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文化背景知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文化背景知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7

试论文化背景知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

论文关键词 文化背景 英语教学 背景 语言

论文摘要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中侧重词汇与语法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与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传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决定和制约着语言,两者紧密相连、互相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绍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的重要作用。

1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除了办学定位不同外,在教学对象上具有其独特性。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此类学生经过了正规的高中学习,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英语总体水平不高;另一类是从中专、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这类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偏低,英语基础尤为薄弱。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英语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改革英语教学成为当今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2 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语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符号系统,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学习语言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与之相关的文化,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的过程。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的越多,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门语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应用也越来越频繁。文化的发展对语言提出新的要求,语言的发展也为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条件。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一种语言必然深深植根于该民族之中,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风俗、法律、艺术、道德、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无不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因此,文化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英语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3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影响

3.1 文化背景知识影响英语学习

当英语学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掌握了准确的语音、一定的词汇并具备了较扎实的语法知识后,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上仍会遇到不少困难:单词都认识却无法读懂文章的意思;句法结构完全符合语法规则,却是地道的“中国式英语”等。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存在着因民族、文化、语言、和思维方式等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交流障碍。

3.2 文化背景知识影响翻译的准确性

1)不同文化背景动物含义的翻译有差异

英汉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经验造成英汉民族在认识问题的角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他们对同一事物甚至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看法。“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象征,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我们常以“龙的传人”、“东方巨龙”自居。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是一种恐怖的怪物,常用来比喻邪恶势力,因此,有些人士指出不应该简单把中国的龙等同于外国的Dragon。再比如Dog一词,很多英语学习者听到自己被别人称为a lucky dog而感到不舒服。在中国文化中,“狗”带有贬义,有奴仆、低贱的追随者之意,故有“狗仗人势”、“走狗”之说。而在英语中,dog已经被很多西方人视为家庭成员,许多人把狗的名字用自己最喜欢或者最敬爱的人的名字来命名。所以有David works like a dog,大卫工作真卖劲儿,显然a lucky dog没有任何贬义。

2)不同文化背景中代表颜色的词汇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不同,人们产生的联想也会有差异。那些文化内涵较丰富的词,除了理解字面意义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们的社会文化含义,才能做到应用自如。如blue在英语中通常表示不快乐、忧郁的情绪,如in a blue mood:情绪低沉;a blue Monday:倒霉的星期一;而蓝色在汉语中表示单纯的颜色蓝色在中国代表冷静,智慧。

4 文化背景教学的实施途径

笔者认为可通过下面这几个渠道来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

1)词汇注解法

在词汇方面,许多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具有概念意义的同时也具有联想意义和引申义。文化因素决定着词汇的社会含义,影响着其使用的语境,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内涵意义也要掌握外延意义。因而,讲解课文或课后出现的词汇所暗含的背景不但有助于学生记忆词汇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补充输入法

教材中的内容对有效地习得外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教学中除了完成教程中的教学任务外,还应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电影、网络等给学生创造一个文化环境,使学生体验到目标语文化氛围,以此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风俗,宗教等文化背景知识。

3)文化比较法

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文化对比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到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形成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一些中外都涉及到的文化内容,可将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作比较,并且只是单纯地呈现出来而不要求评价优劣,要让他们知道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如比较下西方的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和西方的情人节与中国的七夕节有何异同。

4)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利用学生语言输出的一种方法,它强调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进行意义协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性,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再逐渐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实现语言使用的自动化,生成流利准确得体的目标语。所以,在课堂内外就要鼓励学生完成一些跟英语国家文化有关的任务,让他们去充分地接触目标语文化。教师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去背诵一些段落;每个单元都设计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话题来让学生小组讨论,即席发言,作对话或短剧表演;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看图练习;鼓励学生多参加英语角、英文表演比赛等活动。

5 结论

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目的在于补充和加强语言教学。学习外国文化可以深入地了解该国的语言文化,以提高语言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2]王晨.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汪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知错就改的亮亮
小白兔运南瓜
检讨书
精彩的球赛
夏天雨后的景色
夏天的凤凰广场
课间十分钟
小猴学艺
可爱的动物
这次轮滑真开心
春 景
课间十分钟
做好事
帮助小鸟
我爱杨梅
辩诉交易中国化之契约观视角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上)(5)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上)(8)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下)(3)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上)(4)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下)(5)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下)(4)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下)(8)法学理论论文(1)
物权法应当规定海域使用权制度法学理论论文(1)
辩诉交易中国化之契约观视角(4)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下)(9)法学理论论文(1)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上)(7)法学理论论文(1)
多元化目的
网络媒体的自组织架构与法律规制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
《酸的和甜的》教案2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4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称赞》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1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1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3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