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素质培养

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素质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0

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素质培养

毕业论文

摘要: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本文阐述了音乐审美教育在培养人的素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索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造性素质、劳动素质等。素质的形成,先天基因是其重要因素。然而,大量科研成果和实践表明,人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同样是形成和改变人素质的重要因素。人之间先天素质差异并不很大,恰恰是后天的教育,才是人与人之间素质相差甚远的根本原因。

2002年7月25日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指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实施途径。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以发展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目的,因此,学校音乐教育,特别是高校的普通音乐教育就其性质来说,就不仅仅是1种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单纯娱乐为目的的艺术教育,而是通过音乐美的形式和内容,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民族艺术审美观、爱国主义精神等得以全面提高为宗旨的素质教育。

当前的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其实就是音乐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是指通过音乐教育使受教者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学会感受音乐美,鉴赏音乐美、创造音乐美、从而使人得到音乐美的陶冶和塑造,使人全面发展。人的审美能力是包括感知、联想与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活动的1种综合判断能力。音乐审美教育,就是指对人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音乐的想象能力、音乐情感的领悟与表达能力、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人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音乐审美教育是以发展音乐的听觉感知能力作为发展1切音乐能力的基础的,因为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没有良好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是不能够进1步欣赏和学习音乐的。在音乐审美教育中,通过音乐欣赏、音乐技能的训练,视唱练耳课程及其他音乐活动的开展,可促使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得到极大的开发和发展,能充分感知和感受音乐语言,感知和感受音乐的美。这种感受能力包括对音乐外在的声、形、色的感觉和感知,也包括对音乐内在的情感和音乐美的内涵的感知。

其次,音乐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启发人的智力。

再次,音乐的情感性使之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人的情感的艺术形式,音乐的审美体验是1种情感体验,音乐教育对于人对音乐情感的领悟与表达具有强化作用。音乐听觉感知能力的增强和音乐知识的积累使人对作品的听觉感受更细致,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更真切和深入,使之更善于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丰富情感。在音乐教育中,通过对音乐表现内容、表达感情的艺术规律认识的逐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人的情感是丰富的。音乐具有巨大的情感魅力,在教育中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动人的音乐语言,使人在情感的体验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使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受到教育。它不仅让人们记住1些优美动听的旋律,而且也在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领悟美的过程中,将人的智慧、理智感.道德情感与美感融合在1起创造出色彩斑斓的情感世界。

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科学实践证明,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当悦耳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传人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并兴奋神经系统,焕发人的精神,而随着感情的变化,能使人产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质,产生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促使人身心和谐、情绪振奋、心情愉悦,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马克思曾说过:“1种美好的心情,比10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音乐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心灵深处的美感的促进。对心境和气氛的感觉能力和想象力促进。

也就是说,音乐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品位。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实际上这是要在心里方面接受极大训练。没有1个好的心理能力,企图有1个好的音乐表现能力是不可能的。音乐是情绪的语言,当然就离不了对情绪的主体1心理做深入的体会、理解、和控制。

音乐审美教育能够陶冶人的高尚清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塑造1种完善和高尚的道德人格,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不带有强制性、功利性,它在诉说人的情感和唤起人的情感的过程中,以审美的方式来培养和完善人的道德人格,它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入、自然和持久,对道德情感有净化作用。“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好的音乐不仅是1种教育手段,能培养人形成避恶扬善的良好道德品质,而且是1种政治手段,可以扭转社会遗风,营造1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综上所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地成长、个性自由和谐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中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加强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养和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2.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4

3.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国庆节
两只小鸟
我家红鲤鱼
舅舅家的狗
成长是一种幸福
鲸的自述
失败也是一首歌
看抚州迎国庆上演《同一首歌》
胡杨会哭
我最难忘的老师
捡“钉子”
秋意
我为妈妈洗脚
春天的公园
析劳动合同、雇佣合同和劳务合同关系民法论文(1)
《民法通则》“诉讼时效”章之条文要旨与例示民法论文(1)
从诉权看民事诉讼启动主体的扩大民法论文(1)
“人格”概念探源――从民法的视角出发民法论文(1)
对《企业破产法(试行)》的逐条评析(三)民法论文(1)
对《企业破产法(试行)》的逐条评析(四)民法论文(1)
试评我国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制度民法论文(1)
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研究民法论文(1)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民法论文(1)
论根本违约与合同解除的关系民法论文(1)
完善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几点思考民法论文(1)
婚前财产协议离我们有多远民法论文(1)
商法的精神民法论文(1)
人身关系”流变考(上)民法论文(1)
遗嘱继承法律制度修正完善之我见民法论文(1)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5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建议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6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7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4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4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5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8第三课时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