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8
是不定期租赁还是定期租赁?——与左志平老师讨论
是不定期租赁还是定期租赁?——与左志平老师讨论 是不定期租赁还是定期租赁?——与左志平老师讨论 是不定期租赁还是定期租赁?——与左志平老师讨论 [原文如下]
案情简介:
在处理该案时,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终止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房屋租赁关系;B公司搬出租赁房屋,将租赁房屋及附属设施交付给A公司。
理由如下:A、B公司虽然未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但双方在供销社和产权交易所的参与下达成租赁合意。双方已实际履行了租赁合意的约定,A公司提供租赁物给B公司经营酒店,B公司向A公司交纳租金,双方的租赁关系事实存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的规定,租赁期限6个月以上的必须有书面合同,没有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因双方未签订书面的租赁合同,
双方的租赁性质为不定期租赁。根据不定期租赁的性质,在A公司向B公司提出终止双方租赁关系后,双方的租赁关系应当解除。A公司请求终止双方租赁关系符合法律规定,双方租赁关系终止。双方租赁关系终止后,B公司应当腾让出房屋,将该租赁物交给A公司。
第二种观点: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理由如下:A公司与B公司虽未签订书面租赁合同,但双方已经达成租赁合意,并实际履行合意的主要内容,即A公司提供租赁物给B公司经营酒店,B公司连续向A公司交纳3年租金。且双方在租赁期间没有违约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根据效力优先的原则,合同法总则的规定与分则中的租赁合同的规定存在不一致,租赁合同的单项规定的效力应当低于总则的规定。因此,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租赁关系应为定期租赁。合同订立后对双方均具有拘束力,一方不能随意解除合同。A公司要求终止租赁关系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将严重损害B公司的利益,应当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A公司与B公司虽未签订书面租赁合同,但双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并实际履行了3年,A公司也未提出过异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应当认定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租赁关系为定期租赁。虽然分则中的租赁合同规定没有订立书面合同视为不定期租赁,但它的效力低于总则的效力。B公司在履行租赁合同时无违约行为,A公司解除租赁关系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人观点]
左老师的观点我总结为:合同法的总则与分则存在着矛盾之处,分则效力要低于总则的效力,因此应适用总则之规定,判定房屋租赁为定期租赁。
个人认为左老师的观点存在如下两点不妥之处:第一,分则效力并非低于总则的效力。合同法第八章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从此条可看出,只有在分则中没有规定的合同才可适用总则的规定,在适用上应以分则为先,而后考虑总则。因此,总则效力高于分则一说于法律规定矛盾,应为错误。第二,合同法总则第三十六条与分则第二百一十五条并不矛盾。总则第三十六条主要解决的是合同是否成立的问题,如果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而对方仅以没有签定书面合同为由申请法院判定合同无效进而再解决缔约过失责任、再恢复原状,不利于保护交易的安全也不符合效率原则。分则第二百一十五条主要解决的是合同成立后的性质问题,是定期租赁还是不定期租赁都是在合同成立的基础上而言的。此两条法律条文在内容上并无矛盾之处。
综上,我认为双方间的合同是有效成立的,合同的性质为不定期租赁。A公司可以随时要求解除合同关系,但必须给予B公司必要的准备时间,并且,A、B两公司应对双方未签定书面的租赁合同按各自的过错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的小兔子
- 小金鱼
- 老家常客
- 蚕宝宝
- 我家的小鸭
- 京巴犬
- 爱打羽毛球的我
- 可爱的小白鼠
- 小乌龟
- 可爱的小狗
- 外婆家的狗
- 小小鸟
- 我的小乌龟
- 小狗灰灰
- 小鸭子
-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 浅论“入世”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 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的思考
- 2009年浙江民生经济稳定发展探讨
- 浅析知识经济时代(1)
- 透析信用卡大量营销与品牌营销战略(1)
- 我国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分析(1)
- 关于哲学教育创新的理性思考
- 寻租理论与腐败问题分析
- 相声艺术在语文教学中
- 浅谈如何增强党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 孤独教研者,寂寞幽草花
- 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1)
- 试论中国城市政府体制的创新(1)
- 论从人文素质教育到通识教育
- 《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鲸》教学反思
- 在实践中学习语文──《鲸》教学有感
- 《鲸》教学反思
- 《鲸》教学反思
- 《鲸》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 自主活动理解课文──《鲸》教学反思
- 教中有悟,不亦乐乎──《鲸》教后反思
- 《鲸》教学片段
- 《鲸》教学实录
- 《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鲸》教学反思
- 《鲸》教学反思
- 《鲸》教学评析
- 《鲸》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