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大利语学习看文化认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翻新时间:2022-10-27
从意大利语学习看文化认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从意大利语学习看文化认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美国语言学家Sapir认为语言不是本能的行为而是社会的习俗,“言语是一种非本能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美国社会语言学家Fishman在对黑人英语(Creole)的研究中认为,黑人英语的形成正是在两个文化共存的情况下,居于弱势的文化尝试融入强势文化的结果。由此可见,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文化的影响与制约。
1.意大利语言学家对语言学习的分类 意大利拥有长期的移民历史(北非人的移入和意大利人向北美的移出),所以意大利语言学界对“外语”学习的研究也格外关注。如今,意大利语言学家将语言习得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即“获得”(acquisizione)和“习得 ”(apprendimento)。第一种方式强调语言学习者暴露于语言应用文化环境并受其影响,不自觉的对其他个体进行模仿,从而学会语言;第二种方式则是语言学习者自觉的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有组织的教学当中,从而学会语言。意大利语言学家指出,只有这两种方式共同应用,才能融入所学语言的环境,摆脱“母语”(madrlingua)的思维方式对“外语”(linguastraniera)的影响,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由于学生学习环境的局限,真正做到以“获得”这种方式学习语言是不可能的,所以为弥补这个缺陷,只能以主动的方式去学习、认识所学语言存在的文化,从而达到学习并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的目的。 2.文化认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2.1文化认识对语言被动接受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外语如孩童学习母语一样,最先发展的是语言的被动接受能力,即“听”、“读”。这个阶段主要考验的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但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接触的单词、语法、句式十分熟悉,但不能明白所接触内容的含义。此时,与其说是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不足,不如说是学生对语言所存在的文化认识的不够。 例如在点餐时,顾客要求“Ulla diavola,per favore”(请来一份辣火腿披萨)。Diavola在意大利语中为“魔鬼”的阴性形式,由于在意大利文化中,恶魔的图像常与红色一同出现,而食辣会使脸色变红,所以在餐饮语言中,diavola就与辛辣食物联系到了一起。 意大利的历史源远流长、宗教氛围浓重,许多俗语与典故都与历史事件、神话故事或宗教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用Uovo diColombo(哥伦布之蛋)比喻看似困难,实则容易的问题;用Filo d’Ariana(阿里阿德涅之线)比喻使人走出复杂问题或情况的线索、建议,用L’antico serpente(古蛇)比喻撒旦等,学生如不了解文化背景是完全无法从字面意思理解的。 2.2文化认识对语言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在语言被动能力发展的一定的阶段之 后,语言的主动创造能力,即“说”、“写”,开始形成并发展,这时学生已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化到了主动传递信息的阶段。此时对文化背景的认识与了解,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的与他人交流、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与不愉快。 非常典型的例子,低年级学生练习对话,场景为两人在街上偶遇相互打招呼,就有学生照中国人的习惯问到“Hai mangiato?”(你吃了吗?)这在中国只是一个简单的打招呼,而在意大利人看来则是对他共同进餐的邀请。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根据简单的问“Come stai\sta?”(你\您好吗?)或者“Ciao!”(嗨!)即可。 对文化的了解也能够使学生在交流中更多的运用俗语、典故,使自己的语言更“意大利化”,表现出自己良好的语言素养。 2.3文化认识对学生学习的推动 意大利语从埃特鲁斯坎语逐渐发展而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其内容之丰富仅靠四年的学习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学生对该语言的掌握不仅在于课堂,更在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方法。但与此矛盾的是,由于高考志愿报考体制,本班学生仅有三分之一的第一志愿是意大利语。所以,如何使学生摆脱抵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成了关键。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学生对意大利宗教历史很感兴趣,因此我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宗教历史方面的文化知识,由此,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对文化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其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保证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更扩大了学生的文献阅读量,由此再度丰富文化认识,达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对所学语言相应文化背景的了解对学好一门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局限于教材,而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应的文化知识;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文化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达到学好一门外语,用其通顺、恰当交流的目的。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丹霞山
- 我
- 爷爷的鹩哥
- 秋天的田野
- 两棵树的森林
- 我的“小猪”
- 可爱的小闹钟
- 可爱的小白兔
- 未来滑板
- 我的宠物金鱼
- 我喜欢的声音
- 春雨
- 春游梅园
- 妈妈给我的爱
- 春的信息
- 有害生物防治工程建议书
- 保护长城建议书
- 大学生2012年党课思想汇报
- 2011年1月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 2012年大学生预备期入党思想汇报
- 大学生七一思想汇报
- 青年节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给环保部门的建议书
- 2012年12月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
- 大学生预备党员预备期思想汇报
- 中学生节能环保建议书
- 中国少年先锋队入队申请书
- 大学生七一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 大学生暑期实践思想汇报
- 2012年大学生加强党性思想汇报
- 论我国公司司法解散诉讼程序制度的构建(1)论文
- 大学生“高消费”现状及营销对策(1)
- 对我国陪审制度的思考(1)论文
- 诉讼监督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路(1)论文
- 我国司法变更权的立法与反思(1)论文
- 中小食品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1)
- 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
- 弹性生产、全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改革
- 刑事司法应和民意保持距离(1)论文
- 海峡两岸善意取得制度之比较(1)论文
- 解析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问题(1)
-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创新
- 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若干实务问题探讨(1)论文
-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和要素
- 政治学与政治发展:中国政治学发展20年
- 《七月的天山》疑点解答
- 《草原》1
- 《七月的天山》教学杂谈
-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
-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2
- 《草原》4
-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
-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1
-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4
-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1
-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与反思
- 《草原》3
-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
- 《母爱》及练习五。
- 《草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