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关于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8

关于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

论文摘要:“倦怠”(burnout)一词在字典中指失败、耗尽、精疲力竭。1973年美国临床基础心理学家费登柏格(H.J.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特指由于从事连续、紧张、大量的工作而又无法获得预期目标或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的状态。

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有70%与压力有关。教师所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的个体,他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管理学生,并处理许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同时还要面对家长的过多要求和现实环境的种种限制,因此,教师常常处于较大压力的状态下。长时期的压力会极大地耗损教师的工作士气和情绪,因而导致教师身心的倦怠。

论文关键词: 职业倦怠 中小学教师 贫困地区 职业压力 美国心理学 大量的工作 预期目标 教师评价 教师职业倦怠 外界

2004年4月,《四川省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及分析》课题组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四川省10个贫困县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变量的频数分析和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我们发现,贫困地区教师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都要承受更多的来自工作、舆论和经济等方面的压力。这使贫困地区教师普遍有职业倦怠感,由此引发的教师身心受损、工作积极性低和教师流失等已成为影响和制约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以调查样本县之一的雅安市芦山县为例,从教师压力着手,分析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产生原因及预防和消除的措施。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1.身体健康状况欠佳,情绪耗竭

人长时间处于较大的压力下,若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则很容易出现生理能量耗尽的情况,如疲劳、长期的身体不适、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情绪上的耗竭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过度敏感、持续的精神不振、情绪紧张等症状。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健康观念淡薄,教师身心健康状况欠佳的问题更为严重。

2.职业成就感和认同感降低

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工作信心和热情不高,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在我们的问卷中,教师们对其子女从事教师职业的趋向程度一项,仅有28.8%的教师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教师职业。这一结果同各级各类大学毕业生对高校、城市中小学趋之若骛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贫困地区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低下。

3.教师职业性格解体

性格解体一般通过减少和断绝与学生的联系表现出来。如教师减少与学生接触、从身体距离上远离学生、不理睬或拒绝了解学生、给学生取贬损性的称呼等。随着情况的恶化,还有可能产生放弃教师这个职业的想法。

二、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诸多压力因素分析

压力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我们的问卷和访谈调查中也发现,来自社会、工作环境和教师自身等方面的多重压力,是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 第二,现今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也给教师增加了压力。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并且正在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学历和素质要求。接受继续教育、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成了工作之外的“必修课”,不然,就难以适应社会和教育变革的需要而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特别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和教学技能普遍较低,更高的学历和素质要求无疑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压力感。

第三,“一刀切”的上级教育评估体制让贫困地区教师备感压力。现行的评估制度是以文化成绩为主,以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市、县、乡、村等各级同类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就是说,对于所有的学校,无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也无论是条件好的校还是条件差的,上级主管部门都用平均成绩、优生率、及格率、升学率等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比起城市的教师,贫困地区的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相同的成绩,这让他们的压力相当大。

2.工作环境因素

第一,学校管理工作的偏颇带来的压力。受整个教师评估制度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是以他所教学科的成绩为主,领导更多的是关心他所统管的学校能不能出成绩,以各种量化考核的排序结果作为评判优秀、选拔先进、确定骨干、晋升职称、发放奖金的依据,以此来管理和制约教师,这就把他们置于一种被监督、被管制的地位。此外,校务、财务的不公开、“领导说了算”等不民主的管理方式也造成教师的不满,加重其心理负担。

第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节,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过多追求经济效益,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降低。社会对学历的高要求使人们对高等教育趋之若骛,而在教育质量低下的贫困地区,高等教育对绝大多数农民子弟来说还是一种奢望,他们看不到初、中等教育带来的希望,再加上不包分配、自主择业的政策,使贫困地区的一些家长的教育意识变得淡薄,学生厌学、辍学问题严重。而且,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不良媒体的影响,学生“违规”现象与日俱增,无形之中为中小学教师工作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 "

第三,不良的工作环境压抑教师的情感。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4.3%的教师想调动,其中很想调动的占了31%。当问到愿意调往何种学校时,统计结果让人意外。最能吸引他们的并不是高待遇,而是气氛融洽、工作愉快和工作条件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贫困地区学校人文环境的淡漠和物质环境的贫乏。主要表现在:校规校纪不健全,校风不正,学风浮躁;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彼此缺乏信任;班级人数严重超标,教学场所拥挤不堪;教育经费短缺,教学、办公条件差等等,这一切会不可避免地使教师产生情感压抑。

3.教师个人因素

如果说上述来自社会和工作环境的压力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外在因素,那么由教师个人产生的压力则是其内在原因。

第一,多重角色期待带来的压力。教师是一种里里外外都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对象对他们会产生不同期待的客观事实,使教师成为一个多重角色的扮演者。在学校眼中,他们应该是兢兢业业、努力完成升学指标的工作者;在家长眼中,他们应该是自己子女优异成绩的创造者;在学生眼中,他们应该是同忧伤共欢乐的知心朋友;在家人眼中,他们则应该是好丈夫(妻子)、好父亲(母亲)。但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这些角色往往会产生很大的矛盾和冲突,使他们心理疲惫不堪。

第二,过低的能力素质为其职业安全带来极大的压力。前面我们提到的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使教师缺乏足够的职业安全感及教师难以适应变革的需要,都与教师的能力素质差有关。根据我们的调查,虽然芦山县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已通过各种方式的继续教育达到了规定的学历标准,但是有51.1%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的效果并不好,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定职称需要去读书的教师不在少数。此外,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手段和技术迅速普及,也使一些能力低、素质差的教师面临淘汰的威胁。

以上是导致贫困地区教师职业倦怠的各种压力因素的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教师。

三、减轻贫困地区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对策探讨

1. 社会外部系统的支持

根据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关注对象,富勒和鲍恩将教师职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求生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在此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贫困地区大部分教师的职业发展还处于早期求生的低级阶段,即教师对自己生存和工作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自己对其的适应性予以特别的关注,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务(如处理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也就是说,他们对外部系统的关注超过对内部系统的关注。这是因为,处于这个阶段的教师受到的社会外部压力大于工作和自身内部的压力,也说就是回报低、社会地位不高带来的压力大于因工作量大、职业技能低、工作业绩差带来的困扰,同时也是贫困地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此,笔者认为,增强社会外部系统的支持是消除贫困地区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措施。其核心就是要以“人文关怀”为本,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切实提高其劳动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如加强中央、省财政对贫困地区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运用法律和行政调控手段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积极优化社会舆论,倡导新型职业价值观,确立对教师的合理期待水平,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改变以学生成绩为主的单一的上级鉴定性教师评价模式,建立多层面的教师自我参与评价制度,尤其是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一定区分度的评价标准,给贫困地区教师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

2. 学校工作的改善

第一,改进学校的管理。学校应当努力改进其管理方式方法,以使教师处于良好管理的环境中。校长应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增强校务、财务的透明度,使每位教师都清楚地了解学校的运行,让更多教师参与学校决策,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在对教师的评价上,要改进自上而下的缺乏教师自我参与的评价制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使教师评价制度真正达到引导和鼓励教师努力工作的目的。

第二,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学校管理者应当协调好自身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以及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校长的关心和爱护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从而帮助教师以轻松、豁达、关爱的心态去对待工作。

第三,增加对教师的支持。这包括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两方面。具体表现在优化学校的人员配置,改善工作条件,通过管理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支持教师的教学及对教师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等方面。

3. 教师自身的努力

第一,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能顺利进行角色转换或面对多种角色期待不能有效地调节。尽管教师担负历史的重任,但是教师必须明白自己也是一个凡人,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而非古书中的圣贤;同时也要了解教育事业的艰巨性。因此,教师应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和工作能力,建立合理的角色期望,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从而避免挫败和由此造成心理失衡。

第二,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压力和倦怠的产生往往与不健康的心理有关,如疑心重、心胸狭窄、嫉妒心强、自尊心过高、过于自卑、敌视他人等等。克服这些心理疾病,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人格锻炼,是减少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有助于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抑制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产生。

第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安全感。教师应当勇敢地面对挑战,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努力锻炼和增强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技能。出色的工作成绩将大大增强教师的自信心,消除其职业危机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假期生活
花瓶
好孩子
教室节的早晨
糊涂的猫咪
我受伤了
游周洛
偷偷玩电脑
小泥猪
春带来的勃勃生机
草莓
面试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礼物是小兔送来的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面试后的感谢信
英文感谢信格式及范文
英语作文感谢信
实习感谢信
标准感谢信格式例文
捐款感谢信
给学校的感谢信
标准感谢信模板
写给老师的感谢信
写给父母的感谢信
英文感谢信怎么写
毕业论文总结感谢信
感谢信范文
感谢信的格式
商务感谢信模板
基于行动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初探浅析
人物比故事更重要(点评)
用《西游记》学乘法口诀
简爱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从哲学角度看白流苏和简爱的性格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京东商城物流模式的研究浅析
时代语境下的人性彰显(小说评论)
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思维浅谈
关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几点思考
电子商务语境中的中小城市发展浅析
新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态势研究分析
浅析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反抗心理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林黛玉”和“简爱”
简爱时代
浅谈外国小说《飘》中的人物文学素养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先抑后扬法
美伊战争的影响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设计2
写真事,诉真情──《阿长与〈山海经〉》导读
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案例
《阿长与〈山海经〉》的艺术魅力
《阿长与〈山海经〉》内容提要
南京大屠杀留下的是世界的伤痕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设计3
王二小的故事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百次战争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学生感想集锦
《阿长与〈山海经〉》人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