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论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简论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31

简论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

[论文摘要]高职语文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精神生活为根本宗旨的教育课程,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重视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努力寻求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教学原则,以适应社会发展及学生就业的需要,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工作与生活境界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帮助。

[论文关键词]高职语文 教学模式 人文素质

当今社会,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大学教育过分强调功利性,导致大学生人文精神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有些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缺少其年龄应有的理想激情;价值观念过度自我化,缺少无私奉献精神;道德观念趋于淡薄,缺少起码的社会责任感;情感冰冷淡漠,缺少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与关爱。时有发生的大学生犯罪案件,恰恰是大学生缺失人文精神、不健全人格而导致的悲剧。可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意义

目前,高职教育的目标主要定位在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上,从这个角度看,高职院校多是教学功能型的。教师看重学生阅读、写作、表达等技能培养,教育目的是把学生培育成语文教师、秘书、编辑、记者等文职人员,长此以往,高职教育会变成职业培训,高职院校会变成技能培训基地,学生则成为一个个中规中矩的“产品”。笔者以为,高职教育不该仅仅是技能教育,还应该是价值观教育、人文教育。近年来,重视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教育等价值内涵上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前瞻性,对生命、自由、幸福、人生的理解我们没有很好地传授给学生。作为医学院校,更强调对人的关怀,为医者除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应具备高尚医德与大爱之心。对于医学生来说,优秀品德的熏陶、仁爱之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外,更应将品德和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中。

高职语文教学提倡语文课程功能的综合性。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方式不止一种,除了知识养成外,还与德育、美育、体育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高职语文教学要视学生为一个自我生命的实体、一个完整的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所需的新人。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遵循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教育原则,关注学生理想精神、现实人文等多层次的需要。在高职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展示生命的蓬勃生机与力量,进而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高职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到自我人生与社会需求的切合点,形成自我选择、自我决断、自我塑造、自我升华的信念和勇气。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独辟自己的人生道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光与热,人文素质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挖掘和培育人文精神的途径

人文精神,即“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尊重人,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具体地讲,人文精神包含三个元素:第一是人性,即对人本身的尊重,强调人自我存在的尊严;第二是理性,即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科学精神;第三是超越性,即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求。人文精神可概括为人的尊严、头脑的认真和灵魂的认真。一个人活着,要活得有尊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筹划人生。这样的人,就是有人文精神的。笔者认为,挖掘和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有以下四个方面:

1.改革教学形式,教会学生“自主学习”。高职人文教育应让教学形式本身就是“人文”的。人文教育呼唤的是一种朋友式的、对话式的教学模式,营造的是友爱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关系不是上下尊卑而是一种平行关系,教育不是灌输、压制;教师要把自己视作一个知识和思想的助产士,引导、助推学生发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动力源于学生个体。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民主权利及愿望。学生不仅是教师教的对象,也是学习活动中有自我意识的主体,是一个有主观意念、有创新意识,并能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学习的对象。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有的放矢地让学生把学习过程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自我统筹,自主学习,自我提高,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要适时地引导大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从而让大学生从认知至实践、从实践到体验达到最大化效果,完成人文素质的培育提高和精神修养的浸润升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对待学习的自觉态度和创新精神。

2.进行文本解读,健全大学生人格品质。大学语文萃取文学经典,不仅汇聚了丰富的知识内涵,而且负载了可贵的道德品质,蕴涵了丰沛的情感,许多名作佳篇蕴涵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未来不懈的思考和求索。屈原坚守爱国之志,虽遭谗放逐,仍心系楚国,矢志不渝,宁可以身殉国;司马迁为完成“史家之绝唱”,隐忍宫刑之辱发愤著书,为常人所不能为,令人钦羡;心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的陆游;恪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奉献精神的诸葛亮;“不惧吾庐独破受冻,但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爱胸襟的杜甫;冷笔热心的鲁迅先生对战友“俯首甘为孺子牛”,对敌人却“横眉冷对”,以笔为匕首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这些历代先贤高尚的情操与人格、不懈的人生追求与德行操守通过他们的作品进行了经典诠释,字里行间展示了他们的精神气度和道德取向、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先贤们重义轻利、舍生取义、无私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境界和信仰坚守,潜移默化地激活学生身上潜抑的使命感、责任感及奉献意识,学生在对先贤认同、敬仰、膜拜的过程中,逐渐将自身的德行操守内化为个体生命的自觉,涤荡内心的假恶丑,重塑个体精神世界,进而明确人生追求的坐标,并为之而奋斗终生。因此,欣赏这些美文佳章,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就是对内心的观照自省,就是求真向善逐美。经典之作是陶冶人性灵的最好素材,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关注自身,关注生命,关注社会,铸造健全的人格品质。

3.彰显教师魅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曾说,没有感情这种品质,任何笔触都不足以打动人心。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感情,任何华丽的语言都不能打动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根基,是灵魂,离开了情感的教学犹如鱼离开水没有了生命。教师不仅要挖掘蕴涵在作品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魅力、体态表情,用热情深情激情去感染激发学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教师的循循引导下,学生会产生情感共鸣,领略作家的人格魅力,明辨是非曲直,从而遵循美的规律憧憬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此外,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效能。教师在授课中可以穿插对白、唱段或辅以配乐朗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想象,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心灵的启迪。教师还可以尝试分析讨论法、探究学习法、角色表演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情感,加深其心灵体验。

4.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审美实践。如果说学生是大学语文教学运转的轴心,那么实践则是大学语文教学开启的钥匙。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艺术美的鉴赏与评论,而一切艺术美皆来自现实生活。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就是生活。只有投身到生活的海洋,才能探求艺术美的真谛。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采取全方位的开放模式,大力开辟第二课堂。在对名作佳文的欣赏中,把高职语文教学延伸到相关的文学、音乐、舞蹈、书画、影视等领域,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从事文艺创作、演讲辩论、审美研究等文学创造活动。在赏鉴中,遵循以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和文学赏鉴评论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教学要把对学生真善美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首位,注重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精神的熏陶教育。教师要把平等性、人文性、精神养成和关怀意识融入教学中,在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体验过程中,使其品质养成水到渠成,抵达心灵之境,从而使大学生的自身生命素质获得提升,并在智力、情感、道德、审美、社会实践、创造力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坚持
破除迷信,相信科学
世界有爱才美丽
犯错误以后
创造绿的世界
抄袭与运用的差异
光的含义(想像文)
同学们,请听我说几句
我想对您说……
再见吧!SARS!
为祖国喝彩
难忘的小学生活
爱超越一切
教师节的礼物 ——看图
我要克隆
中铁总公司优秀青年项目经理事迹材料
铁路项目经理事迹材料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事迹材料
争做知识型职工标兵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创先争优典型材料
农机局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市政分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烟草公司销售部先进事迹材料
学校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材料
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集团公司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事迹材料
转业军人先进事迹
乘务长先进事迹材料
劳动局副局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市审计局干部事迹材料
浅论跨文体交际中外来语词汉语翻译方法的演化
浅析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环境下的医学英语教学实践
原始凭证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创业板内部控制审核风险成因分析
英语语言学习的僵化现象及相关问题探析
试论中学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学习
试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下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试论英语语言学发展概述
试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对部门决算草案审签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浅议语料库语言学在二语习得中的运用
浅析从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角度看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审计独立性之我见
以经营审计为主题在参与中发挥内审优势
让不和谐奏出美丽音符──谈《老人与海》的课堂教学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送友人入蜀》解析
《蜀道难》教学设想
《老人与海》写作特点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不落的太阳──读《老人与海》
走出“围城”的李白──《蜀道难》教学资料
读《老人与海》有感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蜀道难》赏析
读《老人与海》有感
《蜀道难》备课笔记
《蜀道难》赏析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