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防控系统构建研究

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防控系统构建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2

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防控系统构建研究

"

[论文摘要]如今,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探索知识、科学研究、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但同时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也日益增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在防控系统的构建上,倡导外铄推动与内源发展相结合,将网络监管、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体验式教育、心理咨询、大学生科技创新融入防控系统的建设中,为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提供一些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网络行为 失范 防控系统

当今网络逐渐成为了大学生探索知识、科学研究、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在高校中,大学生由于沉迷于网络,网络失范行为日益增多,由此产生的辍学、厌学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棘手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构建网络失范防控系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表现形式

行为失范是区别于行为规范而言,是违反社会重要规范的行为。网络行为失范是主体在网络环境中行为走向偏差的一种类型,它指的是网络行为主体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所应遵循的特定行为准则要求,在虚拟的电子网络空间里出现行为偏差,以及因为不适当地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行为偏差的情况。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凭借其优美的画面、惊险的情节以及丰富的角色扮演,吸引了广大的学生。在高校中,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同学不在少数,他们在游戏中不断挑战自我,充当“英雄角色”,极其关心“下一关”的内容,这种感觉使他们流连忘返,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第二,传播和制造网络病毒。有些同学喜欢用传播或制造网络病毒的方式跟别人开玩笑,以此来炫耀自己的能力,但自身却未意识到此举会对他人乃至整个互联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三,浏览色情网页。大学生对“性”充满了好奇,但学校和社会又缺少正确的引导,因此不少同学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浏览色情网页,从开始的好奇发展到最后的沉溺,逐步丧失了自控能力,使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危害。

第四,发布恶意言论。言论自由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发展到通过网络恶意诽谤他人就是一种网络失范行为。有些大学生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挫折,就怀着报复或是其他目的,在网上发布恶意言论,造成对他人的伤害。

第五,侵犯知识产权。侵犯知识产权在高校大学生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同时又是被大学生忽视的一种失范行为。不少大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撰写论文、报告等作业过程中,大篇幅抄袭别人的成果,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一篇几千字的论文,严重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第六,沉溺于网络交际。通过网络认识各地的朋友,大家交流思想,介绍各地文化,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有些同学一上网就和多人展开聊天,寻求所谓的知己,有的进一步发展成网恋,更有甚者只是为了寻求刺激,寻找新鲜感或一夜情。

二、外部滞后与内在驱使: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两大诱因

(一)大学生网络失范的外因分析

1 高校周边文化的单一与匮乏。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各大院校纷纷扩招,原有的教学资源已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就学人数,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大学城的热潮,大部分院校筹建新校区,并迁往偏僻的城郊。大学城周边的生活设施并不完善,再加上新校区刚建不久,学生们感受不到校园物质文化的厚重,归属感不强,失落感明显。这样一来,许多同学就把上网当成了自己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一些网吧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给学生提供便利,也给学生出现网络失范行为留下了隐患。

2 相关政策制度的缺失与乏力。现行政策、制度等规范在网络领域还存在相当多的空白,网络立法尚有许多争议,许多制度尚未确立。第一,网络监督制度缺失,在我国现有的制度和环境中,尚缺少网络监督与约束机制,这就使得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处在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下;第二,网络约束与惩戒机制的缺失,使网络失范行为的责任追究存在着严重乏力的情况,因此而得以逃脱惩戒的法网。

3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与滞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的情况,缺乏一定的实效性。许多德育内容都是老调重弹,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表现得不耐烦,甚至排斥。 "

(二)大学生网络失范的内因分析

1 自身价值取向的茫然与迷乱。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取舍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产生网络失范行为,不仅仅取决于网络本身,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身的价值取向,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个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一些大学生在自身价值观取向上出现了偏差,自然而然地就反映到了网络活动中来了。

2 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与薄弱。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大学生可以隐匿自己的身份出现在网上社会参与网络活动,在这个空间里可以放纵自己,为所欲为,一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大学生就会利用这个便利,借助论坛、聊天室发布过激的言论或诽谤他人,而自己却可以逃避社会舆论与社会道德的制约和监管,不用顾及自身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

3 特定心理动机的驱使与憧憬。大学生网络失范的原因有着其特定的心理动机。主要表现在:第一,扭曲的好奇心理。网络上丰富的资源和繁多的信息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理,但有些同学的好奇心理发生了扭曲,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上,他们更为关心“下一关”是什么,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第二,逆反心理。大学生正从青少年成长为成年,他们对自己的想法和认识逐渐增强,对任何事物都习惯持批判的态度,喜欢持相反的做法来证明自己已经成人,并以此来追求与成年人的平等。第三,宣泄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学习压力大,加上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惶恐、烦躁等情绪时常伴随着他们,许多大学生不太愿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周围同学和老师交流,因此,网络的出现无疑成为情绪宣泄的“合适”途径,这种压抑心情的频繁释放使他们不习惯于自制,最终导致网络行为的失范。

三、外铄推动与内源发展:构建防控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系统的方向

构建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防控系统必须将外铄推动与内源发展相结合,注重大学生的内源发展,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具体地讲,就是在不断完善学校、社会对网络监管机制的基础上,应通过有效途径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促进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行为的自控力,达到自觉的而非被动的、长久的而非短暂的防控目的。

(一)以国家、学校、家庭为一体,建立系统化的网络监管机制

网络监管机制涉及政府、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必须坚持大系统观,只有将各种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全面渗透和全方位交叉协调的体系,才能建立网络监管的长效机制。

国家应该以立法的形式对网络失范行为进行管理、约束、惩戒,通过这些外在的强制力量来规范和制约。学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把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同时还应从技术层面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在家庭方面,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缩短与孩子的“代沟”,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制定上网规则,规范网络行为,建立和谐的家庭网络环境。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内在动力,树立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于前述分析,大学生缺少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出现网络行为失范的内在原因之一,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人生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和强大的动力性,在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将人生奋斗目标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够对网络持有正确的态度,合理使用网络。

(三)以素质拓展体验式教育为抓手,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在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成因中,自律意识淡薄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不仅仅是空洞的说教,还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采取有效的方式,实实在在地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目前,素质拓展体验式教育就是一个富有实效的抓手。

所谓素质拓展体验式教育,是一种以体验为主题的培训方式,是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的一种磨炼和考验。在开展素质拓展体验式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特殊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出活动项目中所蕴藏的丰富理念,通过反思来获得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知,进而外化成自觉行动。大学生具有接受能力强、自我调节快的特点,能够有意识地将在培训中感悟到的内容运用到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有效地防范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

(四)以心理咨询为突破,实现对网络失范行为的目标干预

心理咨询是高校中针对部分心理适应性困难和面临心理危机的同学而进行及时的心理指导、危机干预和心理慰藉。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实现对网络失范行为的目标干预,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上网心态,走出网络成瘾的困境。

心理咨询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在形式上,可以通面对面的心理疏导和网络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在数量上,既可以采取单个对象的咨询,同时也可以采取集体咨询的方式。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旦发现网络行为失范的目标,就要积极与他们沟通,建立心理跟踪档案,鼓励他们从网络行为失范中走出来,调整心态,达到理性上网的目的。

(五)以大学生科技创新为载体,创新网络实践活动

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经过选题、立项、研究、答辩等环节而开展的科研活动。在高校中,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达到防范网络行为失范的目的。

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这个平台上,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网站建设、网络信息系统开发、电子竞技、网络通信技术研究等科研活动。在此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充分安排课余时间,充实大学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有所用,满足其心理成就感,正确对待网络的用途,提高辨析网络中丑恶的能力,逐渐培养其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吃“梅子”
三个小伙伴
欢度“六一”
参观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
田忌第二次赛马之后
我的数学老师病了
狡猾的狐狸
捉知了
梦中的春游
土笋冻
有趣的中国地图拼图
我家的小白鼠
美丽的四仙子
成绩
春天的歌
军事支出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思考与研究
论审计需求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社保基金监管应做到五管齐下
审计功能的管理学基础研究
乡镇财政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审计建议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探讨
社保基金审计中应把握的重点及基本方法
内部审计外部化理论的几点思考
审计失败的规避措施研究和探讨
电子政务下广东省计算机审计评估体系研究
科学提升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监控水平的思考
审计失败的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文评点
李大钊:《时间浪费者》
李大钊:《五峰游记》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习题精选
我也要有铮铮傲骨──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感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读后感
李大钊:《壮别天涯未许愁》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词义辨析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词语解释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反思体验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仿写例文
李大钊:《狱中自述》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习题精选
李大钊:《“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