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英语语言学发展概述

试论英语语言学发展概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英语语言学发展概述

【论文关键词】学 发展史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英语语言学和的发展,重新认识英语语言学在学生专业学习中的作用,重新尝试英语语言学内部学科的课程设置,促使学生的英语专业学习达到最佳水平。

一、引言

广义的语言学包涵每一语种的语言学。这里所探讨的是最为通用的语言——英语的语言学发展历程。

传统上认为20世纪初瑞士学者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之前就不存在人类对语言学的研究。事实上,从语言产生之时起,人类对语言研究的兴趣就没有停止过。英语语言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期。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14世纪至16世纪。这一欧洲历史进程中的伟大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从意大利开始,迅速扩展到整个欧洲。当然,和现代语言学研究相比较,语言学家们只能把它称之为“传统语言学”。特别是由于它将语言研究过度拘泥于拉丁式的语法研究框架之中,相对于现代语言学而言,又被称之为“传统语”。

二、英语语言学形成初期

英国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1564-1616)以天才和勤奋继承和发扬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成果,并将它推向高峰。他追求语言文学的质朴和富于技巧,以达到对人物的精妙的性格描述;迷醉于创造一种宫廷能够欣赏,各个语言阶层的人们又都喜爱的文学戏剧语言。他拥有广阔的语言意象领域,这是他对语言和社会心理语言的刻意琢磨和创造性地运用英语词语所得到的。

18世纪初英帝国航海技术和航海事业在欧洲的领先地位,和英国师凯伊(John Kay)1733年发明飞梭织布机对英国纺织业所引起的技术革命,使英国在殖义的扩张竞争中取得了远远超过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等国的绝对优势。英帝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各地。挂着“米”字旗,载着“日不落国”的并不光彩的盛誉的武装航船,耀武扬威地将英国语言强加于它的殖民地而成为压倒当地母语的官方语言。这种被强迫接受的官方英语不久便成为英属殖民地的社会交际语言。英属殖民地在世界各地分布的广泛性,使这一语言发展成为一种国际化的通通交际工具。18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各地独立运动的浪潮开始兴起,“日不落国”的照射范围逐渐缩小。语也正是这样。英帝国主义者虽然从北美大陆撤走了,但英语语言却并不因此而消失,相反地它顺其自然地向更广更深的的领域发展和渗透。这样的情形,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埃及等许多英属殖民地和自治领地也是如此。无论如何,英语作为全球国际通用交际语言的这一地位未被动摇过。它同法语作为国际通用交际语言的地位处于抗衡状态。

18世纪英语语言学的研究寓于国际英语语之中,包含在反封建残余的英国启蒙主义文学的范畴之内。但在这一时期,英语语言学并没有从启蒙主义文学的包含中分离出去形成它自己独立的研究体系和学派,尽管斯威夫特在他的《给一位青年教师的信》中曾经对英语语言学的问题作过专门的阐述。

19世纪的英语,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语言”。拜伦、雪莱的语言学成就闪烁着历史的光辉。他们的贡献在于对英语语言的提炼和再创造,使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教育职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语言的功能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又反过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语言教育。在他们的笔下,古典语言在缓慢地演化,不少曾经属于规范语言的词汇成为庸俗化语言而被淘汰。19世纪英语文学艺术的繁荣和进步所产生的影响,世界各国的语言学研究者注意到了语言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德内(J.Baudouin de Cour Lenay)首次预见性地提出了语言学应该区分为纯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他的这一论断对英语语言学在全球进一步发挥其全球覆盖效用,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现代英语语言学的发展

20世纪初至40年代,作为国际交际工具的英语,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获得了无与伦比的语言空间和语言势力范困,不但压了法语,成为国际首席交际语言,而且取代了德语的国际科技共用语言的地位。在各国的教育体制中都将教授英语列为教育政策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英语学习日益显著地成为各国社会、文化、教育的迫切需要。

1916年,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为以后一些语言学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虽然从今天语言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索绪尔对语言的定义和研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缺陷,但是他的“语言是互相界定的实体系统观”对语言学界几大学派的产生有着极大的影响。他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内部和外部,无疑大大丰富了语言学的研究。1957年,乔姆斯基出版了《句法结构》一书,掀起了语言学界的一场革命。乔姆斯基认为人脑有一种普遍的掌握语言的机制,这种机制就是人普遍具有的语言能力;还认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应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这些使得语言学的研究跳出了只关注自身特点而忽略其他非语言因素在语言研究中所起的作用,使语言研究转到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共同关注上来。这以后,由于各种语言学派、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语言奥秘,人类对语言的本质认识日益深刻,语言学的研究打破了过去的种种局限,开拓视野,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真正进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从文学戏剧语言的包含中脱颖而出,走向自成体系的适路,成长为一个具有自身的专门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独立学科。

1987年,英国南加洲大学系卡普兰(Robert B aplan)编辑的《论应用语言学的范围》(On the Sc;ope ofApplied Linguistics)一书集录了当代著名语言家的观点和研究论文。全书的主要意图在于表述应用语言学对从事不同学科工作的人都有特定的益处;同时指出:应用语言学属于科学领域,它在语言现象的描述、语言分析与教学大纲、教科书之间,解决关于语言的教育问题和的语言基础建设的问题。

应用语言学注重把语言研究成果运用到语言教学和其他各种学科领域。而结构语言学则强调句子结构和听说操练,主张采用书而、有声、图象三位一体的视听教学方法。但应用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都认为,语言本身虽然是一个客观的封闭性系统,而更主要的是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工作,作为一个社会交际工具被全社会所应用,因此,交际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必须重视语言的社会实践和工具职能,即重视语言的外向性。传统的语言学仅仅把语言当作一个封闭系统,只注意语言的内在性一语音、词义、和语法的内部规律,而忽视其外向性,这是传统的语言学必然衰落的原因。语言的内在性是它本身固有的内部机制;外向性乃语言的存在价值和能量。

语言是记载和传递人们在生活、生产当中的思想行为和生产力成果、思想文化成果的声象载体和文字形象载体。语言如果不参与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就将丧失其存在价值而必然消失。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指词汇和表意方式的丰富和发展)恰好是其外向的交际功能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任何一种语言从诞生的时候起,外向的交际功能就已通过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在它身上凝结了。

正如人类社会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伴随着生产关系一样,只不过生产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而改变的,而语言是独立于阶级性和社会变革之外的自在体,它是不能被改变和改造的。我们在运用应用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的观点研究语言和语言教学的时候,认为只有加强语言内在规律的探讨,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外向性的交际功能,才能给语言以充分活跃的生命力。

应用语言学就其具体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来说,可分为社会语言学、语言学、词典学、言语和语言病等语言学分支,语言也属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新兴的分支。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言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们注意力集聚的两个焦点,同英语语言教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现代中大家极为关注的交际能力和功能意念这两个概念,都源出于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不赞同乔姆斯基提出的所谓“能力”(competence),而主张“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认为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教育的工作目标,从而拟出“意念功能大纲”,以取代纯语言本位的“语法教学大纲”,例如《主导英语》便是“意念功能大纲”下的许多教科书的代表作,它采用新颖的视听方法,把学生导入模拟的情景之中,以培养“四会”交际技能。

国外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起我国语言学界的普遍注意。中国科学院曾创办《语言学论文选译》和《语言学资料》。北京外国语言学院曾创办了《语言学译丛》。他们对国言学理论的和介绍,对促进我国外语语言的研究,曾作出很大的贡献。把国外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成就应言于我国的教育领域,首推黑龙江大学英语专业编写的《功能英语》(Functional English)(1-4)册,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这套教材汲取了国外功能意念法的基本原则,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教学,按照日常交际的各种功能和交际情景编写教学内容。

四、结语

两次世界大战至今,社会语言学的交际能力观点,结构语言学的语言知识能力观点和心理语言学理论,一直是现代英语语言学研究和发展的总趋势;语言教育实践一直是现代英语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国际交往的现状和未来必将更快地促进英语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

回顾语言学的,也许下面的描述是比较贴切的:语言的研究不是在兜圈子,周而复始,暗示很少或几乎没有进步;而是呈螺旋式上升,尽管自行回转,但每转一圈,其直径不断增大,其圆周也在相应扩大。随着语言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其分化日益加深,内部学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语言学同其他科学广泛综合,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语言学和其他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相互影响,使得语言学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

参考文献

[1]S.PiL Corder.Introducing Applied Linguistics.Penguin Books LLd,1989.

[2]I for Evans.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Penguin Books LLd,1998.

[3]严实.英语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

(2).

[4]章兼中,等.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5]朱昱.从语言学的课程设置看英语语言教学[J].鸡西大学学报,2008

(2).

[6]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李延福.英语语言学基础读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8]戴炜栋.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9]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幸福感悟
感谢农民
未来的房子
我的探索
庆祝祖国60周年
童年往事——弹琴“触电”
冬天来了
游运河文化广场
春天
保护环境倡议书
快乐的圣诞节之夜
小狗
小猫
黎明
友谊之歌
小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2011—2012年二年级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英语教研计划
2011年第二学期体育组教学计划
小学2011—2012第一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组远程教育教学教研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思想政治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政治教学计划
乡镇2009年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上学期初二英语教学计划
畜牧站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电信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构建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双语幼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穿在身上的文化 融进图文里的传统
论高校系部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体育教育的协同效应研究
校企合作与校企知识转移机制问题研究
关于夏代文字的推论
从英语拟声词出发反思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
包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大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规范与引导研究
一位大学新生受网络诈骗后的工作案例分析
基于条件随机场方法的汉语专利文本介词短语识别
中国古代地方监察机构行政化的演变及启示
学校教育效能增值评价认识及反思
高校就业现状与就业资源整合研究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检阅》素质教育新学案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一
《检阅》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