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争创新优势探寻新思路(1)论文
1998年6月,深圳市委二届八次全会(扩大)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把深圳建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自此,物流业在深圳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从全国范围来看,深圳市物流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成立于1991年的福田保税区,已先后引进了22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仓储企业,并且明确提出了以国际贸易为龙头、以仓储物流为基础、建设区域性国际贸易及物流分拨中心的发展构想。
另据有关资料表明:从1991年到1995年,深圳市物流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
邮电等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1.79%,保证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同步增长,1996年又比1995年增长了34.08%,大大超过了GDP等的增长速度。
尽管如此,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和全新的经济概念,人们对物流业的认识难免会有一个过程,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引导全社会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物流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对建设物流中心城市战略全面有效地贯彻和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物流不等于简单的商流,更不是简单的建市场。商流是物流的前题和一个于项,物流是商流的基础和母项,是包括商品交易在内的综合的系统工程。
所谓物流,是由“物”和“流”这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物流中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资料,不论它处在哪个领域。
哪个环节。物流中的“流”,指的是一种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也称为“位移”。
上述既定条件下的“物”和“流”加在一起是不是就是物流呢?也不完全是。物流的定义有很多,至今也没有哪个学者的定义因其天衣无缝而具有权威性,大多是各有各的侧重。
笔者认为: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包括处在供给者内部的物理性运动,物流并不是“物”和“流”的简单组合,而是经济、政治。社会和实物运动的统一,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时间创造价值,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场所价值包括从集中生产场所流人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从分散生产场所流人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从甲地生产流人乙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现代物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带有完善。
补充、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 从行业构成来看,物流业一般包括五大行业,即信息业。
配送业、仓储业。多式联运业和商品交易业。
在这五大行业下,还涉及到众多的小行业。 从业务范围来看,物流业又包括以下几种,即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由此,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物流和商流是两个完全不同和各自独立的概念。商流主要实现的是价值的转移和商品价格的增减,是在商品所有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易行为,不管这中间还要经过多少中间环节。
而物流指的是物的流通,它所实现的是使用价值的流转和价值的增值。不论商品交易业,还是仓储业。
配送业、多式联运业,都是物流业的一个构成部分,但在许多时候,在我们一些地方和一些同志的思想里,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以商流代物流或是以仓储代物流的认识误区,进一步明确这些概念还是十分必要的。
二、物流业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老百姓的菜篮于工程,它的根本目的是带动和引导社会生产。从全局看,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从局部看,物流业是深圳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长期以来,对流通重要性的认识分歧,集中体现在是“马车论”还是“车马论”的争论上。如果把生产作为车,流通作为马的话,中国长期以来是“车马论”,即车在前,马在后,他们认为,流通的作用在于连接生产和消费,仅此而已。
这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与流通的关系颠倒了过来,即马在前,车在后,流通决定生产。
李岚清同志曾论述过这样一个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流通的重要性就越大,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长大了
- 老师称赞了我
- 我的妹妹
- 一份特殊的礼物
- 大年三十夜
- 小鸡避雨
- 小虾
- 包饺子
- 妈妈,这不是我的错
- 梦
- 又是除夕夜
- 冬
- 螳螂
- 杜鹃花
- 我长大了
- 高层住宅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施工实践
- 德国城市公共交通及启示
- 变频器基础讲座(八)
- 浅谈AIS在海事管理中的应用
- 物流全球化促进船公司运输链整合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新发展
- 浅析船舶误发保安警报
- 照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高层办公建筑电气设计——某机关办公大楼设计实践
- 大城市交通规划理念的更新
- 高层民用建筑供电系统的设计
- 剖析日本桥梁抗风设计基准之我见
- PHC管桩在温福铁路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
- 10kV 线路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三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四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六
- 《富饶的西沙群岛》综合资料之一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富饶的西沙群岛》电脑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五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五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
- 《富饶的西沙群岛》综合资料之二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二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