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研究

试析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试析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研究

"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系统化、科学化与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职后培训体系,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意义,梳理了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的对策:强化高职院校职后培训观念;制定顺应现代社会发展与教师个体需求的职后培训内容;强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职后培训考核制度等。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职后培训体系 现状 策略

近几年,随着我国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倾斜与支持,高职院校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高职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核心在于院校是否具有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师型”教师力量。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多数院校并没有形成这样一支师资队伍,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现代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职后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如果没有完善的系统与周密的培训计划,只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难以为院校后期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新时期构建一种系统化、科学化、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职后培训体系,是当前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急迫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意义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质量,而强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职后培训工作,是解决当前教师队伍质量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国高职院校需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建设符合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特征、促进专业教师队伍素质发展与终身学习的现代职后培训体系,进而达到提升高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专业能力的目标。

1.教师职后培训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我们研究的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发展性的概念,既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又是一种不断深化的过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行业与工人、医生一样具有无法替代的特征。相对于职前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对于在校教师队伍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根据我国现代高职教育的培训目标,高职院校教育所面对的是岗位群体,而不是学科理论体系,是一种技术性的应用型教育模式,是一种能够培训高级技术人才的过程。所以,我们说高职院校教师不只是单一学科的专家,更应是一位拥有多种学科知识结构、具有较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实践者,而这些都需要我们构建完善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使教师具有更丰富的综合素养,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教师职后培训是保证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已经从扩大规模阶段过渡到内涵建设的阶段。高职院校一方面紧抓内涵建设工作,是为了提高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提升高职人才质量的核心部分。所以,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是院校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职后培训工作,才能够提升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紧抓内涵建设工作,目标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教师队伍基本能够达到培养人才的需求量。目前,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而如何制定高职教师职后培训机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水平,已经成为现代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主要面对的问题。

3.教师职后培训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客观需求。我国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数是仿照全日制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进行的,而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这种传统的高职教育人才模式显得与现代社会不适应。现代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对人才实用性的培训,因此,需要院校深入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出具有专业素养、能够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地调整院校课程教育结构、教育大纲,与实际相结合发展新兴技术专业,才能够满足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客观需求。

4.教师职后培训是高职院校教师个体素质提高的客观需求。职后培训工作是高职教师在职前教育后的延伸与补充,贯穿于教师个体教学生涯的始终。高职教师自身的教育过程可以说是一种终身教育模式,不但有利于个体成长,并且符合了教育岗位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院校教师要想始终保持专业技能与思想的先进性优势,就需要不断补充专业领域新知识,锻炼新本领。教师接受正规的职后培训,能够填补自身发展的不足,让他们在培训教育后补充新知识、新教学技能,提高自身教育能力。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

1.缺少教师职后培训观念。我国社会目前对整个教师队伍的教育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教师教育只是职前教育,并且认为教师接受这种一次性的教育,足够让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运用自己职前教育几年内所学的知识技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加上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多数内容与职前教育内容相一致,让人们认为职前教育是最重要的,对教师职后培训不屑一顾。然而,教师依靠职前教育所获得的知识理论只是专业理论基础与教学基本理论,如果能接受职后培训,就能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理论知识,提高教师个体的整体教研能力,让教师队伍从“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从“教学型”转变为“专家型”。许多职后培训更加注重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学习与现代教育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等,这使得高职院校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呈现本末倒置的状况。因为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够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用整颗心来教书育人。教师具有科学教育观念是最核心的,只有拥有科学的教育观念,才能够熟练驾驭多元的教育方法,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是要先从思想观念上补充的。 "

<> 2.难以树立明确的培训目标,教师培训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符。我们说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内容应当与教师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能够帮助教师群体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困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群体对于职后培训的内容并没有相应的选择权,许多培训工作是作为教师考核任务、绩效评价标准必须要完成的。而每个教师需要什么样内容的教育培训,却很少有人问津,甚至教师个体也失去了对自身专业发展的积极性。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内容呈现部分陈旧落后、部分盲目超前的特点,让教师难以在培训后将所学技能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正是由于培训工作内容与教学实际相脱节,使得教师群体失去参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并且培训效果也不如人意。

3.院校缺乏完善的教师职后培训评价与反馈机制。我国很少有院校开设专门的教师职后培训机构,多数院校的培训工作是由行政科室实施兼管工作,实质上只进行记载与统计工作,教师培训工作依然处于一种随性、零散状态,缺少系统性的评价与反馈机制。许多职后培训工作是地方政府部门强制进行的,教师被动地参与培训工作,效果并不明显,个体的专业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甚至一些学校培训是为了完成任务,使职后培训成为负担,造成了院校经费的浪费。

三、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对策

1.强化高职院校职后培训观念,树立职后培训目标。我们说,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并不是起到职前教育工作补充的作用,而是在职前教育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了实现让高职院校队伍深入教育改革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目标,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之一。高职院校职后培训工作不只是为了教师队伍熟练一门专业技能,也不只是面对院校个体骨干教师,而是为了提高全部教师的整体素质能力,关注每个教师个体的自身发展。与职前教育培训模式一样,职后培训体系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具有自身的特征与规律,是一种在教师个体掌握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群体对教学经验的思考与研究,进而让自身的实践经验从感性上升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理性高度,反过来指导自己教学的实践教育活动。现代教师职后培训工作的核心思想应当是以教师终身学习观念为指导,顺应教师队伍成长的规律,实现统筹计划安排,按实际需求调整教师模式,达到学研一体,凸显职后培训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与针对性特征,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师的专业理论体系,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高职教师队伍。

2.制定顺应现代社会发展与教师个体需求的职后培训内容。高职教师职后培训内容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顺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职后培训内容需要顺应教师个体的需求,要从接受培训教师所教授的专业课程出发,针对其实际能力来制定培训内容。随着我国市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涉及第二产业类型的课程逐渐减少,而第三产业类型的课程不断增加,让高职教师所教授的专业内容不断产生变化。这就需要教师队伍坚持从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并且在教育模式不断变化的当前,对高职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我国教师职后培训内容选择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而作为具体开展高职教师培训教育的机构,需要深入我国企业与职业院校,了解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变化与高职教师实际需求,制订具有专业性、前瞻性的培训课程计划。

3.强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职后培训考核制度,完善评价机制。在现代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工作中,考核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引导、控制、激励、鉴定与教育等功能。院校要构建以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考核评价制度,针对高职教师职后培训工作,要有目标,有要求,始终坚持教师培训过程考核工作与教学结果考核工作相结合、定期考核工作与定性考核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且将职后培训工作与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定期考核、评先进等相联系,进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职后培训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职后培训的最终目标,促进教师个体专业技能的提高。

总之,现代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充分地满足了当前时代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与成长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可谓是一项长期甚至关系到终身教育的任务,是现代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综合能力,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要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转变教师队伍职后培训的管理工作思路、模式、制度与方法,不断在发展过程中摸索,进而得到发展进步,以满足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需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同学们,请听我说几句
爱超越一切
为祖国喝彩
教师节的礼物 ——看图
破除迷信,相信科学
再见吧!SARS!
抄袭与运用的差异
犯错误以后
创造绿的世界
我想对您说……
坚持
难忘的小学生活
世界有爱才美丽
光的含义(想像文)
我要克隆
医院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通行费征收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社区党员个人事迹材料
下岗女职工再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林业抗旱先进事迹材料
党工委书记事迹材料
2021员工身体不适辞职信范文
物资供应战线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职业项目经理事迹材料
税务干部个人事迹材料
村党员防汛抗洪先进事迹
小学退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政府办公室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协调部主任事迹材料
优秀党员干部先进事迹
英语语言学习的僵化现象及相关问题探析
浅论跨文体交际中外来语词汉语翻译方法的演化
浅议语料库语言学在二语习得中的运用
试论中学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学习
试论英语语言学发展概述
对部门决算草案审签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审计独立性之我见
试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试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原始凭证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环境下的医学英语教学实践
浅析从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角度看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创业板内部控制审核风险成因分析
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以经营审计为主题在参与中发挥内审优势
《蜀道难》魅力新解
《蜀道难》读法:剥皮抽筋法
一梦十年山川依旧 蜀道今不难
李白诗歌中的心灵世界管窥
《蜀道难》品读三题
友情如春水 美景怡人心──李白《送友人入蜀》赏析
“奇之又奇”千古绝唱──李白《蜀道难》赏析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蜀道难》有关评述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李白诗歌《蜀道难》赏析
李白《蜀道难》
新编《蜀道难》
《蜀道难》开篇叹词音义句读解
《蜀道难》:神奇险峻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