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1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内容摘要:发展文化产业对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运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文化产业竞争力要素,提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在于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良好的竞争性市场环境、产业链各环节的大力扶持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提出美国经验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文化产业 国际竞争力 政府行为

文化产业(本文所指的文化产业,是依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对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些年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然而总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较慢,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那么,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波特(2002)指出,在现代全球经济下,竞争力的大小不再由先天承继的自然条件所决定。如果一国选择了有利于生产率增长的政策、法律和制度,比如升级本国所有国民的能力,对各种专业化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使商业运行更有效率等,则它就选择了繁荣。本文将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深入美国在文化产业上的发展的经验,从而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

美国文化产业状况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及中美对比分析

(一)在生产要素方面,美国文化产业发展依赖于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文化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美国没有中国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化产业之所以取得极大的发展,与美国的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是分不开的。在美国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现代科技无处不在。文化产业企业与科技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了一系列文化产品,促进了文化产品的消费。在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本方面,美国宽松的移民政策起着重要的作用,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对美国文化贸易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美国政府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对人才进行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方面的培养。美国多所大学开办了文化管理等相关专业,并指导其进行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中加入高科技手段,增强文化作品的感染力与创造力,为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从生产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来看,中国文化以其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性在世界市场中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然而相关研究表明,虽然我国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的竞争力指数相比其他各项竞争指数与美国的差距是最小的,但该指数仍不足美国的一半,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上没有对原创性和优秀创意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文化产业的生产和销售中也没有更好地融入现代科学技术,从而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品牌。

(二)在企业战略方面,美国文化产业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竞争性市场环境 中国的文化企业缺乏有序、统一的市场竞争环境。一些企业利用与行政机构的传统联系以及企业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和意识形态功能垄断资源、操纵市场。各种形式的地方或部门保护或垄断继续存在,规范、竞争、有序、统一的文化市场体系没有建立,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设施市场、文化人才劳务市场等发展滞后,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

(三)在产业集群方面,美国文化产业发展依赖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大力扶持

首先,文化产业是由一系列产业所构成的链条,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需要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获得相关辅助产业的支持。在产业集群的打造上,美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以电影业为例,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形成了“大电影市场”的概念。大电影市场包括“影院—电视计次点播—付费电视—音像租售—开路电视—衍生产品”等多级市场,还包括在海外发行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上述多级市场。而中国在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付费电视服务,到目前为止仍收效甚微。进一步深入探讨美国文化产业集群的构建,对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将有重要意义。

其次,美国政府早在1965年就成立了国家艺术拨款委员会,为文化产业的融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进而扶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美国政府还设有专门的国际艺术基金、人文基金,通过政府的拨款、项目投资等方式,扶持美国各地的文化活动。美国的地方政府也设有艺术理事会,负责给文化项目拨款,保证文化活动。美国政府的这些政策不仅鼓励政府对文化产业给予资金支持,而且还调动了全社会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带动了文化产业的极大发展。 (四)在政府行为方面,美国文化产业发展依赖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版权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美国完善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979年,美国将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作为国家战略进行发展。如今,美国已经形成了以《专利法》、《版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主的一系列完整的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很好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美国通过“特殊301条款”和“337条款”对其他国家竞争对手给予打压,迫使其他国家加强版权保护。同时,美国还在国际上极力推广产权保护,使得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套有利于美国文化贸易的体系。美国政府在国际贸易中实行的普惠制也是以各国知识产权保护为前提的;美国政府还设有负责版权工作的办公室、贸易代表署以及海关等政府部门,加强对版权的保护力度。总之,美国强力的法律体系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为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美国政府为文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而我国在版权保护上的不力阻碍了文化创意的提出,也对我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发展与输出极其不利。wWw.LWlm.coM

美国经验对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启示

(一)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且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

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才的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作用,加大对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与资金支持,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加强文化人才海外培训机会以及产业拓展机会,从而使专业化人才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得到较大提高。政府还要面向海外有计划地引进优秀人才,全方位提高文化产业人员的素质与管理水平,形成较为强大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其次,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实行优惠奖励政策对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业进行扶持,鼓励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国文化的创新,利用科技创新来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构建有序、统一的市场竞争环境

政府的过分干预使得国人的自由发挥受到很大的遏制甚至扼杀。我们必须要促进文化产业体制创新,适度放宽文化市场的准入标准,消除地方和部门文化产业壁垒,构建有序、统一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培育国有型文化单位作为市场主体的同时,允许更多民营企业进入,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文化市场环境。提倡和促进文化企业自由自主发挥,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协助,以使中国的文化能更好地呈现给国际市场。

(三)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多相关性支持

首先,政府要以一定的投资来支持具有示范性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支持重点项目的开发,延展文化产业链。第二,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并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吸收各种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制定相关法规鼓励文化产业的投资优惠、税收优惠以及信息服务等,并建立相关的文化投资公司和文化产业基金等,从而解决文化产业的融资问题。第三,在WTO规则下,充分利用退税、补贴等措施保护国内文化市场,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给予文化产业国外市场开拓、海关通关等各方面的优惠支持,放松文化产品出口的审批,特别是要大力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影视剧、网络游戏、书刊出版物等产品以及服务的出口。

(四)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并加强对版权的保护力度

作为文化产业的基础,版权的保护可以说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可以参考美国在文化产业的版权保护上的立法,为我国文化产业立法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要完善国内立法,加强对版权的保护以及对盗版的打击力度。通过之前版权保护出现的漏洞,要不断完善版权保护的立法,弥补版权保护相关法律的不足。同时,要采取行政与立法相结合的措施,依照版权法的相关规定,加大政府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盗版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版权维护意识;另外,也可以参照美国政府的做法,建立类似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出版商协会等文化产业组织,积极打击侵权盗版行为。最后,也要实现国内版权保护立法与国际相关规则要求相衔接,避免出现在版权保护上出现双重待遇问题。

参考文献: 2.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3.祁述裕,殷国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若干建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

4.叶新,樊文静.2005年美国版权产业简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7(2)

5.余晓泓.美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及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8(5)

作者简介:

张毅(1979-),男,湖北利川人,经济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经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奶奶的一封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我的玩具小熊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奶奶的一封信
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我的文章发表了
给远方姨妈的一封信
让爱在我们心中传递
我的房间
四川灾区的小朋友们,我想对你们说
日记
论新时代的文学研究危机及解决方案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性与价值反思
语言对社会现实重构之女性文体学诠释
关于直面现状 勇于实践
论“文革”中后期作家的分化与移位
论郭沫若文化抗战论与中日文化启蒙的话语关联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
浅谈《呼啸山庄》中的拜伦式主人公
论中国当代文学最需要什么样的创作方法
浅谈从《西望茅草地》到《飞过蓝天》
论对实践美学的梳理和反思
浅析鲁迅文学作品的审美倾向及艺术价值
王元化四反“知识分子改造”——王元化访谈
浅论妙用材料靓语言
关于中西文字的差异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翠鸟》教学片段与反思
《翠鸟》文本链接
翠鸟简介
《翠鸟》教学实录
生活在海边的翠鸟
《翠鸟》教学杂谈
放飞翠鸟
《翠鸟》课堂实录
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友好使者──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翠鸟》教学赏析
《翠鸟》教学反思
《翠鸟》教学反思
“绅士”风度的翠鸟
三个动物的故事
《翠鸟》教学实录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