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哈利·波特》与西方传统文化

《哈利·波特》与西方传统文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6

《哈利·波特》与西方传统文化

《哈利·波特》与西方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罗马文化,同时受到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古老文化影响。在当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和建筑等方面,处处可见古老文化的痕迹。此外,犹太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形成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方面。最显著的莫过于在犹太反罗马的斗争中,所创立的基督教。

可以说,希腊罗马所代表的西方古典文化与犹太文化是当代西方文化传统的两大基石。在当代的西方文学作品中,我们四处可见这两大文化传统的痕迹,了解了西方的文化传统,可以更好的帮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更深入了解其所投射出的文化传统。

自1997年6月在英国出版第一本《哈利·波特和魔法石》以来,《哈利·波特》七部系列小说被翻译成七十四种语言,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累计销量四亿多册,可以说是文学界的一个奇迹。而作者JK?罗琳在创造奇妙的魔法世界的同时,其作品也处处投射出西方传统文化。 下面将对《哈利·波特》中所反映的西方文化传统做下梳理。

一、名称

1. 赫敏(Hermione《哈利·波特》中的三个主角之一)与Hermes (赫耳墨斯)

Hermes是希腊神化中掌管商业、道路等的神,众神的使者。Hermes来源于埃及神话,原为“透特”,是埃及人的魔法 、智慧和写作之神。希腊人对其来源进行改造。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宣扬精神与物质的二元性,以及通过特殊知识自我拯救的可能性。

《哈利·波特》中的赫敏,与其他两位主角不同,她是麻瓜(魔法界对不会魔法之人的称呼)之女,身上没有一点魔法师血统。这样的魔法师被追随佛地魔等食死徒蔑称为“泥巴种”,并进行过无情的侮辱和残忍的屠杀。书中的赫敏凭借自己的努力、勇敢和智慧,不但在学习魔法过程中成为整个魔法学校的佼佼者,更是帮助哈利击败佛地魔,拯救了整个魔法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她正是借助了特殊知识——魔法完成了自我救赎的过程。JK·罗琳正是通过这个名字,在赫敏和赫尔墨斯之间建立了很强的联系。

2. Gryffindor (格来芬多)——Griffin (格里芬)

格里芬原为希腊神话中的神兽,鹰头狮身,对地上和天空拥有统治权。在希腊,格里芬是力量的象征。因其狮身鹰头,也象征着人必须集力量与智慧于一身。同时,蛇也是格里芬的敌对方。

《哈利·波特》中三个主人公就读的正是格来芬多学院。其院徽为一头巨狮。霍格沃茨用来为每年入学的新生进行分院的分院帽说:“你也许属于格兰芬多,那里有埋藏在心底的勇敢,他们的胆识、气魄和豪爽,使格兰芬多出类拔萃”。

而佛地魔以及众多食死徒所就读的斯莱特林学院的院徽为蛇,这也暗示着战斗必将在两学院所培养的魔法师中展开。

二、意象

1. 地下的洞穴——地狱

在文学作品中,对地狱的描述是阴暗、肮脏,位于地下。而天堂光明、纯净,存在于天上。作为人类,正是位于天堂与地狱之间。向上,则拯救自我,进入天堂;向下,则堕落入地狱。 正如胡家峦在《历史的星空》中所论述的:“人处于动物和天使之间,他既具有肉体和灵魂,又具有情感和理性,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联结环”,而“人必须在善和恶之间、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进行选择”。“他可以追随肉体而下降到地球那腐朽的中心——地狱,也可以追随灵魂而逐步向上穿过各重精神领域抵达上帝的寓所——天堂”。

在《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这部书中,哈利打开密室之门,和罗恩一起下降,直到位于地底深处的密室,并救回金妮。密室肮脏,潮湿,黑

暗,是巨蛇的隐身之所,这些描述正是对地狱的隐喻。这象征着佛地魔的堕落,正如撒旦一样,身处地狱之中。同时,也暗示着波特,就像《神曲》中的诗人,在抵达最低贱,最腐朽的区域后,重新回到地面。

2. 巨蛇

在希腊神话中,Stheno,Euryale和Medusa是三个长有蛇发令人恐怖的女妖。人如果与米杜莎直视,就会变成石头。这个神话也被运用于《哈利·波特与密室》的情节中。魔法学院的学生们正是因为看到了巨蛇而被石化。

蛇在基督教中象征着魔鬼撒旦。撒旦犯下的罪行有公然反叛上帝,诱惑夏娃吃下禁果,并在荒野中迷惑耶稣。在撒旦与佛地魔之间,有很强的意象联系。二者都由蛇作为象征。撒旦诱惑夏娃,妄图使人类堕落;而佛地魔借助金妮之手,妄图复活。在书中,随后出现的凤凰则极大的嘲讽了佛地魔的妄想。凤凰是正义的象征,在烈火中重生并升华。这与佛地魔的自我堕落形成了强大的对比。凤凰与巨蛇之战正是正义与邪恶之战。

三、结构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俄狄浦斯王》

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除以上论述的名称,意象中反射的西方文化传统外,第四本《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在整本书的结构上,也借鉴了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取自希腊神话,反应的是人与命运的冲突。在这部悲剧中,俄狄浦斯不听从命运的摆布,用于抗争,却最终无法逃离“神示”的预言。俄狄浦斯成功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迷”,但却正是源于此,俄狄浦斯遇见自己的亲生父亲,在争执中,将父亲杀死,后娶了母亲,一步步走向自己悲剧的命运。

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哈利波特参加了三强争霸赛,需要完成三个看上去不可能的任务,包括与巨龙战斗,在危险重重的水下救人,以及穿越迷宫寻找奖杯。哈利在朋友的帮助下,成功的完成了三个任务,但这成功却将他引向了巨大的危险,并最终导致佛地魔复活。

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就会发现,情节设置都经历了谜语——解开谜语——导致灾难这样的过程。解开危险的谜语,完成了危险的任务后,主人公的成功带来的并不是喜悦和胜利,而是更大的灾难。可以说,《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在情节的设置上,极大的参鉴了《俄狄浦斯王》这部伟大的悲剧。两位主人公在抗争后,仍无法摆脱设定好的“命运”,却使自己陷入更悲惨的境地。

但由于作品性质不同,两个主人公最终的命运并不相同。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给整个王国带来巨大灾难。在明白事情真相后,刺瞎双眼,完成了宿命。哈利与邪恶势力勇敢斗争,成功逃脱,这是一场没有完成的战斗。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如JK罗琳所说,《哈利·波特》当初是要写给孩子的,但作为西方文学,《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反映出大量的西方传统文化,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这部作品,同时,对西方传统文化也可以进行简单梳理,对日后欣赏西方文学大有裨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周末
童年
“只要你好”
昨天tomorrow
三“福”临门
上海一日游
快乐
假文盲
高新技术与我
一根热狗
多姿多彩的课本
让生命笑得更灿烂
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我编的教科书
简论澳大利亚TAFE学院校企合作的特色及其启示
试析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设置探讨
浅谈未来取向的发展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试析出口扩张时期台湾经济发展与职教改革互动述评
试析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的影响研究
试论统筹方法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再思考
试析管理文化向服务文化的转换
试析高职教育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再思考
试析高职院校学风与文化建设
浅论进化教育论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试析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文化的思考
浅析网络技术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试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试析高职精品课程内涵建设的创新
《山中访友》教学札记
《山中访友》教学记
那么一种氛围──读《秋天》
著名文艺理论家──何其芳
《秋天》有关资料
何其芳的早期创作和《秋天》的抒情艺术
回忆何其芳同志
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秋天》的意境美
让你的课堂“亮”起来──《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怎样朗读新诗
14《秋天》教学设计
古诗词中的“秋”
《秋天》词义辨析
何其芳的旧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