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浅谈大学生的道德培养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培养;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来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前道德教育理论实现了教育学、伦理学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应着重从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的培养入手。
一、道德认识的培养
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所起的作用。孔子认为,有了认识才会有坚定的信念,所谓“知者不惑”(《论语·子罕》)。认识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即其所云:“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苟子认为,只有以理“识道”,才能提高道德的自觉性。只有“知明”,才能保证“行无过”(《苟子·劝学篇》)。
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的第三条道路是注重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这一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意识到了如果忽略受教育者认知理性的发展,只要求他们接受现成的道德内容、观点,必然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首先要认识道德,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道德行为,培养他们正确的认识能和识别能力。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必须以其社会认知为前提,由于其在社会和社会合作过程中需要承担和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需要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各种关系,这就使他们不得不去习得某些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学会对是非善恶做出判断推理,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乃至对世界的认识。个体正是通过不断整合自己的道德认识,通过不断重建自己与他人、集体、世界的社会认知的经验,通过对这些认识和经验的不断反思与自我批评,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从而臻于道德上的成熟。
二、道德意志的培养
意志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志锻炼不是要使学生养成控制和调节自己行动的行为习惯,而要以自己的道德意志克服内外干扰。一种比较稳定的道德意志一经确定之后,人们往往不以外部环境的影响为转移,而以内部的道德意志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教师在训练学生的道德意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动性和独立性
意志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善于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它服从于一定的目的,而不是只靠外力的推动。具有这种意志品德的学生,他不去等待别人的暗示、指示,也从不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而是在一定情况下,从科学的信念、知识的观念出发。规定自己的举止。他相信自己所作决定的正确性,不向不正确的事物投降,同时又善于以自我批评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行动;而与主动性、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和独断性。相反,不管自己的目的是否合理而一味地坚持己见,不接受别人的建议,固执地按照自己的决定就是独断性。
2.坚持性
良好的道德意志要有坚持性,即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坚决完成任务的品质。坚持性包括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一个人不常常具有这两种品质,有些人开始时,精力充沛地干一件事,可是很快就疲倦了,且半途而废除;而有坚强意志的人能顽强地、持久地克服一切障碍,为达到既定目的而坚持不懈。
3.自制力
自制力是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在意志行动中必要时善于抑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不经过深思熟虑而发生一时的冲动,表现出应有的忍耐性,又能迫使自己排除干扰,坚定地执行决定人们如果没有这种品质,任何创造性劳动都是不可能实现。教师要培养、教育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应有轻率的举动。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要控制自己,坚持说理,不和对方争吵,更不能使用暴力。另外,还要教育学生,在内外困难面前,不要失去自制力。"
4.果断性
果断性指善于及时地采取决断的能力。果断性是迅速而又经过深思熟虑地选择目的和确定方法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及时地采取决断,需要机智和无畏,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当情况不需要立刻执行时,他肯于从容考虑,深思熟虑,使决定的行动更趋于完善;而当情况不允许迟延时,他能以高度的机智对事情进行分析和判断,立即做出行动的决定。
三、道德行为培养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道德面貌,不只是看他已经达到了怎样的道德认识水平,也不只是看他具有怎样的道德情感表现,更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履行道德的实际行动,以及履行了怎样的道德行动同样,学校道德教育应该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应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取向。要求学生把他们习得的道德认识、情感和价值取向见之于行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地讲解道德概念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概念的掌握,在品德形成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道德概念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善恶是非准则不清,行动会摇摆;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根据道德概念去行动,并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自己或他人行动的是非、善恶。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概括地认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分清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勇敢与冒险、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能辨明道德的善果与不道德的恶果,从而知道应该怎样在自己的行动中实行道德的准则。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概念的教育。在讲解道德概念时要生动具体,形象鲜明。例如,在讲解“礼貌”时,不能停留在礼貌是一个人的语言、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谦虚和恭敬的概念上,还必须生动具体和形象化。
2.激发和培养道德情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如果
- 爬土山
- 菠萝的自述
- 妈妈的爱
- 爱护小树
- 玩电脑游戏——摩尔庄园
- 快乐的一件事
- 我的好朋友
- 小雨滴
- 学书法
- 蝴蝶的故事
- 花
- 我们玩得真痛快
- 世上只有你最笨
- 逛动物园
- 学生安全自我保证书
- 教师爱岗敬业保证书
- 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责任保证书
- 小学生安全保证书
- 中学全体学生交通安全保证书
- 篮球比赛保证书
- 电力员工安全保证书
- 少先队员入队保证书
- 住宿学生安全保证书
- 顶岗实习安全保证书
- 质量保证书例文
- 晚自修不使用手机保证书
- 招聘新员工责任保证书
- 任职保证书
- 午休安全保证书
- 从复式记账看财务会计目标(1)
- 关联交易:会计、披露及监管(1)
-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比较与分析(1)
- 解读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 支持人力资源信息指标生成机制的现代企业会计体例(1)
- 全球性诚信危机背景下的新思考(1)
- 余额百分比法的配比缺陷及对策(1)
-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研究(1)
- 关于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1)
- 提高政府会计信息效应的思考(1)
- 对人力资源会计如何定位的一些思考(1)
- 委托代理机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1)
- 论金融会计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1)
- 21世纪会计新领域——法务会计(1)
- 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的缺陷及改革思路(1)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 《泉水》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笋芽儿》教学设计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一分钟》教学设计
- 《丑小鸭》第一课时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 《看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欢庆》教学设计
- 《找春天》教学设计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