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设计和途径选择

关于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设计和途径选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0

关于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设计和途径选择

"

论文摘要:学生网民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是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创新设计,提出了TBK网络道德教育架构,并探究了增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网络道德 TBK 途径

一、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设计

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网络道德也不例外。虽然,网络道德在外部表象上产生于网络虚拟空间,但它本质上仍然是现实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和进步的产物.与现实社会经济、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是相互作用的,网上不道德行为不仅影响着网络社会,而且还会把不良现象带到现实社会中。而现实社会中良好道德观念的养成和保持也会对网上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要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中挖掘出适用于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指导人们的网上行为。这就需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并搭建起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架构。

(一)原则:历史继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道德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既定的道德观念、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的环境中,认识、接受道德并进行道德行为的选择和评价的。因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意识和历史上对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传统产生重大影响的道德意识、行为,必然会在人们的现实道德观念、行为方式中打下双重的烙印。在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设计时。势必要考虑到道德的历史继承性因素,探究适合网络空间的道德规范。中国是个千年历史文明古国,“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这些传统道德准则是我国数千年封建社会沿用的治国安邦的精神支柱,曾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过积极的作用,诚信、谦敬、礼让、知耻等传统美德具有科学合理性,至今仍可作为我们调整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准则。但同时,传统道德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封建社会经济的产物,具有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因此,对它的历史继承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批判地部分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网络道德教育还应当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符合,体现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只有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道德规范,才能被人们广泛接受。而且,还不能忽视全球合作与交流的大环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与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和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给人们带来了全球通用的语言、规则、标准和程序,但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网络更加速了其传播。因此,开展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时,既要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诚信宽容等全球普遍认同的人类道德,又要抵制以“普世道德”为幌子对中国进行的“分化”和“西化”的企图。"

(二)架构:TBK网络道德教育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信息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差距.国民受教育程度整体不高,这样的现状决定了新时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设计必须考虑层次性。在历史继承和与时俱进原则的指导下,既要确立最高目标,又要体现出大多数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循序渐进地完成学生网络道德教育。TBK网络道德教育架构就是基于此理念提出的全新概念。由于“普世道德”是西方国家极力推崇并尚未获得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赞同,因此,TBK网络道德教育架构中未将“普世道德”列人其中,但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忽视全球化和网络化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

1.传统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是千年来社会道德观和道德规范的积淀。作为炎黄子孙,首先应该吸收优秀传统道德的精髓,以此为戒规范网上言行。传统道德教育是TBK网络道德教育架构的最低层次。

(2)儒家“忠恕之道”,倡导严于律己。“忠恕之道”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精髓,它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内涵,体现了宽容、平和、决不强加于人的心态,倡导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严于律己的品德。盗窃资金账号、侵犯他人隐私、学术造假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就违背了这一道德要求。明确人己界限,是限制权利滥用的价值准则。在网络空间里青少年学生应严格遵守人己界限,善言善行,不侵犯他人利益,倡导“忠恕之道”。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二十字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是TBK网络道德教育架构的中间层次。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基本道德教育的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网络道德尚处于建设初期,未形成统一的网络道德准则。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大众应该普遍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青少年学生作为公民,要大力弘扬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使以网民身份出现在网络社会时也牢记自己的公民身份和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不断增强公民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首因效应理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技术教育同步并行

(二)激发学生内心自律,自觉抵制道德失范

马克思曾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网络具有隐匿性,要使学生独自上网时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就必须增强自律。

就自律本身来研究。它并非天生使然,仍然需要靠某种载体或平台来激发或构建。以“无人监考考场”为例,外界评价虽然褒贬不一,发展前景也不明朗,但就目前的实施情况看,确实大部分无人监考考场未发生作弊违纪现象.实现了学生无人监督下自觉遵守考场诚信的目的。而且“无人监考考场”并非是独立运作的,它往往和学生表决心、签承诺书或诚信宣言等形式结合在一起。因此,学生的自律无形中还是受到了他们所表的决心、所作的承诺、所进行的宣言等的影响,即规约对自律的影响。因此,在网络道德教育中,也要利用某些规约来激发和增强学生的自律。

这些国内外的网络道德规约虽然具体表述有所不同,但都反映出人们上网应该遵守良好的道德规范。因此,要广泛宣传这些网络道德规约,让学生对其内容朗朗上口,以承诺或宣言的形式接受它们,并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即学生一旦出现或想尝试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时,他就能立即发现违反了或将违反这些道德规约,并在自律的制约下及时停止失范行为。规约的内容越具体确定,越能为学生自律行为提供指引。"

(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三级管理

1.政府层面:从信息源上严格控制

其二,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娱乐软件和游戏产品分级审查,使学生购买与自己年龄相符合的网络娱乐产品,有效防止色情、暴力的产品侵害。如美国的娱乐软件定级委员会的分级制度规定,特定等级的游戏产品只能卖给特定年龄的消费者,如果违规卖给儿童,销售网络游戏的商店就要受处罚。2010年1月,我国首部网游分级标准已经通过文化部审查,将对具体的游戏企业进行测评。

其三,对网吧经营进行合理设计和管理。如通过高征税,限制专业网吧的数量;通过把网吧设立在茶座、咖啡厅等成年人的活动场所,限制青少年上网地点。

2.学校层面:建立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评估制度

其一。网络法律法规教育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网络法律和法规,以维护网络秩序,保证网络安全。我国已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等网络法规,2009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七)特别增加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对公民使用网络的权利和义务、违反法律应承担的责任都有明确规定。因此,要在开展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和法律责任,把维护网络道德与遵守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规范和约束自身的网络行为。

其二,把媒介素质教育引入教育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免疫力”。通过媒介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鉴别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对不良、错误的信息保持独立的思考和正确的判断。

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荷兰、挪威、瑞典等国已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青少年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正式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我国的媒介素质教育起步较晚,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开设了媒介素质教育课程,但多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影响范围和受益学生面都很窄。但是2009年,“校校通”工程实施接近尾声,大部分初级学校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网络教育课程。"

其三,建立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评估制度。提供给学生网络帐号和专有密码,学校实施上网过程监管,以此建立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评估制度并规范学生网络行为。促使学生从受监督——逐步适应自律——自觉维护网络,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3.家庭层面:即时监管,正确引导

家庭在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父母对网络道德的态度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在法国,家长会与孩子制定家庭公约,并且安装过滤软件或者是监视器,一定程度上防止孩子接触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并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在英国,家长们倾向于鼓励孩子去上各种兴趣班,用丰富的课余生活,抵制网络对青少年的诱惑。在美国,很多家长都会陪同孩子一起购买游戏软件,防止不健康的网游产品影响到孩子。因此,学生的家长要有意识地把网络道德教育贯穿在孩子日常的生活、学习、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四)采用艺术性的教育方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批评是网络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但要讲究艺术。在发现学生出现道德失范行为后要采用灵活巧妙的批评方法,否则事与愿违,达不到教育的预定目的。要对学生尊重和宽容。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的结果反倒把学生推向反面。要对事不对人。不能因是优秀生犯错,减轻或不批评;也不能因是差生就加重批评。学生一时的网络道德失范不能代表今后会一直犯相同的错误。要给学生改正的机会。要基于“三明治效应”理论,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进行有效批评。在批评心理学中,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现象称之为三明治效应。这种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受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且个性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因此,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的科学方法。在发现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后,一定要讲究教育方法的艺术性,要分析失范产生的原因,注重引导,切不能让学生产生厌恶和逆反心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元旦联欢会
我自己的小房间
我爱我家300字
爬西山
“蛇窝”
打雪仗
最爱吹泡泡
母爱300字
一件难忘的事300字
美丽的人工湖
小马驼米
下雪了
生活的准则
我想当一次爸爸
踢毽子比赛
《西游记》宗教描写的艺术转换
伊索寓言
浅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1)论文
浅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趋势(1)论文
论企业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1)论文
研究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激励问题(1)论文
Why the Sea is Salt
研究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源信息化(1)论文
浅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社会保障的完善性(1)论文
浅论体育舞蹈的价值
Dhruv - The Pole Star
谈学习型团队的组建及其人力资源的管理(1)论文
从戏剧冲突和语言特色看《雷雨》的悲剧意蕴
浅探人力资源虚拟管理的动因、问题及价值(1)论文
谈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1)论文
《音乐之声》以后的真实故事
《音乐之声》诞生的地方
《音乐之声》的导演及女主角
《音乐之声》素质教育新学案
《枣儿》教学实录
《音乐之声》时代背景
《音乐之声》有关资料
《音乐之声》词语解释
《音乐之声》的孩子35年后重聚叹造物弄人
仙乐飘飘乐融融──《音乐之声》赏析
《音乐之声》的真实故事
《音乐之声》人物描写
电影《音乐之声》主观影评
《音乐之声》写作特点
《音乐之声》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