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8
试析如何缓解高职教师的科研压力
"
论文摘要:总体生源质量下降和内涵建设要求使得高职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大,科研压力更是居于首位。本文从高职科研的必要性和定位出发,从规范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机制、实施阶段性的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讨缓解高职教师科研压力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师;科研压力;内涵建设;职业能力;人文素质
近年来,高职教师的科研压力倍增,矛盾主要集中在科研、教学和继续教育的时间分配上。部分有经验的高职教师为了评审职称,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发表文章、编写教材和建设实训基地等科研工作上,从而影响了教学工作。而心态的浮躁使得一些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不高,理论性也有待检验。最终的结果常常是两方面工作都没有完成好。虽然表面上看科研与教学的时间冲突不可调和,但高职院校的科研仍需开展,其定位需与教育特点紧密联系。这是因为教学与科研同为高校的主要职能,必须兼顾,且两者在本质上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如何加强这两者的联系是近年来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对于教师的科研压力,若能从制度和人文关怀上做些尝试,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之,从而保证教学和科研质量。
高职院校开展科研的必要性
内涵建设的展开需要科研成果的保障 各高职院校在经历了前几年的规模扩张后,已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建立适应社会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系统;建立一支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成一批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建设一批工学结合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要实现以上目标,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力量保持紧密合作。如果学校的科研水平低,缺乏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没有适用性较强、市场开发潜力大的科研成果,便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
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科研的引导 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将本学科领域内前沿的东西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能会形成新的、系统的、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宝贵素材。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将科研活动中的研究方法及手段通过教学向学生展现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从培养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介绍自己的科研过程并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教师的自身发展和工作成就感需要科研活动来支撑 在熟悉了高职教学特点,并逐步适应了教学工作后,教师更希望在提高自身的同时赢得社会认同。此时,纯粹的教学教改显然是不够的,科研活动成为必要的突破口。然而,很多院校在科研制度上还存在不完善之处,让教师有后顾之忧。
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应与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地方经济建设为主要内容,重在技术性学科的建设,重在技术的应用、成果的推广和转化,重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具体技术问题。”可见,当前高职院校的科研应以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为主,定位于应用技术型科学研究。在科研工作中必须敏锐地捕捉市场信息,关注技术、产品、产业、职业的更新换代,从而及时有效、机动灵活地调整科研服务的内容和方向。 "
缓解教师科研压力的建议
笔者拟从教师职业发展机制、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和人文关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减轻教师的心理负担,缓解教师科研压力。
规范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机制 首先,应拓展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制定高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规范。原则上应把教学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其次,应根据科研定位,规范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时间分配。通常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会随个人入职年限的增长而增加。再次,应建立院校自己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复次,应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进修和实践制度。比如,规定高职教师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必须具备的专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等。最后,法制化管理教师与其他社会力量合作。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近年来,教学难度增大、教学任务繁重和沉重的科研压力已影响到部分教师的工作和身心健康。“羊群效应”使得这种现象很容易在教师群体中扩散,因此,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不应被忽视,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则是根本措施。很长一段时期,各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却忽视了教师的人文素质。当前,高职教师的人文素质整体上不高。高职教师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赖于教师、高职院校及教育行政部门长时期的共同努力。首先,要有一定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学校在这个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对教师人文素质的基本要求,并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应帮助教师树立文理工合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素质教育观。再次,各高职院校要针对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对教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比如展开自主学习、校内培训、校外进修、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等。
各类高校的职能都是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区别在于三者比重不同、内容不同。与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相区别,当前高职科研应是利用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以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为主,定位于应用技术型科学研究。笔者在规范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机制、实施阶段性的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旨在探讨缓解高职教师科研压力的途径,让更多的高职教师在安心教学的同时能静心从事科研,让科研真正贯穿于学校育人的全过程,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和高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母爱
- 小乌龟
- 蝴蝶
- 龙虾
- 小乌龟
- 小鱼和小河
- 白狐
- 可爱的小白兔
- 我家的小乌龟
- 可爱的小猪
- 梦想
- 鹦鹉之死
- 机智的小松鼠
- 可爱的小黑狗
- 小白兔
- 四川会理古城保护规划
- 促进塔尔寺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和保护的措施
- 我国政府审计发展趋势:效益审计
- 城市旅游在旅游城市中发展的条件的论述
- 关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思考
- 国家审计监督存在的缺陷
- 审计程序的新规定
- 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技术方法
-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 我国国家审计发展的现实思考
- 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 加入WTO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注册会计师业务在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中的扩展
- 酒店内部公关和外部公关的艺术性
-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
- 《女娲补天》课堂实录
-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
- 《女娲补天》教学杂谈
- 四季吵架
- 龙女拜观音
- 《女娲补天》第一课时设计说明
- 《女娲补天》教学札记
- 女娲造人补天
- 始祖伏羲和女娲
- 评论《女娲补天》一课
-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 百鸟朝凤
- 百折不挠,精卫填海
- 女娲补天遗下的五彩石
- 仙女泉和青龙倒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