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0
地热能-地心热的开发利用论文
【论文摘要】地球的内部非常热,其地心温度大约为4000℃,热能持续不断地在流向地面,从地表辐射出去并消失在太空中。这一表面的平均热能量值为82毫瓦/米2,如果地球的表面积为5.1×1014米2,那么,这种连续不断的热流失率大约为42兆兆瓦(热)。
何谓地热 地球的内部非常热,其地心温度大约为4000℃,热能持续不断地在流向地面,从地表辐射出去并消失在太空中。这一表面的平均热能量值为82毫瓦/米2,如果地球的表面积为5.1×1014米2,那么,这种连续不断的热流失率大约为42兆兆瓦(热)。
到达地表的能量多数是很劣质的热,很少被搜集后直接使用。然而,在近百万年间发生火山活动的地区,大量优质热留存于熔岩或已结晶的2~10公里深的岩石中,用现代技术(如向岩石钻探)可有效予以搜集。
从地壳岩石中抽取热量并运至地表,需要热传递介质。自然界是通过地下水实现这一点的。
地热库下边热的熔岩将地下水加热,热水通过岩石中相互连接的断层、裂缝和孔洞浮上来。断层、裂缝和孔洞中的开放空间只占岩石体积的2%~5%,但当它们充满了热水并且相互连接,将形成一个多孔渗透地热库。
地热水的温度在一处与另一处可相差极大。有的地热源可产生300℃以上的热水,有的则产生沸点以下(在海平面水的沸点为100℃)的水。
高于150℃的高温热源一般可用以发电,低温热源可直接加热使用,如工业加工、区域供热、温室加热、食品干燥和水产养殖。地热发电 地热发电,实际上是用蒸汽动力发电。
通过打井找到正在上喷的天然热水流。由于水是从1~4公里的地下深处上来的,所以水是处在高压下。
一眼底部直径25厘米的井每小时可生产20~80万公斤的地热水与蒸汽。由于水温的不同,5~10眼井产出的蒸汽可使一个发电装置生产出55兆瓦的电。
这种发电装置有两类:汽轮机发电和二元发电装置。为了供给一台汽轮发电机蒸汽,抽出的地热水(带压)在称为闪蒸罐容器的表面释放出来,一部分水(约占35%,取决于它的温度)闪蒸(沸腾)为蒸汽,进入汽轮发动机进而带动一台发电机。
涡轮的排气用传统冷却塔冷却。闪蒸罐内剩余的水在沸腾阶段之后又注入热库边缘的地下,它有助于维持热库的压力并补充对流的水热系统。
在二元发电装置中,不是将热水闪蒸为蒸汽,而是送至一台热交换器,用以加热工作介质,后者通常是有机化合物,如异丁烷或异戊烷。工作介质被气化,用气化后的蒸汽驱动涡轮发动机,进而带动发电机。
在离开涡轮后工作介质冷凝为液体,流回热交换器再次被气化。地热流体通过喷射井又回到地下,这一点与汽轮发电机中的情况很相似。
由于在二元地热发电装置中所用的工作介质是在比水低的温度下蒸发的,所以它的发电效率比汽轮发电机高。 这两类发电装置各有其优点。
汽轮发电机制造和运行都不太贵,但为了在高效率下操作,它要求水温在180~200℃以上。二元发电装置制造和运行费用较高,但它可用100℃或更低温的水发电。
目前世界上多数正在运行的地热发电装置属于汽轮机型,但二元发电装置越来越普及。地热能的可持续性 岩浆/火山的地热活动的典型寿命从最低5000年到100万年以上。
这么长的寿命使地热源成为一种再生能源。此外,地热库的天然补充率从几兆瓦到1000兆瓦(热)以上。
人类第一次用地热水发电是在1904年意大利的拖斯卡纳。1958年新西兰的北岛开始用地热源发电(目前为212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溜冰
- 美丽的秋天
- 保护地球
- 雨浪滔滔
- 游千岛湖
- 泰宁游记
- 我的乌龟先生
- 一次失败的实验
- 秋天
- 假如我是孙悟空
- 难忘的一件事
- 一片叶子的故事
- 猫为什么可以爬树
- 张家界的野猴
- 内胎和外胎
- 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经济法论文(1)
- 环境立法经济手段的运用经济法论文(1)
- 论股票交易场所经济法论文(1)
- 民事再审制度重构的思考_民法论文(1)
- 解读“非公有制经济36条”的法律意义经济法论文(1)
- 右派凯恩斯”反对“左派货币主义”经济法论文(1)
- 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孙永石经济法论文(1)
- 浅谈货款诈骗犯罪的预防/罗永洪经济法论文(1)
- 国际金融电子化法律问题论纲/黄忠经济法论文(1)
- 从海权和社会转型的角度看郑氏水师经济法论文(1)
- 劳动法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经济法论文(1)
- 信托投资公司年报的法律分析/王巍经济法论文(1)
- 银行对经营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周海林经济法论文(1)
- 法学视野下的环境权保护研究/余文静经济法论文(1)
- 经济法学评论第一卷卷首语经济法论文(1)
- 《找春天》教学设计12
- 《找春天》教学设计15
- 《找春天》说案
- 《找春天》教学设计9
- 《找春天》教学设计16
- 《找春天》教学设计6
- 《找春天》教学设计13
- 《找春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找春天》教学设计7
- 《找春天》教学设计17
- 《找春天》教学设计8
- 《找春天》案例
- 《找春天》教学设想
- 《找春天》教学设计14
- 《找春天》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