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21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取向-综合新能源论文(1)
气候变化已成为2007年的一个热门话题,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并非空穴来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评估报告表明,目前的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革命前上升了0.79度,而且在未来,还将呈加速态势。
由此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冰川溶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可能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过去数十年的亲身经历,也已经印证气候变化的严重性。
显然,我们需要应对气候变化,而且国际社会已经启动这一进程。今年的八国集团加五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领导人峰会已达成一种政治共识,即要正视气候变化,西方八国首脑甚至承诺认真考虑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下降50%。
今年十一月的中欧首脑会议,十二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会议,都将专题讨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就我国而言,6月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向世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明确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取向。
首先,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既是一个环境问题,又是一个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发展问题。
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可能忽略发展来谈气候变化。
相反,我们需要通过发展来应对气候变化。 第二,要遵循“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来应对气候变化。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全球气候是地球全体公民的责任,但是,目前的全球变暖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长期大量排放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目前尚处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历史排放较为有限。而且,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具有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优势,需要率先垂范,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目前,中国的人均排放只有发达国家的1/3,而且中国正处在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阶段,城市化进程规模大、速度快,能源和碳排放需求巨大。因而中国不可能像欧盟等发达国家那样,拥有高端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水平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第三,要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气候变化是由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因此,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吸碳固碳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但这只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方面,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和极端气候事件出现,并不是随温室气体减排就会消失的,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适应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化对降水格局产生的变化,可能危及粮食安全,因而我们需要根据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城市发展格局,采用工程和管理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
第四,强化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气候变化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防范,只有各国加强合作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可再生资源以及利用工程措施来分离和埋存二氧化碳,均有赖于技术进步。为了全球气候保护,一方面需要通过资金和技术转让,加速技术推广,另一方面要大力开拓新技术,而许多新技术的开发,需要国际合作来促成。
国际合作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发达国家内部,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应通过多边和双边合作方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根据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气候变化政策,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以减排温室气体为核心,而是要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积极考虑应对气候变化。
首先,要进一步落实和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例如计划生育政策、节能减排政策、植树造林政策、可再生能源开发政策等。这些政策措施不仅有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而且具有明确的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意义。
例如植树造林,不仅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且可以保持水土,弱化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其次,我国尚不具备承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条件,因而在政策制定中,要避免对我国发展可能产生约束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无所作为。相反,我国需要利用各种政策手段,促进低碳社会的创建。
我们发展经济,并不是以增加碳的排放为特征,我们可以低碳甚至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读《吹牛大王历险记》有感
- 国家孝德教育观后感
- 教师节献花
- 第一次乘大轮船
- 献给我亲爱的老师
- 三个小雷锋
- 神奇的放大镜
- 我学自行车了
- 秋天到了
- 丁丁是傻瓜
- 中秋节雨夜赏月
- 争上游
- 要是我有了翅膀
- 跳舞伴我同成长
- 谈如何培养学生绘画中的构图意识
-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构建基础
- 浅析构建轭式搭配的心理空间模型
- 美术教学使用音乐的构思与实践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 协商民主:执政党主导的民主化进程的选择性亲和
- 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
- 论中西戏剧弃妇形象折射集体无意识
- 未来20年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战略构想(1)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
- 动画教导的模式论述
- 简论德汉配价语法研究说略
-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运用
- 论“执政为民”与权力观、政绩观、世界观
- 谈论邓小平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
-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和田的维吾尔》 重点字词意思
- 《十六年前的回忆》 考点练兵
- 《灯光》 范文
- 《和田的维吾尔》 重难点分析
- 《和田的维吾尔》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灯光》 训练素材
-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灯光》 写作指导
-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后习题答案
- 《灯光》 考点练兵积累篇
- 《和田的维吾尔》 老师语录
- 《和田的维吾尔》 重点字词梳理
- 《灯光》 考点练兵阅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