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研究
"
论文关键词:社会科学 学位论文 评审制度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方法和程序,透视了匿名评审制度和国际评审制度的实践效果与优缺点,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综合体现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总结性成果。有专家倡议,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应“从学位论文的设计、研究与写作到评审、答辩,实行全面质量管理”[1]。近年来,研究者不约而同地聚焦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制度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作者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 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方法与程序
学位论文评审是由学位管理部门组织的,受聘专家以通讯、书面或其它形式,对学位申请者所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科学评价的具体活动。通过评审,学位申请者本人及其导师可以得到来自不同角度的意见和建议,丰富和完整文章内容;另一方面,作为学位管理部门,通过反馈回来的评审意见,可以了解学位论文的实际水平,并对其质量进行监督,同时作为审批答辩的依据;此外,通过对不同学科的评审意见进行收集、分析、整合,可以找到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提高学位论文水平提供决策支持[2]。 学位论文的评审程序一般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建立评审标准;
(2)提交论文;
(3)确定评审方式;
(4)选聘评审专家;
(5)意见反馈与处理[3]。
二、 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制度的现状
公开评审与匿名评审是国际上并存的两种常见学位论文评审方式。美英等国的大学一般采用公开评审的方式,这是一种直接由导师提出拟参评专家名单,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送这些专家评阅的方式。但也有一些国家采用匿名评审方式,如澳大利亚很多大学,要求博士生在预计答辩前2个月将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提交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选定国内外3为专家对其进行评审。我国香港地区的大学,对博士论文也采取类似的匿名评审方式。在我国,自建立学位制度至90年代中期以来,各培养单位一直采取公开评审方式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评阅[3]。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公开评审方法实际操作中,评审专家名单通常由导师来确定。这种做法的优越性在于:操作性强、易于聘请合适的专家。然而,这种评审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和论证,暴露出了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弊端:一是导师一般聘请熟识或有学术往来的专家,因此评审专家通常会做出高于学位论文实际水平的评价,不利于对学位论文的监督,淘汰制也就更无法实现;二是导师所认识的专家有限,由导师来确定评审专家名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重复性,片面的评审意见既不能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也不能反映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2]。
为了解决传统评审办法带来的弊端,90年代中期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陆续改革公开评审制度,试行匿名评审并逐步扩大匿名评审比例,甚至出现了国际评审的方法。
三、 匿名评审制度的实践与改进
(一) 匿名评审的实践与作用 王则温、赵张耀(2009)通过相同的博士学位论文在两种不同的评审方式中的评价差异探讨不同评审方式对学位论文评价的影响[4]。结果表明:
(1)双向匿名复审大幅度降低了各项评价指标的优秀比例;
(2)双向匿名复审使中等及以下的评价比例有较大的提高;
(3)评价为较差等级的比例在双向匿名复审和原始评阅中都是极低的。王珞晶、张春元等(2005)对参加普通评阅的博士论文和匿名评审的博士论文评阅意见做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匿名评审使论文评阅更加客观、公正、规范;
(2)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高[5]。
(二) 匿名评审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概括起来包括:
(1)科学建立高质量的匿名评审专家库;
(2)制定较为详尽的评价指标体系;
(3)健全对评审专家的选聘和监督机制;
(4)建立配套的保障措施等。李秀兵(2007)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双盲”评审的情况,从学位论文应包含的信息问题、评阅人的确定问题、评阅意见的表达问题和评阅意见的后处理问题等角度出发,分析了问题的表现形式、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8]。
(三)国际评审制度的出现
在学位论文评审制度改革的浪潮中,国际化评审也在少数高校中推行开来。论文的国际评审,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选取用外文撰写的学位论文,将其送至外国同行专家进行评审。这种评审主要是充分发挥国外同行专家作用,评审往往更严格、更具体、要求更高,对促进研究生用外文撰写论文、扩大国内研究生在国外的知名度、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国际化评审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如时间长、费用高、选聘合适的外国专家比较困难以及学位论文必须用外文撰写等,因此,要想使国际化评审达到预期效果,并能大面积推广,尚需建立一系列配套保障体制和措施。目前,中国地质大学在组织学位论文评审工作中,大胆地尝试了这种评审方式,其他大学也有涉及[9]。
参考文献: [2] 马莉萍.浅析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主要办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
(10):131
[3] 孙炘,高虹等.谈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方式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
(7):23
[4] 王则温,赵张耀.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有关问题的探讨[J].研究生培养,2009,3:39-40
[5] 王珞晶,张春元.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改革成效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
(1):48-49
[6] 蒋红燕.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效果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1):39
[7] 路淑琨, 甄良等.哈工大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数据统计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增刊):81
[8] 李秀兵.博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183-187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得到了关心
- 那个深夜
- 最难忘的……
- 爱祖国.爱家乡
- 妈妈,宝贝在呼唤您
- 最关心我的人
- 我的课余生活
- 童年趣事
- 妈妈,谢谢您!
- 放学路上的快乐
- 读《神秘岛》有感
- 关注甲型h1n1流感
- 我最爱的喜羊羊
- 我的小秘密
- 黑色的星期天
-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 新疆社会组织内部建设情况研究
- 非法避税审计刍议
- 浅析世界先进工程公司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
- 论国际贸易中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
- 探讨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大型国有企业诉讼管理工作浅析
- 职业院校中学生礼仪教育重要性
- 浅议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配置对策研究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几点随思与总结
- 社会化电子商务背景下团购网在线信用评价模型研究
- 网络商务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 商用汉英语言文化研究
- 电子商务对旅游服务贸易影响研究及策略探讨
- 基于汽车文化进高校的价值分析
- 《寡人之于国也》写作背景
-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之一
-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之二
-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教学设计之一
- 《寡人之于国也》词语古今异义
-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教学设计之二
-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教学设计之二
- 《寡人之于国也》内容提要
- 《琵琶行》写作背景
- 《琵琶行》词语解释
- 《寡人之于国也》词类活用
-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教学设计之三
- 《琵琶行》课文导读
-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背景知识
- 《琵琶行》诵读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