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3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七)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七)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七) 我国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若干思考(七)[ 前面的话 ]人身损害赔偿是我国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来,在立法上、实践上以及理论上始终没有加以很好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观察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的是否具有溯及力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根据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第三十六条对于生效的规定,不具有溯及力,但这仅仅是表面
「第三十六条」
在本解释公布施行之前已经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释,其内容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分析」
2、该司法解释只能适用于“2004年5月1日后新受理的一审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3、溯及力,即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立法上对新法律法规预设的,对它生效前已经发生的违反新的法律法规的事实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相反就没有溯及力。目前,各国法律一般都采取不溯及既往的新法生效原则。
因此,依第36条的规定,可以清楚看到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仍坚持了我国新法效力的一贯做法,即不具有溯及力。但这仅仅是表面文字对人们产生的感官认识。
二、根据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第三十六条规定所导致的人们认识上的相关问题
请求当事人的这种做法并不违法,其再高的赔偿未必能使受到人身损害的当事人以及亲属得到救济“充分、合理”,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稍高一些罢了。什么时候提出赔偿请求、请求标准、适用法律以及赔偿多寡的本身并不涉及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
2、新法是否具有溯及力,不取决于司法实践的具体现象,也不取决于人们的认识与感性,而是由法律如《人民法院组织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以及新法本身所做出具体规定而确定的。
3、认为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具有“一定”溯及力。或者认为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在溯及力规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人认为司法解释的溯及力规定使得当事人可能获得“双倍赔偿”等等观点,主要是对人身损害现实问题进行了延伸观察,以致忽视了第36条基本规定、司法解释整体规定以及赔偿高也导致诉讼成本的大幅增加,当事人不选择司法途径诉讼案件不会实际增加等因素所至。
三、司法解释的冲突效力
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这里所指的效力不是指司法解释本身的效力,而是对其他法律冲突部分的效力。
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出台后,它和其他的法律、法规相冲突的地方,怎么来解决。笔者认为按照最高法院有关讲话精神,这个司法解释就是要统一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则的,除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不统一以外,剩下的都可以统一起来。但是这里就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司法解释的效力能不能超过国家法律,如《国家赔偿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效力?统一起来是最好的,一旦统一就会形成“司法解释直接修改法律”的局面。司法解释可以让《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国家赔偿法》,甚至可以让《民法通则》的规定丧失效力,这样尽管可以把司法实践中作为判决的标准统一起来,但是它的后果是破坏国家的法律。人身损害赔偿不统一,司法上无法操作;那么统一了,又会使国家的法制受到破坏,这是一支两刃剑。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修改了《民法通则》,《民法通则》关于造成残疾的赔偿,没有规定残疾赔偿金的赔偿,只有一个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赔偿,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把它改了,残疾赔偿金就代替了残疾生活补助费。从整体上来说,法释[2003]20号司法解释可以把那些法律统一起来,但这种解释有可能是越权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升旗仪式
- 我的教室
- 我的好妈妈
- 假如
- QQ,害人吗?
- 看猴子
- 文具盒吵架
- 快乐的一天
- 收获
- 我发明的地震测试仪
- 合作的力量
- 老鹰捉小鸡
- 买玩具
- 我的小兔子
- 福桔
- 舞蹈艺术教育在高职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 视错觉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浅析我国股东诉讼制度
- 谈季节性商品销售时机选择(1)
- 再识水彩画创作的“底线”
- “三个代表”与邓小平理论
- 略论英语委婉语
- 写意雕塑与写意中国画表现手法的共通性研究
- 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语言学
- 谈中国油画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气韵生动”
- 中国买方市场分析(1)
- 试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
- 试论应用语言模型框架中句子的四个平面理论
- 当代爱情小说的历时性研究
- 新产品的柔性4P策略研究(1)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5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7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8
- 《掌声》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1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1)
- 《司马光》教学札记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4
- 《司马光》教学案例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6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 《司马光》的教学遗憾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