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

浅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

"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目前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的教育水平.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因此,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建设改革已迫在眉睫。

论文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专业建设;能力模块;课程建设;思路

一、专业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整体思路是实现“三大转变”,即从传统的课堂向学习工场转变:从以就业为导向向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转变;从千校一面向突出特色转变。

(一)从传统课堂向学习工场转变

其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工学结合,它是以职业岗位和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作为课程设置的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根据岗位业务能力要求分析、设计了基础能力(一级能力)、就业核心能力(二级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三级能力)三个能力模块,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专业主干课程。

(二)从以就业为导向向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传授知识、技能又注重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及企业资深人士教授学生核心实训课;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肩负着职业素质训导工作,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适应学生就业需要。

(三)从千校一面向突出特色转变

目前经管类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如何办出自己特色一直是我们多年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们培养目标的特色:“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进出口及相关环节中的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既具有大专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并能切实做到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操作。

二、专业建设内容

(一)专业建设目标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致力于培养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外贸行业的各个岗位。

(二)课程建设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深化课程改革,在所有课程中,全面推广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工学结合,依据企业人才规格需求和学生实习实践反馈信息,改革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三、专业建设措施

(一)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素质能力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深入各类外贸相关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适合高职高专培养层次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弄清这些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工作流程、环节、操作内容、步骤等,掌握胜任这些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本着“够用、实用、应用”以及“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操作”的基本原则,通过课程整合和内容综合,将课程体系分成基本素质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基础能力课程、核心能力课程四大课程群。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必须与技术应用能力或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相适应,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重视应用能力或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又能很快胜任这些岗位的工作。

(二)以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进行课程改革

将国际商务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等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和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分解到有关的课程中。把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素质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鉴定的每一个考核点编入课程教学大纲之中,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素质能力要求与职业资格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鉴定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素质能力要求相一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个人职业发展进行定位,使学生毕业时即能拿到毕业证书.又能拿到职业资格证书。例如,在《报关实务》课程中,将报关工作流程、报关员在报关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及报关员全国资格考试所要求的知识把握,全部分解在该课程中.培训学生报关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报关员职业资格考试,毕业时即拿到报关员证书和学历证书,增加了学生就力竞争力,突出高职特色。

(三)尝试以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各种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编制专业教学内容

在《外贸函电》课程中,让学生完成实际工作任务,通过在网络上为企业寻找客户,与国外客户回复函电的过程来锻炼学生能力,改变以往只是通过背诵书本,达到会说会背即可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效果良好,锻炼学生能力。同时先后在外贸单据业务和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课程实训等课程中应用。

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核心是双师队伍建设。采用“培养和聘用为主。引进为辅”的方式,打造一支由2名专业带头人领衔、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优秀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团队,努力培养一支既能教动脑又能教动手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这就要求专业老师能够具备相应等级的技能.能胜任职业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定期派教师下企业项岗.规定教师每年下企业锻炼时间不少于30天,至少取得1项相关职业资格高级证书,参与企业技术咨询与服务。同时,依托行业与企业,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操作、跟单管理、报关实务、报检实务等方面聘请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重点承担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的指导工作,参与专业标准制定、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材编写、科研课题的研究、指导毕业生就业等工作。另外我们将教师项岗实践中的业务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了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2.教学实训条件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国际贸易综合仿真实训室,通过国际商务模拟平台以及外贸单证操作、报关综合模拟、国际货代业务等实训系统,主要满足课程训练和顶岗实训前的综合训练的需要,使学生基本掌握外贸业务的流程、各环节的运作,熟练进行各种业务的操作。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逐步构建各种类型企业(包括生产型进出口企业、贸易型进出口企业、报关企业、国际物流企业等)组成的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认知实训、跟岗实训和顶岗实训的需要。另外与外贸企业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应为深层次的合作,不单单到企业参观、实习,还可利用企业的外贸资质、企业的网络平台、企业的产品,在校内实训室、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完成真实的外贸业务,即锻炼学生外贸业务能力,又为企业创造效益,达到双赢。

四、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体会与思考

1.专业建设的重点是课程建设。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上.实训室建设必须要以课程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动力,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也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重点放在精品课建设上,这也是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工作的重点.应以精品课建设为契机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推进课程改革。

2.如何真正落实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难点。原因如下:改革涉及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改变,这种思想转变有一个过程;一般企业积极性不高,工作推动难度比较大;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力跟不上.包括真正能够按照工学结合的思想设计课程的能力、与企业沟通协调的能力以及真正能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的能力与工学结合的要求都有差距。这些因素阻碍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实训条件与近几年国际贸易专业和相关专业群快速发展的规模还不相适应,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实训条件。增加实训设施和实习指导教师。

4.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5.在产学合作方面.对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质量保障与监控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有效保证学生在企业现场教学质量的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写给战争里的孩子一封信
战争中的孩子
一张旧照片
战争是魔鬼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战争下的孤儿
战火中的哭泣
幸运的战争孤儿
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
生命之爱
生命本是风景
战争与孩子
废墟中的孩子
什么是生命?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音乐教育观念实践课《聆听与创造》A单元测验
G305A合同段导线复测报告文字说明
构筑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音乐课堂
重视音乐课堂中的表演艺术
把创新代入音乐课堂
浅析新疆冬季水泥混凝土道路的盐侵蚀机理
多元化,音乐课堂新视角
金沙江急流、险滩航道整治技术探讨
音乐教育功能
音乐课上学生需要的是什么?
土壤固化剂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对压缩货车周转时间提高运输效率的探讨
高速公路滑坡治理问题的研究
谈高中音乐欣赏的三大更新
高速铁路与可持续发展浅论
《两只鸟蛋》范文 爱护小鸟
《松鼠和松果》教案讲义-第一讲义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整体阅读感知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语句探究
《两只鸟蛋》美文欣赏 小小鸟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梳理
《松鼠和松果》背景知识
《松鼠和松果》老师语录
《松鼠和松果》教案讲义-第二讲义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意思
《两只鸟蛋》趣闻故事
《两只鸟蛋》美文欣赏 种小鸟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