走读生团体意识和集体意识,倡导感恩教育,树立奉献精神。

(4)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走读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好,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加强网络沟通,通过微博、博客、QQ等及时了解走读生的动态,从而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2.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影响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将有助于增强走读生的校园归属感,进而产生良好的效果。走读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部分,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应有校园性,自觉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从而顺利成长成才。据笔者比较,和谐的班级气氛也有助于走读生融入班级,增强集体荣誉感。拿某学院2007级两个班比较,一个班级氛围一直很好,不迟到,不旷课,集体荣誉感强,这个班的走读生与其他住宿生一样,参与班级制度建设,参与班委竞选,成绩很优秀。而另外一个班散漫,人人自私,不求奉献,只想收获,以至于这个班的走读生与班上学生形同陌路,早早就休学了。

3.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优势所在,应该在各种场合,不论大会小会,都要提示大家: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利用各种学生团体,例如团总支、学生会等引导和帮助走读生树立牢固的成才观,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作为走读生本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就要求从根本上意识到加强自己思想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改造好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从而在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

4.加强隐性教育

所谓“隐形教育”,指的是一个系统工程,即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起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2]学校要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美化校园,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文明有序的生活学习环境来吸引走读生回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展现整洁的个人魅力,不断以自身的人格来影响走读生。加强实践活动,通过不断的言传身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校的情况,努力为学生营造温馨的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大自然之旅
游峙山公园
在我的记忆里
游天下玉苑
游海洋世界
我爱家乡的峙山公园
看赵家池
观梅有感
参观记
淡竹原始森林之旅
上林游记
珠海
我是一个小导游
游西湖
游中国渔村
教育局任职会议上的发言
领导发言
冲刺全国百强县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在全县乡镇企业会上的典型发言材料
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xx县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与研究
在招商恳谈会上的讲话
党员先进性教育讨论发言稿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营造农业发展新优
学校党总支书记在团代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中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强化措施 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教育局长教育工作会议汇报发言
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供热的经济性与政策性问题分析(1)
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1)
信托行业转型动因及主动管理型房地产业务浅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问题研究
浅析对于贫富差距现象的影响因素(1)
浅析母语教育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外汇储备高速持续增长背景下的调整对策(1)
谈如何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论优化内容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虚拟世界人的存在方式
论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初探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
中国收入分配类型、差距及其政策取向(1)
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1)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简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