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校体育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浅谈高校体育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高校体育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体育 终身体育

论文摘要:高校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最关键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环节。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要从多方面进行激发和培养,只有使学生真正具有了体育意识,养成了终身锻炼的习惯,才能实现大学生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也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

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受到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身心愉快、终身受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因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是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所以高校体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做好能力的储备和心理素质的坚实基础。

1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关系

高校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培养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一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最后一站。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是实施终身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终身体育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和长远效益。高校是培养学生实现终身体育观念的主要场所,必须要接受教育,终身体育的内涵是终身教育,其中包括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体育贯穿了人的一生。我们提及的终生体育思想是从人的一生角度来对体育问题的理性认识,它的出发点是以人为主,并从探讨人、体育、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塑造全面发展的群体。高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在当代体育发展的道路上指明方向,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中培养终身健身者,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成为德、才兼备,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

2 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不仅依赖于有关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依赖对体育实践的情感体验,反复实践的过程是对情感的体验和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当感性认识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理性认识时,体育价值观念良好的形成时,就会发生质的飞跃。由于体育课具有灵活生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所以学生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体育教学将其积极的延伸到体育课外活动中,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情感体验的培养。因此,体育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其独特的作用。

3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公民体质逐年呈现下滑趋势,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众多原因中最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健康与体育意识淡漠。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培养这些人才健康体魄的关键环节。现阶段高校体育对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还不到位,也正好表明了现今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所以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能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

4 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的传播途径

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学习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完成。要在高校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体育锻炼意识,应充分利用高校一切可利用资源,通过资源的利用宣传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的了解,进而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从而调动并激发学生自觉锻炼的热情。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定期举办各种体育知识的讲座,通过体育知识讲座宣传体育理论知识,并通过体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与其结合,同时配合各种竞赛活动提高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而扩大学校体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5 培养兴趣和爱好

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从教育引导入手,要逐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逐步激发学生体育需要,并传播终身享用的体育保健知识与锻炼方法。我们只有充分地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有效地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逐步形成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的能力。

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学生学习时的主要动机,我们在这一方面需要从教材、教法、教师这三个方面着手来解决。教材我们要选择内容丰富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教法要求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借助各种辅助设施来完成,而教师就是要通过选用优质的教材,并有效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项目产生了兴趣后,才能逐渐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我们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逐步运动起来,否则没有了兴趣爱好也就没有了锻炼,就谈不上让他们掌握各项运动技能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完成体育课的选课,在兴趣的趋势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锻炼的积极性。我们之所以动用一切可运用的教学及教学辅助手段就是为了将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能够持之以恒的保留,使其最终达到锻炼的作用与效果,并形成稳固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6 培养自我锻炼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也是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注意将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解运动技能外,还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识能力,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及作用。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在独立锻炼过程中自觉性,对练习的次数、时间、强度、动作的自我调控能力,达到主动锻炼的意识得到体现,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7 提高课外体育锻炼的能力

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是体育锻炼的主要场地,是实现体育锻炼的基本保证。所以学校要尽可能地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力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同时提供必要的体育器材,并配备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大学生自我运动能力比较强,课余活动时间较多,容易产生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学校可以建设各运动项目的俱乐部、社团、代表队,通过各种组织来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和体育课余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来营造积极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体育兴趣,并将其激发出来,最终达到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课外体育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参与并组织不同内容,并且形式各异。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有所体现并可以独立探索,丰富发展并检验自身的参与能力,有效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8 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中现代人必须具备有良好的体魄来迎合这个社会,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形成科学的健身意识,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身体健康情况。体育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的重要环节,所以高校教育内容中学校体育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学中教师队伍的力量不容忽视,我们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要对教师提出高要求,要求体育教师要及时的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结构,以适应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我们要通过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来培养学生学会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把快乐体育的精神传承下去,最终为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2]韩勤英.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3).

[3]杨亚琴,张济.刍议.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

(2).

[4]柴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对大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

(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升初就像韩国泡菜
跳起来,是为了够得更高
我的成功来自三方的共同努力
关于奥数,我的小升初工作报告
厚厚的资料帮我赢了小升初
《这就是我》
学数学,我有“十八字方针”
《童年趣事》
考入重点中学需要“双重保险”
我考上重点中学的必杀招
激烈竞争中胜出,我上了理工附
我接到录取电话
考上十一学校的一些体会
小升初让我明白了“拼搏”的意思
谈对铁路货场改革的展望
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的论文
试论煤矿高压供电设备电气保护的发展
国家权力作为财产——政治腐败分析
近二十年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与分析
狂奔的女性政治学
公法与政治文明
柏拉图的政治技艺论
手工电气焊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方法
运输繁忙站场铁路电气化改造的软横跨更换
再谈地铁接地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初探
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集巾监控系统方案
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中大型换乘枢纽的探讨
发展广州公路快速客运系统的可行性初步研究
《桥》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桥》教案设计之二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梳理
《桥》随堂练习 提高篇
《梦想的力量》重点问题探究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二
《桥》美文欣赏二
《桥》教案设计之一
《梦想的力量》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梦想的力量》写作背景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的意思
《桥》美文欣赏一
《桥》趣闻故事
《梦想的力量》整体阅读感知
《梦想的力量》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