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再说国企管理“三江并流”

再说国企管理“三江并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3

再说国企管理“三江并流”

  再说国企管理“三江并流”

  在上一期《中国企业文化评论》,我曾用我国云南境内世界地理奇观“三江并流”比喻当下国有企业的管理现状,并认为当“三江合流”时,中国的管理——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将领先于世界,世界管理科学将迈进一个以中国为高峰的崭新阶段,而促使“三江合流”,创造这个新高峰的催化剂不可能是其他,一定是企业文化!

  国企管理“三江并流”的想法,是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萌生。过后有朋友同意,说很客观、很新颖也有朋友反对。我告诉朋友,比喻是否确切可以商榷,把国企的管理现状形象地摆在大家面前,引起各方注意和思考,有利于国企改革,也有利于国企管理的进步。

  我是上世纪末由中央政府机关进入国企工作的。这一阶段,正是中国企业经历重大变革的时期,有机会在不同岗位上体验国企管理的酸甜苦辣,有条件观察和判断国企管理的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以及当时具体情况,必然要在中国所有组织机构(包括经济组织)设立党的各级组织,并赋予相应的使命和任务。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该体制下企业的运行方式,都与党的组织原则和工作方式非常适应、协调。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实行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在企业,市场这只无形大手成为主导其行为方向的关键

  因素。瞬息万变的市场逼迫企业不得不随时调整,变换经营战略与经营方式,一步步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出现了以厂长、经理为中心的管理团队。

  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企业文化进入并兴起,于是,企业文化便作为第三条“江”流入国企,与传统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三江并流”局面。

  “三江并流”虽然是历史的产物,但对企业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它们都有自己的优势,但由于它们的个性不同、使命不同、运行的方式不同,企业这个有限的空间很难容纳并流的“三江”,它们的优劣势,无法得到合理地、科学的整合,反而相互抵消。但正如我所说的,自然界的“三江并流”永远不可能改变,但国企“三江并流”现象一定会改变,肩负这一伟大使命的正是企业文化。

  我在想,运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实在是一个创举。企业是一个以创造为使命的经济组织。在整个宇宙,已知的只有人具有伟大的创造能力,人自然成为企业的创造主体。因此,企业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管好了人,就管好了企业。但若干年来,从管理科学之父泰勒到今天的中国企业界,就是没能很好地突破“人”这一关,在“人”的问题上不是出现这样的偏差、就是出现那样的误区。只有企业文化,才真正把人这个万物之灵提升到了应有的地位。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再来创造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思想。我所认为的世界管理理论高峰出现在中国的依据,不仅是由于企业“三江”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实现合流,而且在于中国具有六千年文化的辉煌。企业文化的科学、加上六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加上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经济的高度发达,世界管理理论的高峰出现在中国,还用得着怀疑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陀螺
沈阳世博园
井底之蛙后记
除夕之夜
我和妈妈签协议
踢毽比赛
机智的小明
美丽的金鱼
测眼睛
我的减肥计划
动手动脑真快乐
爸爸学开车
《丑女无敌》观后感
地球仪
《小池》——杨万里
题词的种类举例
写悼词要注意的问题
讲演稿的格式
讣告的概念、概述
悼词的概念、概述
《欢迎词的实例》
讣告的形式
欢迎词的格式
题词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答谢词的要求
题辞写作的基本要求
匾额的题写的内容
答谢词的概念
悼词的特征
讲演稿的种类
浅析声乐艺术的文化抒展
浅析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
论析供电段牵引供电综合自动化教学培训系统设计方案
关于戏曲净行表演风格刍议
关于强化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保障道路运输生产安全
试析临泽县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主要对策(新)_摘要关键词
试析对道路运输管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音乐教育原理》教学思想和教学计划
关于对我省整顿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的几点看法
浅析农村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浅谈以音乐为中心的声乐教学方法实践
试析基于TDM的城市交通拥挤对策研究(新)_摘要关键词
试析道路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方案专家群决策模式研究
音乐教育观念实践课《聆听与创造》C单元测验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对策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五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八
《雷雨》教学设计一
《雷雨》教学设计十五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十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十一
《雷雨》教学札记二
《雷雨》教学设计二
《雷雨》教学札记一
《雷雨》教学设计三
《雷雨》教学设计八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十四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七(A/B案)
《雷雨》教学设计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