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隐性教育

试析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隐性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隐性教育

"

论文摘要:在我们不断强调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显性教育固然重要,但是隐性教育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隐性教育已经成为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努力开发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隐性教育资源,挖掘各种有效途径并实施,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和优势,以逐步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绩效。

论文关键词:隐性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环境

在我们不断强调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隐性教育已经成为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对学生隐性教育的实施。但是,远程教育的出现,给中国带来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更是给各类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因此,为了学校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更好的发展,必须也要重视其教育教学质量,重视远程学习者的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换句话说,现代远程教育进程中也必须要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

一、隐性教育概述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显性教育是指通过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受到影响的有形的教育;而隐性教育指的是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它具有教育主体的自主性、教育内容的非智能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和隐蔽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范围和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其作用表现在知识技能、价值观、认识导向、品德培养、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方面(包括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二、现代远程教育中隐性教育的表现形式

1. 教育者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接受了教育。例如,网络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等,教育者努力为学习者打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习者在无形中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再如,班级中选举学习明星,通过这种做法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有意识的,但是受教者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接受了某种教育。

3. 教育者是无意识的,受教者却是有意识地接受了教育。例如,教师在网络授课或答疑时,可能会扩充一些内容来加强对某知识点的理解,但是,学习者可能对此新知识点产生了兴趣,而有意识地转向它,并去关注它、研究它。

4. 教育者和受教者都是无意识的。例如,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师生交流中,教师和学习者可能都是无意识地随意地高谈阔论,但是,教师的言谈举止,也使学习者无意中受到了熏陶,从而促进其内心发展。

三、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网络教育形式,其特点是: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实现双向互动,是一种以远程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而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对远程学习者身心和个性全面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隐性教育资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学校的社会形象。学校的社会形象是指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认可度、信誉度。一所学校若在全国或某一区域享有较高的声望和地位,学生就读该校会获得较大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有了这种心理认同,学生就容易接受显性教育和形成自我教育。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选择就读于哪所网络大学及其学校的社会形象也是尤为重要的。

2. 网络学习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虽不像对植物那样直接,但那种无形的陶冶作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感受到的。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主要的隐性环境有交互环境和学习氛围等。隐性交互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其可以促进知识的构建,即通过以前的认知来形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新知识还可能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二是人际交互。良好的人际交互可让学习者体会到集体的关爱和温暖,减少孤独感。人际交互可以导致学习者社会性知识的构建。三是自我交互。学习者在网络的自主学习中,会产生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学习行为的心理活动而形成自我交互。

学习氛围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在网络环境中,可以通过借助于网络技术使人人都有机会通过BBs、聊天室、视频会议等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学习群体的智慧,从而营造一个更公平、更民主、更和谐的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探究、分工合作,呈现自己的观点,开展协作性的学习活动,共同分享各自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以达到对所学内容全面、深层的理解。

3. 网络校园文化。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网络校园文化是指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网络学院在其网络学习平台上所建设和营造的网上校园文化。远程教育中的网络校园文化同校园文化一样也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面。一个好的网络校园文化,会使远程学习者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更能受到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相同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使远程学习者有一种归属感。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到每个远程学习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大力加强网络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造就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大学氛围,对消除网校学生因长时间一个人独自学习而产生的孤独感、养成良好的网络人际交往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品格、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 社会环境。人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社会性,社会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既深刻又久远。它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比如生活习惯、社会文化、道德准则、物质水平、人际关系、家庭观念等方面。但对于学生,尤其是对于大多在职就读的远程学习者来讲,影响其素质发展最直接的应属家庭环境,其次是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教育环境。家庭的积极影响与和谐相处以及网络文化的渗透和冲击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使学习者无意识中学会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无意识中提高了自己的社会文化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5. 师生关系。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不同于传统教育,其具有特殊性,即远程教育中师生是异地分离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这也就是说,教师、学生和网络虚拟社区共同构成了远程学习的网上生态系统,师生之间的特殊关系是这一生态系统下的共生的双主体关系。在网上交流环境中,师生之间可以通过聊天工具或者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而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健心,所以学生对教师会“察其言,观其行”、“择善而从”。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言语、行为、举止等无形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痕迹。反之,教师如果师德形象畸形,必然在学生心目中威信下降,教育作用减弱,甚至会造成对立情绪或公开顶撞,导致教育失败,从而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远程教育绩效是极其重要的。 "

四、现代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师生分离的特点,学生是在业余进行个别、自主的学习。因此,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学习能力等到底如何是很难掌握的。笔者认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者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1. 有些学习者的学习总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远程学习者大多是在职就读的成人学员,所以他们一般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兼顾学习,甚至还要照顾家庭,所以对他们来说,总是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时间和精力而导致自学不积极、面授课不到场、平时作业拖沓或者学习方法使用不当等。

2. 学习态度不端正,为了追求文凭而学习。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远程学习者虽然起初的确是为了多学一点知识,但是随着学习的推进和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态度改变了,即认为学习只是为了拿文凭,而不愿为学习而吃苦。

3. 有些学习者存在一定心理压力,知识基础、专业技能差。有些成人学习者由于同时面临着来自于工作、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从而在心理上形成一定的负担;有的是基础知识薄弱、专业技能差而感到学习困难吃力。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一些学习者中途辍学或延迟毕业等现象。

4. 师生之间交互性差,使学习者处于孤立的状态。由于远程教育中师生是异地分离的,师生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所以指导教师不可能会及时地回答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差而感到自卑,缺乏自信心,不敢向指导教师提问,从而使学生个人处于学习孤立的状态。

5. 远程学习者辍学(主动申请)、沉淀(推迟毕业)、流失(中途中止)现象严重。在对远程学习者完成学业的因素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学习者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辍学、沉淀或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急需对这个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帮助更多个体获得学业成功。

五、现代远程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实施途径

针对远程学习者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可以得到解决,但是有些问题是显性教育解决不好的,例如,对于学习者的认知、态度、情感、心理教育等,通过显性教育方式是很难解决的,必须要有隐性教育方式的辅助才能更好地解决。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存在的问题,实施隐性教育,使其作为显性教育的补充也是必要的。

1. 加强网络校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氛围。

(1)由于远程教育的学生平时的学习基本在网上进行,所以建设一个栩栩如生的网上,校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这个校园网络应该富有人性化,带有清新幽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对学习者产生很强的亲和力。其次,网上校园网络应该功能齐全,具有互动性、灵活性,能对学习者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再次,网上校园的内容应该非常丰富,除管理信息、教学资源、在线答疑外,还应包括学校概况、校园新闻、网上校园活动(助学活动、庆典活动、表彰先进活动等)等内容,同时还应该建立一批学习子网站,使它们成为学生的学习讨论室、素质教育基地和课外活动基地,从而形成一个浓郁的网上校园文化氛围,使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渗透力与有效性得到提高。

(2)开放教育的办学机构要努力完善网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积极开发自己的资源,努力营造良好的办学氛围,通过提供优良的教育服务来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享受优质服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3)要努力打造虚拟校园。在虚拟校园中进行学习、生活、交往、成长,会使学生感觉真正走进“大学城”。虚拟校园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而且有助于营造校园人文氛围,使学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2. 注重教师素质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施行者,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技术,更要传授信念,教给学生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支持学生今后奋斗的强大动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教师形象塑造和素质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远程教育中师生关系具有特殊性,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一特殊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到远程教育的教育绩效。

3. 做好心理咨询服务,培养学习者健全人格。心理咨询服务可以解决学生思想深处的问题,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一种补充。针对不同的学习者,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及心理素质也不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聊天、电话沟通等方式,或以匿名的方式及时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通过显性的语言交流达到隐性的教育效果(如心灵感化、思想观念、价值观转变等),帮助他们解决并有效缓解其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逐步摆脱困境,走出心理误区,以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或相关管理人员也可以把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渗透到学习者的思想中,这样在德育方面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4. 建设一个更好的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实时交互。远程学习者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所以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动力等。要开发一个好而切实有效的网络学习平台,就必须做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网站主页面要简单、清晰、整洁、美观,在栏目设置上要突出特色栏目,突出学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第二,校园新闻及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及时更新,使学习者能及时获悉学校近况及最新学习动态;第三,加强虚拟学习社区建设,能够更有力地吸引学习者在网上参与交流、讨论,而且还可以适当地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学生以及社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和在线讨论等,把学习社区变成学习者学习、生活、交往及成长的网上家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关心与关注,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效果,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5. 加强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存在的种种问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远程教育质量监督和教学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只有加强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加强师生人性管理,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行为,尤其是考试作弊行为,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发挥远程教育的真正作用,从而也使学生感到学习紧张,产生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也就相对提高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生日快乐
自我介绍
选班长
助人为乐
我的小书包
庆祝六一
《第三个小板凳》读后感
夏天
未来的我
微笑的价值
金秋赏菊
大胡子爸爸
回忆童年
又能喷火又能喷水的龙
浅谈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论文
担保的法律环境解读(1)论文
中日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之比较分析(1)论文
“悼念权”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1)论文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1)论文
网络环境中的版权保护(1)论文
论环境民事责任体制(上)(1)论文
论环境民事责任体制(中)(1)论文
环境观念的变迁和物权制度的重构(1)论文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1)论文
数字环境下著作权授权方式新探索(1)论文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1)论文
占有制度与中国民法(1)论文
科学消费的法治环境(1)论文
中国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与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1)论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十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三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七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要下雨了》识字教学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六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十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八
《小壁虎借尾巴》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