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研究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自我效能 职业选择
[论文摘要] 本文在对 387名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职业价值观、职业 自我效能与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关系,并得出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的结论。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必须面对许多问题 ,如就业中的消极等待或选择范围狭窄所造成的就业困难,寻找工作中出现的焦虑、紧张、困惑 、迷茫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主要是就业准备不足,但这不仅仅是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准备不足,还有对待职业的能力和信心,的不足,后者是导致大学生的退缩行为、职业选择范围狭窄、出现理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
职业 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是班都拉在 2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围绕着职业 自我效能概念的研究也纷纷展开。所谓职业 自我效能,其实质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职业的相关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 ,或对达成职业行为目标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职业自我效能并非是个体的一种人格特质,也非个体的行为能力自身,它是一种介乎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因素,具有动机的行为驱动性质;同时又是建立在个体的综合认知评价之上,具有认知性质;它还是一种主体性因素,是个体的主观感受、知觉、信心或信念。因而在个体的职业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个体职业的选择和发展 、职业坚持性 、职业成就等。即使个体具备从事某个职业的能力,其他条件也都具备了,但如果个体觉得自己不能成功地完成该职业的活动要求,他也可能不会选择该职业;或在从事该职业过程中,容易在困难面前放弃 目标的达成,现更多的心理问题;或在失业后更难找到丁作。
为此 ,本研究着重探讨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与大学生的择业意向的关系,为大学生职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寻找新的指导和培训途径。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
2.研究工具
3.实施和数据处理
利用课问、晚自习采取集体测试在一周内完成。采用SPSSIO.0软件包进行管理和统计。 "
二、结果
1.职业
自我效能的性别 、年级特征,以职业自我效能的两个维度以及总分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为自变量 ,进行 2X4方差分析 :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生在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工作职责的均数为 90.0±3,女生为 74.4-4-4。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女生在 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丁作职责的均数为 180.8±7,男生为 169.5±7。(注: p<0.05; p<0.0l,下同)。
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生的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工作职责显著高于女生;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全部职业总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同时,男女生在传统女性职业上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女生在工作职责方面得分显著高于教育要求方面的得分。
在传统女性职业的教育要求和工作职责两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进一步平均值比较发现,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在所有方面不存在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
2.相关分析
Person相关分析表明,职业自我效能与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声望、择业意向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19、0.14、0.56。择业意向与声望、发展呈显著相关,分别为 0.11、0.15。
3.回归分析
三、讨论
研究表明,大学生完成 作职责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完成教育要求的。说明大学生在具备了某职业所需的基本教育后再去从事该职业 ,信息会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与国外Hackett等的研究相似,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女生在各自的传统职业领域都表现出很高的职业A我效能水平,反映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性别刻板现象;女生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的自我效能显著低于男生在传统女性职业的自我效能,可能说明在当前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男大学生选择变得更广泛,倾向很多服务行业,而这些行业以往属于传统女性职业领域。另外,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自我效能随年级增加,大三时达到最大值 ,反而在大四时达到最小值。这可能说明低年级学生对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 ,但在大四时经历了一些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之后,对职业选择显得力不从心,陷入诸多困惑之中。
回归分析表明,职业 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对择业意向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而职业兴趣仅保健因子对择业意向有负的预测作用。这表明职业 自我效能对择业意向的预测作用远远超出了职业兴趣。这与姜飞月的研究相一致,同时以往研究表明职业 自我效能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这对 目前高校的职业教育和指导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构建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体制,开辟新的职业培训途径,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
四、建议
增加正面的职业自我效能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成功经验,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约请成功人士f特别是校友)与学生座谈成功经验 ,通过榜样行为,激发学生的信心;举办培训班,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将成功的经验归于自己的努力,避免将失败归于自己的能力的缺陷,有助于提高职业自我效能;引导学生树立合适的目标,充分发挥成就目标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大学生自我效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2]姜月飞.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凌文全,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I]心理学报,1999,(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打是亲,骂是爱
- 微微一笑
- 旋转呼拉圈
- 看谁吃得多
- 全才
- 赶鸭
- 一个我讨厌的人
- 做水果拼盘
- 看电视大战
- 打冰仗
- 捆香肠
- 踢足球
- 给小树穿棉衣
- 校园中的一角
- 小鸟死了
- 简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和创新能力培养
- 试论学案的双主教学模式初探
- 试论项目教学法工程素质培养探讨
- 试析面向市场需求的数学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试论对建设生态大学的理性思考
- 简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低碳档案馆建设初探
- 试析中职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 浅论多校区办学格局下的高校办公室工作的探讨
- 浅析新旧师德规范关于教师研究的变化
- 试析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对本科教学改革的启发
-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价值的实现
- 试析教师言语艺术中人品\理性与情感的诉诸
- 简论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 简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与对策
- 试论独立学院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 《诗词曲五首》思想内容分析
- 《诗词曲五首》中心思想
- 《诗词曲五首》篇章结构
- 《诗词曲五首》重点句子分析
- 《诗词曲五首》疑难解析
- 《诗词曲五首》知识延伸
- 《诗词曲五首》重点难点点拨
- 《诗词曲五首》题解
- 《诗词曲五首》写作借鉴
- 《诗词曲五首》教学提示
- 《诗词曲五首》课文品析
- 《诗词曲五首》问题探究
- 《诗词曲五首》结构分析
- 《诗词曲五首》诗词精讲
- 《诗词曲五首》课文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