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0
半导体灯:一辈子也用不了两盏-LED技术论文(1)
半导体照明是最近两三年内,世界各国探讨最多的照明项目之一。如果世界上一半的白炽灯和荧光灯用半导体灯代替,如果半导体灯的价格能降至普通消费者的消费水平,那这个世界不会再为电力紧张而发愁。
那么半导体灯何时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呢? 近年来,世界三大照明工业巨头——通用电气、飞利浦、奥斯拉姆纷纷与半导体公司结合,组建半导体照明公司。日本、美国、韩国、欧盟等也相继推出国家半导体照明计划。
顺应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一潮流,我国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也早已成立,科技部会同信息产业部、建设部、教育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科学院等行业和地方,开始启动半导体照明工程。 神奇的半导体灯 半导体技术继引发了第一场产业革命——微电子革命后,正孕育一场新的革命——照明革命。
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的出现,半导体技术正向人类奉献出又一成果: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新光源的固态照明——半导体灯,取代传统白炽灯和荧光灯。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李健列举了两个数字:同样亮度下,电能消耗仅为白炽灯的1/10,而寿命则是白炽灯的100倍。
“100倍是个什么概念呢?以一天点6小时计算,一盏灯就可用50年,你一辈子也用不了两盏灯。” 由于半导体灯具有节能、长寿命、免维护、易控制、环保等优点,所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同半导体晶体管替代电子管一样,半导体灯替代传统灯也是大势所趋。
荧光灯解决不了频闪问题,半导体灯却不存在,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照明”。 对于半导体灯来说,红光、黄光灯是低端产品,这种灯目前已实现批量生产,其中我国的生产成本最有竞争力,已用于道路照明、装饰等特种照明。
低成本、高亮度、大功率的白光灯才是高端产品。美国最新开发出5瓦的白光灯,我国则可生产1.5瓦白光灯。
但价格都太高,是白炽灯的十几倍。因此,日本、美国、欧盟等启动的半导体照明计划,主攻方向之一就是降低造价。
他们提出的让半导体灯大规模替代白炽灯的时间表,大致在2006年和2007年。 美国能源部计划,到2010年前后,用半导体灯代替55%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每年可节约350亿美元。
据测算,7年后仅在美国,半导体照明就可形成一个500亿美元的大产业。 四大基地争锋半导体民用照明 当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林守章前不久从科技部高新技术司领导的手中接过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的牌子时,意味着厦门与上海、南昌、大连一起成为国家四大半导体照明基地。
厦门“光源岛”计划提出,到2010年形成300亿元的产业规模,总投资将达到100亿元。江西南昌提出,通过5—7年的努力,基地达到年产值100亿元的经济规模。
上海预测,到2010年实现销售100亿~120亿元,出口创汇3-5亿美元。上海将因此成为我国LED与光电子产业示范区、半导体灯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
大连则宣称,将以民办官助的开发模式,争取在2至3年内把大连光电产业园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光电产业基地,大连市政府还成立了“大连光电产业园”和“大连半导体照明工程基地”领导小组。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吴玲指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现在中国半导体照明技术落后三到五年,差距不是太大,以中国现有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有望通过阶段性的整体推进,最终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
巨大的机遇 “我国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机遇很好。”李健分析了几大有利条件。
第一,中国拥有巨大的照明工业和照明市场。我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一大照明电器生产国和第二大照明电器出口国。
美国的年照明用电为6000亿千瓦时,约占用电总量的20%。我国人口5倍于美国,目前年照明用电才2000亿千瓦时,仅为美国的1/3,占全国用电总量的12%。
这意味着照明工业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广大群众对新型照明更是有着旺盛的需求。
第二,我国在这个领域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发光二极管,比世界上第一个发光二极管只晚几个月。
专家认为,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只相差3年左右。我国已初步形成从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器件封装到集成应用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尤其是封装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我国生产的红光、黄光半导体灯在全球最有竞争力,优势就在于封装。 第三,半导体照明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加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适合我们的国情,其风险和难度都低于微电子产业。
李健强调:“这样好的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太阳公公剪指甲
- 台风来了
- 新年小日记
- 我的铅笔盒
- 美丽的秋天
- 蚕宝宝
- 帮爷爷捶背
- 小学生日记一则
- 快乐的一天
- 一件好事
- 我
- 学骑自行车
- 秋天的校园
- 小树洗澡
- 一次有意义的散步
- 迷惘与孤独的都市寓言――看王家卫影片中的都市情感(dy1)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三权分立论
- 行动艺术:无政府主义还是形式主义
- 对于我国植物新品种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探讨(1)论文
- 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
- 关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策略(1)论文
-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片简评
- 试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刍论(1)论文
- 浅析中国食品行业的品牌营稍战略介析(1)论文
- 试论民族国家的主权权利与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1)论文
- 试析建筑物上的知识产权(1)论文
-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 药品缺陷的法律分析(1)论文
- 先锋艺术:形式实验与思想困境(会员资料)
- 形式理性批判——论20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内在逻辑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一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八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六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七
-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
-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四
-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
- 《“红领巾”真好》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