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音乐教育原理》课程大纲

《音乐教育原理》课程大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0

《音乐教育原理》课程大纲

毕业论文 《音乐教育原理》课程大纲

A. 课程简述

1、课程性质

2、课程价值

本课程涉及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哲学原理、美学原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原理、课程和教学原理、测量和评价原理等范畴,并结合本专业的特性,介绍音乐教师教育和研究性教师的基本知识。围绕音乐教育这个核心,本课程在多门学科范畴内,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音乐教育的广泛问题给予多角度的阐释。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学会将音乐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纳入上述多种学科的范畴内,运用经过学生融会贯通的这些学科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观点,分析和解决自己遇到的音乐教育的各种问题。它是所有学习音乐教育或有志于了解音乐教育的学生应当牢固掌握的1门重要专业课程。

3、课程目的

(1)总体目的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在从历史、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课程论和教学论、测量评价、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的角度,了解这些范畴的基本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掌握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奠定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2)具体目标

本课程本着“厘清范畴、形成观点、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目标原则,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

1、明确本学科涉及的各个基本范畴和相应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掌握本学科各基本范畴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上相关的人物及其研究的对象、思想、方法和结论,构想进1步探究的可能性。

3、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研究项目。

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具有个性的研究设计思想。

5、了解主要的教育哲学、美学、心理学观点,在理解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看法,并运用前人和自己的观点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实际问题。

6、了解主要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相应问题。

7、了解课程的分类、要素和过程,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课程和教学课题。

8、理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工具,了解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国际的评价新概念和方法。

9、理解研究型教师的含义,以及音乐教育研究的方法和课题。尝试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研究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具有个性的研究设计思想。

10、了解音乐教师教育在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在自己的发展规划中运用这些知识。

4、课程内容

(1)内容选择原则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的定位,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原则为:

(1)现实与历史、教科书与经典原著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既选择本学科的现有范畴和知识,又选择相关的历史知识尤其是有关的教育原著,要求学生在浏览原著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来理解教科书表达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各种观点的历史渊源,以及各种观点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局限。

(2)系统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既选择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又引进本学科的最新进展,鼓励和敦促学生追踪最新的音乐教育观点和和方法。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本课程的内容属于理论性质,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又顾及这些理论知识与音乐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

(4)知识与研究相接合的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既保证基本的知识,又着重考虑学习的内容能够激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

(2)课程内容与进度

1、课程内容

(1)音乐教育的历史。

(2)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3)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4)音乐教育的功能和目的(自学)。

(5)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6)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7)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8)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9)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10)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11)音乐教育研究。

(12)音乐教师教育。

2、教学进度与要求(参考表1)

表1. 教学内容与活动要求参考进度

次序 内容 重点 课外/课内要求

1 音乐教育的历史 历史线索和人物、事件 阅读第1章/项目

2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阅读第2章/项目

3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各派观点的合理和局限 阅读第2章/项目

4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阅读第3章/项目

5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各观点与音乐教育价值 阅读第3章/项目

6 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对象与音乐教育 阅读第5章/项目

7 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社会心理影响音乐教育 阅读第6章/项目

8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和角度 阅读第7章/项目

9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其他概念与音乐教育 阅读第7章/项目

10 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目标分类学及其运用 阅读第8章/项目

11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课程分类、功能、要素 阅读第9章/项目

12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原理与现实的课程改革 阅读第9章/项目

13 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工具、类型、用途、过程、 阅读第10章/项目

14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型教师、方法类别 阅读第11章/项目

15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阅读第11章/项目 17 音乐教师教育 国际比较、音乐教师标准 阅读第12章/项目

18 复习周与考核 研究项目总结 考核/项目

5、课程实施

(1)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学时为36学时。

(2)教/学方式

1、教师课堂讲授。

2、学生课外自读。

3、学生个体/小组课外研究(项目)。

4、学生个体/小组项目演示(课堂)。

5、课堂讨论。

6、网络交流/网络答疑:使用本课程“教学互动”学习论坛和网络互动栏目。

(4)主要教学材料

1、主要教科书

(2)刘沛编制(中英文电子对照版本):《Foundations of Music Education-音乐教育教育原理》。

2、同类教科书

(2)曹理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3)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4)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详见“教学资源”。

(5)教学条件

1、教师条件

本课程要求对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具有1定积累的教师承担主讲。

2、设备条件

本课程需要使用计算机、投影、声像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6、课程评价

(1) 评价原则

本课程的评价原则紧扣课程设立的学习目标,重在考察学生在阅读、讨论和理解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是否能够把音乐教育中的问题纳入本课程的相应范畴和专业的思维及语言给予讨论,是否能够主动地运用本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解决音乐教育活动的某些实际问题。

(2)本课程的评价性质重在过程评价,而不仅是卷面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紧扣课程设立的学习目标,重在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地投入属于学生应当自主完成的项目研究、项目展示和观点辩论。本课程还重视“隐含性”评价的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过程的评价与教学的过程自然地融合,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评价标准

1、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观点的掌握和理解。

2、学生的表现与课程基本内容的相关性。

3、学生在项目研究中体现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4、学生在项目研究中体现的深刻性和广泛性。

(4)评价比例

1、课堂出勤(必须)。

2、项目研究(50%)(平时+期末)。

3、课堂演示(10%)。

4、讨论参与(必须)。

5、试卷考核(40%)。

B. 内容详述

1、音乐教育的历史

教学要点

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音乐教育简史。

2、西方音乐教育简史。

考核要求

了解中国和西方音乐教育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及其观点,以及对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

2、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教学要点

主要哲学流派的人物和观点,及其对音乐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局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3种基本的哲学观点。

2、3种观点的强点和弱点。

3、哲学观点与教育。

考核要求

了解3种教育哲学观点的形成渊源;理解各自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哲学观点解释音乐教育的实际问题。

3、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教学要点

6种主要的美学观点,及其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论证。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6种音乐教育美学观点。

2、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论证。

考核要求

理解不同美学观点对音乐和音乐教育的论证角度;综合不同的观点,用全面的视角解释、分析和设计具体的音乐教学案例。

4、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教学要点

音乐素质的遗传与习得;社会化;与音乐行为相关的因素。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先天论与后天论。

2、社会化的过程。

3、人类音乐行为。

4、影响音乐行为的生物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

考核要求

理解音乐教育包含的社会学性质,以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音乐教育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思考在音乐教育课题中运用社会学原理的可能性。

5、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心理学原理

教学要点

青少年在群体中的发展心理特征及其对音乐学习尤其是学习内容的影响。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象。

2、从众。

3、角色和期待。

4、竞争与合作。

5、领导能力。

6、自信感。

7、态度。

8、创造力。

考核要求

理解在群体环境中,青少年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方面对音乐学习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思考如何利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促进青少年的音乐发展和健康的音乐教育的实施。

6、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教学要点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和发展观点,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和局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理论观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2、儿童发展(皮亚杰、布鲁纳、加德纳等)。

3、认知过程。

4、学习动机。

5、音乐能力。

考核要求

理解各派心理学观点的立场、角度和方法,结合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和学习中综合运用心理学的不同观点来全面地解释和设计课程与教学。

7、音乐教育中的心理学应用

教学要点

教学目标分类学;目标模式的局限及其拓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教育目标分类学。

2、音乐教学目标的行为化表述。

3、有序的音乐学习理论。

4、目标模式的局限以及其他模式。

考核要求

在理解目标模式和其他模式的基础上,设计音乐教学的任务分析、目标设计和过程设计。

8、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教学要点

课程分类、功能、要素的原理,以及现实的课程改革。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课程的定义和分类模式。

2、课程发展的要素、课程 文件。

3、国际著名音乐课程思想和方案。

4、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过程。

考核要求

了解课程的分类、功能、要素,相应的文本逻辑体系。了解国外音乐课程思想和方案以及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和重要的课程文本。思考并表述课程改革现状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9、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教学要点

音乐教育的评价和测量工具的工具、类型、用途和实施过程;国内外音乐教育评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测量的基本知识。

2、测验的类型。

3、音乐教学的传统评估方式。

4、评估方式的更新。

5、教学方案的评价。

6、音乐教师的评价。

考核要求

了解音乐教育的评价和测量的工具及其类型、用途和实施过程;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评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在自己的发展中运用相册式自我评价的方式。

10、音乐教育研究

教学要点

研究型教师的意义;研究方法的类别、用途;研究的课题和研究设计。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研究型教师和研究的价值。

2、研究文献的检索和解读。

3、研究的类型、方法和适用范围。

4、适用于课堂教师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等)。

考核要求

了解研究方法的类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在理解主要研究方法的功能基础上,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并体现出1定的研究构思的独特性。

10

1、教师教育及其发展方向

教学要点

教学专业化;音乐教师标准及其评估的趋势。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教师教育专业化及其发展历史。

2、音乐教师教育的国际国内动态。

3、教学的科学、艺术和技术。

考核要求

了解教学专业化在国际和国内的发展和动态;在了解国际国内对音乐教师的要求和标准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发展实际,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教学专业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公园
太阳雨
西湖
洒金榕
春雪
醉人的西湖
走进秋天
春天
夏天的雨
校园秋色
雨中的小公园
冬季
家乡的平顶山
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新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入党申请书标准模板
优秀学生入党申请书
计算机专业学生入党申请书
08年入党申请书
共青团团员入党申请书
简单明了的入党申请书
十七大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范文参考
女学生入党申请书
入党积极分子写的入党申请书
学生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范本
2009年教师入党申请书
分析网络域名失范行为
人大民商法学:学说创见与立法贡献(1)论文
现代经济法产生的民商法基础(1)论文
浅论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论数控机床的爬行与振动
信息数字化多媒体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劳动合同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完善(1)论文
浅谈汽车防盗器的类型与应用
基于CANopen协议的矿用语音通信系统研究
基于信道估计的改进单载波频域块LMS算法研究
代位执行之再认识(1)论文
关于民商法上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综述(1)论文
小议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1)论文
述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工作
项目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
《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要努力体现两个特点──听《凡卡》一课后的反思
图文结合,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一文教后反思
长文短教教课文──教学《凡卡》反思
《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的三“看”
《凡卡》教学一得
《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教学得失录
《凡卡》教学一得
《凡卡》教学反思
让问题为学生启智──《凡卡》教学反思
凡卡与《未成年人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