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内涵能源”问题不容忽视-综合新能源论文(1)

“内涵能源”问题不容忽视-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内涵能源”问题不容忽视-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受国际分工、产业转移等影响,我国近年来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更是趋于盲目发展。而这些耗能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隐含着大量的能源消耗,产品生产的越多,能源消耗便越严重。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额在2006年创历史最高记录的基础上,再次猛增近50%,达到2622亿美元。而在”两高一资“产品裹挟下的能源消耗和能源的变相出口也愈发严重…… 外贸出口凸显“内涵能源”问题 所谓“内涵能源”(embodiedenergy),又称“隐含能源”。

是指产品上游加工、制造、运输等全过程所消耗的总能源。由于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位于产业链的低端,出口贸易的一半以上来自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较大比例。

因此,我国贸易顺差的扩大和高耗能产品的大量出口,使得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内涵能源净出口的大国。 关注环保的人们往往习惯于将目光更多的聚集于产品生产是否存在消耗能量和污染物排放的问题上,对于产品出口到另一国的消费问题并未给予重视。

而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也会忽略内涵能源问题,最终造成的结果是,由我国耗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而这些国家使用和享受着由中国资源、环境付出代价的产品而并不会给予中国任何的补偿。 根据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BinShui和Robert Harriss2006年在《能源政策》(EnergyPolicy)发表的研究,1997~2003年间,中国约有7%~1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是在为美国消费者生产出口商品。

原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司司长周喜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企业而言,出口过快是成绩,但是从我国能源工业总体看,我国出口的“两高一资”类产品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价格相比则显低廉,出口“两高一资”产品,“实际上是在变相出口能源资源”。 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净出口内涵能源2.4亿吨标准煤,占当年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高达16%;而2006年,内涵能源净出口高达6.3亿吨标准煤,占当年一次能源消费的25.7%。

与此同时,内涵能源的消耗也带来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2006年,中国出口内涵能源的排放约为18.46亿吨二氧化碳,进口内涵能源的排放约为8亿吨二氧化碳,净出口内涵能源的排放值超过10亿吨。

有国外评论者认为,这些数据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独特角色,证明了近年来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增长,不单是国内消费需求膨胀的结果,外贸出口也是重要的驱动力。“那些享受中国制造商品的发达国家,对中国能源和排放的快速增长也负有很大责任,一味指责中国的排放问题是不公平的。

” 贸易顺差加剧“内涵能源”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三贸易大国,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高达1774.7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007年一季度,我国贸易顺差仍然达到464.4亿美元。在这一季度,我国钢材、钢坯分别出口1413万吨和178万吨,同比增长1.2倍和98.1%。

钢材、钢坯折合成粗钢净出口1219万吨,同比多增941万吨。焦炭出口365万吨,增长20%。

铁合金出口75万吨左右,增长70%左右。 尽管一路高歌猛进的对外贸易将我国置于贸易大国的地位,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存在着资源和环境成本大、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品牌匮乏、加工贸易依赖性强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我国地方普遍重视发展重化工业,使得一些产品国内市场已经明显出现产能过剩,于是这些化工、钢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产品转而涌向国际市场。

出口大量增加,已成为当前外贸结构中的突出问题。这不仅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还造成我国能源的大量流失。

据测算,我国每年出口的高耗能产品相当于出口掉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副司长辛国斌介绍,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5.5%,但却为此消耗了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5%。

据测算,“十五”期间,我国能源弹性系数为1.25,电力弹性系数为1.19,原煤高达1.43。在能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也会用孙子兵法
“找回自我”
说谎的后果
孙悟空重返天庭
涓涓父母情,拳拳儿女心——感谢父母
可爱的小白兔
我们班的小公主
人生短暂
茉莉花
孙悟空和猪八戒押镖记
激流永进
“孙悟空被贬下天庭”
游若尔盖县
打“水漂漂”
即“小气”又“大方”的人
哲学的政治学转向
现实中的理论和理论中现实——中西文明的方法论述评[1]
“仁义礼智信”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
实践的除魅与去魅的实践
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中“理性”的对比
《新唯识论》研究·第三章 转变
“我→你”存在关系中的道德作为论
人类社会——上帝创造世界的横断面
罗尔纲治学精神刍论
试论俄罗斯哲学发生发展的特点
论以身践道
讲 堂 答 疑 录
读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
熊十力与牟宗三(中)
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进步的航标灯
《珍珠鸟》教学设计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5
《珍珠鸟》教学设计1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3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1
《落花生》教学设计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
《落花生》教学设计2
《落花生》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3
《落花生》教学设计3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