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丝绸:西方对东方的永久痴迷

丝绸:西方对东方的永久痴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6

丝绸:西方对东方的永久痴迷

丝绸:西方对东方的永久痴迷

蚕的长丝不仅缠绕了自己,http://wWw.LWlm.Com

还将地球上两个不相连的地区纽结在一起,东方和西方。

西汉时,中国人就发现,如果蛹变成蛾子,蛾子就要咬破茧飞出来;一旦茧子被咬破,丝就断了,那就无法得到长长的蚕丝了。于是一项技术发明了:把茧子投入到滚烫的开水中,用树枝轻轻搅动,融化掉蚕茧上的一层薄薄的蜡质树胶,而蚕丝也会缠绕在树枝上。一旦找到蚕茧的丝头,就会找到解开整个茧子的途径。许许多多的蚕茧丝头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丝络,于是就可以染色、纺织了。

西汉人采用的水煮茧缫丝可使蚕丝之细达20~30“穆”(一穆等于0.001毫米),蚕丝的长度可以达到800~1000米!一只小小的蚕吐的丝,令当今人造纤维相形见绌。

实际上,蚕的长丝不仅缠绕了自己,还将地球上两个不相连的地区纽结在一起,东方和西方。

罗马为之狂

“在大陆的内部有一座大城市,叫做秦尼。丝线和丝绸从那里开始被肩挑人扛运往大夏国,一直到达婆罗羯国,同样也经由恒河从南印度而出口。”对于西方人来讲,中国是东方的最边缘,它的东面,再没有其他地方了。

罗马人第一次见丝绸就被吓坏了。瓦隆在他的《丝绸古代史》中说到,公元前53年罗马人在卡尔莱战役的失败,就是因为一天正午安息人突然展开了他们鲜艳夺目的丝绸军旗,这些战旗折射的太阳光让罗马人眼花缭乱,备受惊吓,从而失去了战斗力。克拉苏殉难,他儿子自尽。两万多名士兵血染沙场,一万多名士兵被俘。

就在这场战争后不到10年,恺撒在罗马庆功会上,展示了他的战利品——他的一位凯旋而归的将军献上的丝绸。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惊诧赞叹。

这似乎是罗马人首次有机会这样近距离地看到丝绸,摸到这种滑软细腻的织物。几年之后,罗马已经开始以用丝绸为时髦。

罗马人能够享受价比黄金的丝绸,缘自国家的富有。罗马四处征战,很快积累了财富。普林在《自然史》里写道,罗马的年轻人享乐无度,每日洗七次澡,因为洗得太多而萎靡不振。丝绸是贵族妇女们的宠爱,因为轻薄的丝绸可以让她们在客厅接待贵客时好像赤身裸体一样。于是,丝绸很快在罗马风靡。

后来,罗马元老院诏令禁止男性臣民穿丝绸服装,说这毁坏了他们的名誉;妇女们不准穿丝绸,因为这种喜好让国库里的黄金大量流失。

罗马人对这些华丽得不可思议的织物充满各种各样奇怪的猜测。弗吉尔的《家事诗》里说丝绸是一种细羊毛,是塞里斯人用梳子从树叶里摘取的。直到罗马人在叙利亚得以立足之后,他们才开始和世界东方接触,才知道这种色彩斑斓的织物并不是安息人制造的,而是来自更东方的一个民族。

卡莱尔战役之前的半个世纪,汉史就记载安息人来到了汉朝。安息人不仅得到了中国的丝绸,而且还向汉人学会了丝绸的使用方法,其中之一就是用作战旗。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材料比丝绸更适合于制作旗帜了,丝绸和风的配合是最完美的,那种翻卷招展之美无与伦比。

丝绸的诱惑

丝绸之路自此开通。但是,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偏好。

罗马人最喜欢的颜色为紫红色,这曾经是古罗马占卜者衣服的颜色,后来这种颜色出现在元老院的贵族身上,再后来成为富贵的标志色。因此罗马人最喜欢中国白色的绢,因为它最容易染色。为了这种紫红色丝绸,罗马人甚至到了癫狂的程度,在他们看来,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液的颜色,因此这种颜色又被称为“凝血色”。

紫红色的材料是来自于一种地中海的贝壳里的汁液,呈黄色,用盐浸和慢火煨炖,便呈现紫蓝色、紫色、红紫色和黑紫色等不同的颜色。但这种贝壳只有秋冬两季才能得到,加之工序的复杂,使紫红色丝绸价比黄金。

拜占庭人喜欢金光闪闪的东西。E·巴利塞在《丝绸历史》中说,拜占庭人将中国丝绸小心翼翼地拆成丝,再用当地的技术将金线和丝线交织在一起,有时还混合一种极细小的闪亮的羽毛。这种羽毛布不禁让人联想到杨贵妃跳舞时所穿的霓裳羽衣,不知道那种特别的、高贵的衣料是否就是西方的羽毛布。

丝绸对西方的诱惑无所不在,以至于丝绸被视为导致教徒们不能虔诚修行的罪恶之物。丝绸的华美象征着舒适安逸的世俗生活,人整天沉迷于丝绸的柔软之中,怎能有侍奉神的殷勤?但丝绸的魅力如何能抗拒?人们发现妇人使用丝绸面纱,便有“柔如鸽毛”的美丽。

丝绸太贵了。在查士丁尼执政年间,颁布了一项法律,严禁每磅丝绸的价格高于8个金宝石(折合各含4.13克黄金的八个苏)之上,他提出惩罚办法是将违犯者的财产全部没收充公。

而实际上丝绸的售价无法控制,每磅丝绸有价格突破了最高8个金苏的限价,达72个金苏。而全用皇家染料所染的丝绸甚至暴涨到每盎司24个金苏以上。

就算是罗马贵族也无法拥有一件纯丝绸的衣物。丝绸被作为装饰品镶嵌在内长衣的边上,或者刺绣之后缝在亚麻或者棉布长衣的前襟,或者将丝绸小心地拆开,抽出丝线用来织成更薄的织物。直到两个世纪之后,一位罗马皇帝才穿上真正的整套的丝绸衣服。

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丝绸?于是一些人开始动脑筋,围绕丝绸技术的争夺战开始了。

丝绸争夺战

各种资料都表明,丝绸的生产技术是经过丝绸之路向西方传递的。最早知道养蚕技术的是新疆和田人。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一个以婚姻骗取蚕种的故事。当地国王求娶一位“东国”公主为妻,私嘱公主,如果嫁过来还想穿丝绸的话,就悄悄带蚕种过来。这位公主真的将蚕种藏在发髻中,顺利过关。正当人们以不可信的传言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斯坦因在和阗沙漠废墟丹丹乌里克发现了一块木板,上面画的正是这个传说故事。画上公主指着自己的头发,那里正是藏蚕种的地方。

拜占庭皇帝更急于得到丝绸技术。公元550或551年间,几个“从赛里斯来的和尚”向罗马皇帝信誓旦旦地说他们不但精通养蚕技术,而且有方法把蚕种带到拜占庭。在罗马皇帝重赏的许诺之下,他们长途跋涉回到中国,两年之后,他们真的返回拜占庭,小小的蚕种被他们藏在他们的禅杖里——禅杖被掏成了空心的。在他们的指导下,拜占庭人始终非常得法、非常妥善地饲养这些桑蚕……这样,拜占庭帝国就首次使用由本土生长的蚕所吐的丝作纺织丝绸的原料了。成书于公元7世纪的《北史》,赫然记载:大秦国(拜占庭),“有五谷、桑、麻、人务蚕虫”。至于那几个和尚是波斯人、匈奴人、突厥人还是拜占庭人却无法考据,很有可能他们是来到东方传教的西方教徒。

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别适合于蚕种的生长,于是这个一直掌握在中国人手里近千年的技术,终于被西方所窃得。

传递东西文明

从此丝绸的走向不再是单向度的了,西方的丝绸开始向东传播。中国人发现,自己穿了几千年的丝绸还可以是另一副模样,那个样子也很美啊,于是唐代的美人们开始以穿着西方纹样的丝绸为时尚。

考古学家的工作让我们不仅看到了2000年前汉式丝绸的美,也看到了后来的西方化丝绸的美,两种美丽放在一起,拼起的是整个东西方世界。

中国的丝绸在飞翔的云气中间,腾越着长着翅膀的鸟兽,同时也翻卷着中国的吉祥语:长寿、永昌、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等等;而西方的丝绸则走向抽象和纯装饰性。艳丽的玫瑰花、舒展的棕榈叶、对称的四叶苜蓿、曼卷的忍冬藤蔓。就算是鹿、鸟、骆驼等具象的形象,也是两两相对,四周环以连珠装饰。色彩也极为浓烈饱满,以蓝、绿、棕、红为主。

中国皇帝曾经送给波斯国王库斯佬·阿努希尔宛一件丝绸长袍,上面绘有一位与波斯国王穿戴完全一样的国王形象。长袍是天蓝色底,以一个金匣子为包装。它出土的时候,一下子就将人们带回到了那条充满艰辛和梦想的世界交流大道上。

长长的丝绸之路,一个商队并不能完全走完,东方的汉族人,他们可能到达敦煌或者罗布泊的楼兰;最西边有希腊人、叙利亚人和犹太人,中间有波斯人或者贵霜人,丝绸在他们中间传递,一站一站地往西方去,多个民族、多种文明行走在这条长路上。

各种资料都表明,丝绸的生产技术是经过丝绸之路向西方传递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人民币单位名称及其由来
我爱钱
钱,昨天——今天——明天
中学生压岁钱消费情况调查报
老人与海读后感400字左右小学生
我喜欢三毛
风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轲
金钱是万能的?
读书的理由
说不尽的乔丹
正确对待金钱
忠与义的交织——走进宋江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苏轼的赤壁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
毛坯房室内细部验收细则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新西兰地震表明规定建筑寿命很荒唐
工地
浅谈异形柱框轻结构住宅的应用
喷涂施工的操作技巧
风水学与城市规划
植物的风水效应
如何加快3dsmax的渲染速度
房地产建筑成本(按建筑平方米算)
住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观平遥古城有感
我国建筑形式演变与发展趋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写作训练素材
《路旁的橡树》 作者及作品简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趣闻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难点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讲义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路旁的橡树》 教师语录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知识点精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师语录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重点问题探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讲义1
《路旁的橡树》 重难点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