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浅议黄河三角洲土地开发与合理利用-综合新能源论文(1)
论文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土地开发 合理利用 [内容摘要]黄河三角洲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能盲目进行,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黄河河口的长期治理规划;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黄河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符合黄河流路的稳定和淡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将加强黄河河口的综合治理,除害兴利,实现黄河三角洲土地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放在首位。
一、黄河三角洲概况黄河三角洲是由于黄河河口流路不断淤积、摆动、变迁形成的,是我国目前最年轻的、最有生机的土地资源。一般指以垦利县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河口所形成的扇形地区,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多年来形成的黄河净造陆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
整个三角洲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比较平缓,海拔高程一般在2—9米之间。具有明显的海洋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在12.5度左右。
早年该地区除了黄河洪水的威胁以外,还经常受到风暴、海潮的侵袭。盐碱使土地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制约三角洲土地开发的因素
(一)黄河洪水威胁仍然存在历史上,由于黄河泥沙的不断堆积,河口口门段经常发生摆动和变迁,造成洪水在黄河三角洲经常泛滥成灾。建国以来,国家加大了治黄投资力度,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多年的综合治理;近期,又重点实施了黄河调水调沙,使洪水自由泛滥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是,也应该认识到黄河的泥沙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河床仍在不断淤积抬高,由此,黄河洪水对三角洲地区仍然存在威胁。
(二)淡水资源严重短缺三角洲地区多为季节性河流,每年6-10月份多雨季节河水较大,干旱季节河水很小,有时断流,有时年有水日不足三分之一。地表水可供利用的数量十分有限;地下水主要是咸水,矿化度相对较高,不能做淡水资源利用。
所以,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主要靠黄河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黄河已成为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居民生活用水和胜利油田生产建设的生命线。
但由于黄河水资源的紧缺,已经无法满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和农业用水需要。淡水资源的短缺将成为制约黄河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土地盐碱化严重一是,三角洲地区的土地为黄河泥沙填海、淤积所形成;二是,土壤类型主要是潮土和盐土;三是,地面高程低,地下水矿化度高;四是,年降水量小、分布不均,蒸发量大,造成地下水上升,将盐碱矿物质带入地面,使大多数土地呈现高盐碱化。每到干旱季节,随处可见盐碱化荒凉的土地。
这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重要因素
三、三角洲土地开发利用的途径
(一)强化调水调沙,消除洪水威胁,发挥土地开发潜力按照黄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只要把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不平衡的水沙关系调节为相协调的水沙关系,完全可以使黄河下游河道实现不淤积。同时,利用水库调水调沙,是有利于输沙入海、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冲刷下游河道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2008年第八次调水调沙,通过生态调度,增加了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淡水补给,共向河口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补水1356万立方米,核心区增加水面面积3345亩,入海口附近增加水面面积18475亩。在本次调水调沙中,大量泥沙进入河口地区和近海口洪水漫溢,加快了三角洲造陆过程,有效促进了三角洲湿地植被的顺向演替。
据有关资料显示:九次调水调沙,已累计把近7.5亿吨泥沙送入了大海。不仅有效减少了小浪底水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还使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不断扩大。
调水调沙和黄河的连续不断流,使黄河三角洲成为世界上不多见的“生长土地”的地方,日夜不停地生长造陆,平均每年向海中延伸2公里左右。目前黄河三角洲的芦苇面积已经增加到5.2万公顷。
形成了巨大的开发潜力。
(二)充分利用黄河湿地,促进生态环境优化通过黄河泥沙淤积和调水调沙新增的陆地多为湿地,并成了鸟类的乐园。形成了较好的自然保护区。
据统计:保护区内的鸟类已经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187种增加至目前的283种;发现的野生珍稀生物459种,比1999年增加了近一倍;2009年,经国家海洋局批准,东营市建立了东营莱州湾蛏类生态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和东营广饶沙蚕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加上2008年底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 景
- 我爱我的家乡
- 泸沽湖美丽的神话
- 难忘的果园一日游
- 河南游记
- 环保保卫战
- 声音--------大自然的旋律
- 夏之旅——游大理
- 我家有鱼初长成
- 快乐
- 我爱秋
- 春天的发现
-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 生活偶感
- 公园一角
- 浅谈工业设计色彩教学如何为产品设计服务
- 探讨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
- 浅析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
- 探析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比较研究
- 浅析法国高等教育评估运行机制及其启示
- 浅谈大学素质教育要求与课程改革中的误区及对策
- 浅析基于SLI理论之上的大学生学习支持系统构建
- 高等教育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探析
- 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野和对策
-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 浅析问责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新机制
- 浅析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引发的思考
- 浅析网络技术在函授教育中的应用
- 浅谈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促进高校创新人才的科学培养
-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现状与发展研究
- 《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
- 《致女儿的信》教学案例与反思
- 阅读教学应坚守本位──《致女儿的信》教学随想
- 我教《致女儿的信》
- 直面“爱情”坦诚交流──《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
- 《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
- 生活化与语文化──评李镇西《致女儿的信》课案
- 让德育走进语文课堂──《致女儿的信》教学随笔
- 《致女儿的信》案例与反思
- 让我们坦然面对爱情──《致女儿的信》案例分析
- 直面“爱情”──《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
- 《致女儿的信》教学谈
- 在语文课上讲爱情──《致女儿的信》案例分析
- 漂漂亮亮谈“爱情”──《致女儿的信》教学谈
- 爱情收获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致女儿的信》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