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21
实训室在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素质作用探讨
"
【论文关键词】 职业能力 探讨
【论文摘要】 围绕实训室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就如何发挥实训室的潜在教育功能,在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上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院校实训室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实践教学在整个高职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高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除具有广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综合能力(高素养、动手能力强,肯动脑,有团队协作能力等的综合)和创新意识,其中综合能力培养主要来自实践性教学环节。只有彻底破除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制定出一系列较强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二、实训室在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中的功能定位
1.基本技能提升是实训室基础功能。以实训室为阵地,让学生独立进行实训的准备和操作,并进行讲授练习,是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一种有效途径。重视了技能培养的程序化和有效性,将实训内容项目化,对每一个项目的技能培养要求、培训时数、指导教师能力要求和人数配置、技能考核等标准,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并采取步进式考核方法,对学生完成实训项目情况一环一环地进行考核,未达到上一个环节考核要求的学生不得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实训,有效地保证了实训教学的质量,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提升有了必要的保证。通过实训室针对实训内容反复实践和训练,也可以自行设计、开发创新型的实训项目或内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检测、判断和处理高新技术设备故障的技能。通过改造、设计、制作、采购等方式大量引入汽车检测专业所需的实训设备,将现在企业在用的设备或产品的相关培训前移至实训室,以直观、系统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对产品的了解,而且对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拓展视野,增强动手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紧跟社会与企业的发展现状,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学生供不应求。强化基础技能,学生参与教学设备的开发,以实验室作为基础平台,学生参与开发了大量的教学设备用于实际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 3.依托实训室,深化素质教育。
(1)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多岗位适应能力,实训室的实践环节并非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和经验技术,更为深刻的内涵是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具有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创新能力,这是职业能力中最重要部分。
(2)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训教学是体现出认知、分析、逻辑和分析的理性方面,人文教育更多是体现情感、意志、直觉及综合的非理性方面,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充分发挥实训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主要载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注重从智力、情感、道德及行为的整体与和谐的育人观来考虑,才能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去适应各种竞争和挑战。
(3)以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与工矿企业的规章制度接轨,既突出人性化的管理,也有铁一样的纪律保证,在实训过程中规范了学生行为,端正了学生态度,摒弃了常见的不良习惯,学生个人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2]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曾令奇.我国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职教论坛.综合.2006
(5)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小伙伴——小灰兔
- 聪明可爱的“白白”
- 鸡蛋浮上来了
- 外婆家的“菜园子”
- 我爱南宁
- 欢乐大广场
- 黄河一日游
- 机器人医生
- 院子里的奇异故事
- “五.一”见闻
- 还我一个美丽的家
- 鹅的故事
- 动物联欢会
- 家庭新成员
- 我的“小伙伴”
-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 读《琵琶行》感悟琵琶女
- 研究性教学方法在高校琵琶课程中的应用
- 话题作文中如何构思求巧
- 土桥话声调实验研究
- 人间语文——语文危机及对策
-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 从吃“琵琶”谈起
- 英语已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误区
- 浅析日语复合名词的声调规律
- 近六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
- 劳动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 赋比兴的比较
- 当我们用月轮的声调讲述时(外一篇)
- 在愉快中学会写作
- 《诗三首》教学设计
-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 《短歌行》教学设计
-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 《短歌行》教学设计
- 龟虽寿
- 《短歌行》教学设计
-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 归田园居(组诗)
-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 短歌行(其二)
- 《诗三首》教学设计
- 《短歌行》教学设计
- 《短歌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