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1
论古筝的定弦与调式音阶的创新
摘要:在古筝曲的创作中,定弦与调式音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以具有创新的定弦与调式音阶为基础所创作的作品能带来全新的音乐风格与特色。本文以古筝曲《阿拉木·古丽巴拉》为例,浅谈古筝的定弦与调式音阶的创新。
关键词:定弦;调式音阶;创新
《阿拉木·古丽巴拉》是青年古筝表演艺术家高雁根据作曲家顾冠仁先生的弹拨乐合奏曲《阿拉木·古丽巴拉》移植改编而成的同名筝曲,该曲的移植初步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从改曲的名字上可得之这是一首以新疆维吾尔族为地域题材的乐曲,表达了勤劳的小伙子对心上人深情的思念和赞美之情,也描绘了美丽的少女在手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的热闹场景。 这种微升的音级可以说是主题音调的灵魂。这种新型的调式音阶中“活音”的演奏恰好是古筝的强项,就犹如二胡演奏滑音、钢琴演奏柱式和弦等。对于古筝这种乐器,只需通过左手的按、滑即可准确地演奏出大三度以内任何音高的“活音”,所以说这种带有“活音”的调式音阶能使古筝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别有韵味。
中国音乐的调式音阶被称为“世界四大调式体系(中国、印度、古希腊、中世纪)之一”。古筝如何定弦从而构成怎样的调式音阶对乐曲的风格、韵味及技巧的发挥、表现力的扩展,尤其对乐曲创作手法的运用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可以认为,调式音阶是音乐的“骨架”,也是音乐思维的基础。 作曲家们开始感受到传统的五声音阶定弦已不能满足当代筝曲的创作,纷纷探寻筝乐的创新之路。所以出现了一批具有新颖特色,采用人工调式定弦的新筝曲,人工调式是西方现代作曲大师梅西安创作设计的一种作曲技法。作曲家们在学习西方作曲技法的同时,试图将这些现代技法应用在中国的民族音乐创作中。因此,在当代筝曲的创作过程中,作曲家们尝试运用人工调式定弦,为筝曲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调式基础,成为当代筝曲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当代筝曲创作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人工调式定弦改变了传统的古筝定弦模式,对弦序进行了重新设计,这种对弦序的重新设计对乐曲的风格、韵味及技巧的发挥、表现力的扩展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阿拉木·古丽巴拉》正是打破了传统的调式音阶定弦法,而采用了六声音阶、非八度周期、人工调式定弦的方式,其定弦为:
由以上定弦可发现,每六个音形成一个八度循环,这样方便了八度音与和弦音的弹奏,有助于渲染音乐的气氛。用这种方法定弦,既可以在融入一定的创新因素基础上,形成丰富的色彩变化,也同时保留了传统筝乐的重要特色形成浓郁的民族韵味。还可发现这种定弦法包含了“7”,且排列方法打破了筝乐的八度重复规律,可想而知,这种定弦法的表现力很强,调式音阶更富特色。
通过对《阿拉木·古丽巴拉》定弦及调式音阶的分析可以看出经过作曲家精心设计出的人工调式定弦,增强了古筝的表现力,在题材表现和乐曲调式调性上也更加多样化。传统的五声定弦,在离调或转调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限制。而创新的人工调式定弦,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调性定弦局面,使乐曲变得更加有趣、更加丰富多彩。
古筝现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它之所以能成为一件经历了岁月而不失色彩的民族乐器,获得恒久生命力的秘诀就是作品和技术的创新。
通过对《阿拉木·古丽巴拉》定弦以及调式音阶的分析可以看出创新是可贵的,它突破了传统的五声调式音阶,为今后的筝曲创作提供了一个范例,同时也认识到当代筝曲定弦及调式音阶的创新意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树和叶子
- 我是书迷
- 无聊的一天
- 蚯蚓来串门
- 小小图书角
- 母老虎
- Q版三国
- 亲爱的晶儿
- 烈火中的子弟兵(期末考试备选1)
- 母亲我永远的心灵归宿
- 乱世毕老猪传
- "世界大战"
- 我家的偷吃大王
- 我的同桌
- 我的数学老师
- 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前景与出路
- 《小学英语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 中国文化特质毛泽东建党思想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洪秀全为何镇不住杨秀清
-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 悖论蕴含的美学原理以及在艺术品中的运用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 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
-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调研》开题报告
- 农村贪污受贿犯罪主体研究
- 《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 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比较
- 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 英语论文写作格式
- 陈涉世家
- 《韩愈短文两篇》教案
- 纪念刘和珍君
- 中国石拱桥
- 《曹刿论战》
- 《与朱元思书》
- 20.邓稼先
- 《亲爱的爸爸妈妈》
-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设计
- 五柳先生传(复习教案)
-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设计
- 苏州园林
- 《乡愁诗两首》
- 小石潭记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斑羚飞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