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传承
[摘要]竹笛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其以明亮圆润的音色与丰富独特的技巧演奏出很多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本文从笛子的发展史、技巧、派别阐述南北派笛子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笛子形制的变化发展。
[关键词]笛子 发展史 派别 技巧 现状
笛子的历史几乎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步发生与发展,由于它的悠久性、广泛性、群众性,几千年来成为大众的亲密伙伴。可以说在浩若烟海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它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它的内涵包含着文、史、哲、声、律、美等等诸多学科。它已经有着八千年的悠久历史,特有的音色在中国民族乐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笛子,又称竹笛。顾名思义,是由竹子制成。笛身上面各开有吹孔和膜孔1个,按指孔6个,笛尾有上出音孔两个下出音孔两个。它音色清脆,音域宽广。常见的笛子分两类,就是曲笛和梆笛,为民间广泛运用。曲笛善于表现悠扬温婉细腻的情致,有浓厚的江南韵味。而梆笛要比曲笛短小,它的音色高亢明亮,善于表现刚健、豪放、活泼、轻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北方色彩。现在的演奏家一般都是曲笛、梆笛兼而习之,融南北笛韵于一身。李白曾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这样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从这首诗中可感受到笛子艺术的魅力。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竹笛是从什么时候才有的”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近年来在河姆渡出土的文物中,骨笛与今天的六孔笛十分相近,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是至今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罗泊湾出土的一号墓中,一支用二节竹制而成的七个按音孔、横吹的笛子,战国时期七个按音孔横吹的铜笛,战国初曾侯乙墓中的两支横吹的笛子,马王堆出土的三号汉墓中的两支横吹的笛子等等,都足已证明笛子是最原始的乐器。我国最早在黄帝时代就已经有了竹子制成的笛子,到了汉、晋根据音律学制出了长短不同的笛子。宋朝后竹笛的形制就和现在的六孔笛完全一样了。由于地方戏曲的大范围发展,笛子成了地方戏曲伴奏的重要乐器之一。学生笛,笛身短小,一般无基音孔。分有膜孔和无膜孔两种,练习或合奏用的。低音笛:近几年随着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发展,笛子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如:弯管低音笛、低音长管笛等等。在笛子第三孔的音高低于b1的称为“低音笛”,比如:大G调、大A调、大C调、大降B调等。当代笛艺呈现五彩缤纷、水平很高的繁荣景象。名家众多,各地出现极富代表的新作,极大地丰富了笛艺的舞台。
在历史长河中,民族器乐伴随着人民的生活,在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庙会等习俗中,在历代的宫廷、官府的礼仪及宗教活动中,都有着大量的器乐演奏活动。同时在歌舞、说唱、戏曲等姐妹艺术中,器乐得到了发展。而在民族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中,器乐常常与歌、舞相结合为一体。如《周礼﹒春官》记载中说的“大司乐…:而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组成唐大曲的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散序”,是纯器乐演奏,而第二部分“中序”和第三部分“破”(或“舞遍”)中,器乐与歌和舞相结合。又如:周代的琴歌(自弹自唱)、间歌(奏与唱相间);秦汉时的鼓吹(以打与吹为主,还常加入歌唱)、相和歌(丝竹与歌唱相和)。以及宋代的秧歌和说唱;明代的戏曲艺术中,器乐除有一些单独演奏的段落外,它主要是和歌、舞相结合。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中,不断涌现一些将声乐曲和舞曲加以器乐化加工而发展成独立的器乐曲,所以笛子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近代以来从合奏走向了独奏的舞台,开创了新的历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勇敢的小孙女》有感
- 观看日全食
- 爱动的我
- 我
- 放学回家的路上
- 贴鼻子游戏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制做熊宝宝闹钟
- 可爱的小猫
- 美丽的公园
- 领书
- 我的野蛮弟弟
- 我的姥姥
- 淘 气的小鱼
- 童年趣事
- 小学“六五”普法活动启动仪式的方案
- 运动会活动方案
- 校园文化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方案
- 参观生态动物园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方案
- 用电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活动方案
- “简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 小学“安全教育活动月”活动方案
- “安全教育月”活动方案
- 关于以”五心”教育为主题创建文明校园活动方案
- “爱我家园,绿色手拉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 小学科学种植园及种植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 学校“一人两课”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 机动大队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实施方案
- “大家唱、大家跳”展演活动方案
- 人民警察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之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世界各国社会法理论之发展趋势_法学理论论文(1)
- 英、德行政程序基础理论之比较_法学理论论文(1)
- 动物作为物的法律本质_法学理论论文(1)
- 且说社会转型期的“闹大心理”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_法学理论论文(1)
- 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关系法制化_法学理论论文(1)
- 规范等级体系中的宪法与民法 _法学理论论文(1)
- 评霍贝尔《原始人的法》_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文明与商人阶层_法学理论论文(1)
- 依法治国贯彻实施的四大方略_法学理论论文(1)
- 证据的可采性_法学理论论文(1)
- 法社会学实证研究之初步反思_法学理论论文(1)
- 加快广州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迟到的兴起和早来的危机_法学理论论文(1)
- 《燕子》
- 《燕子》
- 《燕子》教学思考
- 《桂花雨》教学后记四
- 《桂花雨》一课时教学预案
-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燕子》一得
- 《桂花雨》中也做诗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桂花雨》教学随笔
- 《桂花雨》教后感四
- 《燕子》
- 《燕子》有感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 《桂花雨》听课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