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莱芜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1)论文

关于莱芜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1

关于莱芜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1)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业作为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莱芜物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SWOT)等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提出加快莱芜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论文关键词】物流业 莱芜 SWOT 现代物流业作为具有广阔前景和增值功能的新兴服务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成为促进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源”。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全符合十七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要求,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莱芜地处鲁中,是山东省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全国“三辣一麻”农副产品基地。2008年全市内生物流总量达1.2亿吨,物流企业发展到270多家,年实现地税在1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26家,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1%。

如何利用莱芜产业特色,区位优势,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莱芜物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SWOT)等问题的分析与探讨,提出加快莱芜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莱芜发展物流业具备的优势(strength)

1、交通区位优势。莱芜地处鲁中,为“齐鲁之要道、往来之通衢”。

纵横交织的国省公路干线路网全面形成,特别是济青高速南线作为鲁中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动脉,为莱芜快速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承接济南的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与“半岛都市群”的经济交流、接受半岛制造业基地的辐射带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即将建设的青兰高速公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运煤通道,将大大缩短莱芜与沿海发达地区的距离,莱芜的鲁中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2、产业优势。莱芜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能源生产基地,钢铁煤炭、铁矿石、建材等大进大出的工业化生产特点鲜明。

2008年全市钢铁产量达到1300多万吨,相关物流量就达到7000多万吨;莱芜是全国“三辣一麻”种植加工储运基地,特色农产品常年储运量120多万吨。产业链越长,物流发展空间就越大,未来3—5年,莱芜年钢铁产量将达到2000万吨,可增加物流需求3000多万吨,煤炭需求量为4000万吨、钢铁深加工能力有望达到600万吨,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出口潜力进一步释放,届时全市将新增物流量5000万吨。

3、物流载体优势。近年来,莱芜物流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齐鲁钢铁物流园、鲁中“三辣一麻”物流集散园、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商贸物流配送基地等已见雏形。

随着物流基地的逐步发展壮大,除满足莱芜物流需要外,还可承接市外物流周转,发展潜力巨大。另外,莱芜大型工业企业较多,莱钢、鲁中矿、两大电厂、泰钢、九羊等大企业都是原材料、产成品大进大出的企业,物流需求量大,是全市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

二、莱芜发展物流业存在的劣势(weakness)

1、专业化水平低。全市270多家物流企业,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有的年物流量只有几万吨,物流服务功能多为单一的运输或仓储等低端物流,运作也不够规范,整体上处于“档次低、规模小、分布散”的状态。

物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分工不合理、无序竞争问题突出。

2、社会化程度低。企业间的联系合作少,不同企业、市场、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据初步了解,目前全市400多家规模以上工贸企业,物流业务大都依赖自己的仓库和车队,第三方物流企业仅占总数的15%左右,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据测算,全市钢铁企业自营物流成本一般占企业总成本的25%左右,比全部外包高10个百分点,全市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比沿海发达城市高8—10个百分点。

3、信息化滞后。表现为企业在货物装卸、业务洽谈、企业核算、技术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管理手段落后,全市尚未建成容量大、范围广、更新快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更谈不上更高层次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和运作。

4、铁路运力不足。全市现有的铁路设施陈旧落后,年运力不足千万吨,与全市近亿吨的物流需求量相去甚远,与煤炭、铁矿石、钢材等大进大出货物运输的要求差距较大,铁路货物运输满足率仅为10%左右,全市80%以上物流量依靠公路运输。

铁路运力不足已成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5、配套不完善。主要是政策规划不配套,体制不理顺,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比较突出。

三、莱芜发展物流业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 首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山东省关于贯彻国发[2007]7号文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等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并且省里确定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六个重点服务产业之一。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应对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为物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1年)》,提出建设五大物流区域,以济南为核心,以淄博、泰安、莱芜为重点的鲁中物流区域,着重发展陆路综合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及中转物流,形成辐射全国的物流中转基地,并将莱芜列为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莱芜作为鲁中地区重要的钢铁能源基地和以姜蒜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储运基地,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再次,“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重点扶持50家重点服务业园区发展,其中包括13家物流园区,莱芜的齐鲁钢铁物流园名列其中,为莱芜物流业借势发展提供了高位平台。

四、莱芜发展物流业存在的威胁(threat) 近年来,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仅在莱芜周边地市已建成或在建的大型现代化物流园区近30个,各地在加快物流业发展方面形成了拼抢之势。如济南提出重点建设现代盖家沟、郭店三大物流园区和邢村、国际集装箱分流中心、桑梓店和空港等四个物流中心,打造全省综合性物流中心和全国区域物流中心及重要物流节点;临沂市充分发挥在区位、交通和商贸流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斥资300亿元建设物流城,努力打造“中国临沂、物流天下”的品牌;潍坊也投资30亿元高标准建设中国鲁东物流中心,打造辐射山东半岛的综合性物流枢纽。

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对莱芜如何加快发展物流业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莱芜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加快莱芜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科学合理确定发展定位。综合考虑莱芜的产业特色和区位条件以及周边地市物流发展情况,必须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靠品牌竞争。

莱芜应以齐鲁钢铁物流园为依托和平台,通过整合资源,建设鲁中钢铁加工物流中心,从最具特色的钢铁物流起步,不断拓展经营领域,做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结合、现货交易与信息交易并重、现代仓储与加工配送紧密配套,逐步向“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延伸。

2、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国际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的措施。

要抓住国家重点加快铁路、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铁路、公路建设项目,争取国家和省建设资金的扶持,改造提升莱芜铁路基础设施,增加连接沿海港口的便捷快速通道,完善农村公路网络,为莱芜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更好条件。

3、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规划是龙头,是发展的方向,是确保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规划滞后,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该尽快编制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在编制规划时要注意做到物流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有序发展。

以“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功能匹配,资源整合,紧密衔接”为规划原则,构建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框架,力争把莱芜建成鲁中重要的物流枢纽。

4、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情况看,第三方物流才是物流市场真正的主体,因此要制定相关措施积极引导发展。

一是引导传统物流企业(运输、仓储、货代、邮政等企业)向现代物流方向转变。二是鼓励有条件的物资供销企业、商业企业从连锁配送着手,逐步建立物流配送系统,待条件成熟后,组建专业的物流公司,为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

三是依托现有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加大资产重组,提升发展层次和规模。四是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现代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物流配送中心或分支机构,与莱芜企业开展合作,带动莱芜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5、加快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信息化程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就必须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推广应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加快构筑区域物流信息平台。

通过鲁中钢铁电子交易信息平台和鲁中“三辣一麻”交易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与全国现代物流信息平台的衔接,使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有机融合起来。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货主、用户联结起来,实现对物流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

6、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莱芜现代物流业正处于发展初期,要深入调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在用地、税收、收费、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关的产业给与相应的政策扶持;可以借鉴外地做法,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

同时加强市场秩序的维护,促进公平竞争,优化发展环境。

7、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现代物流企业需要熟悉物流经营管理和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必须加快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下决心造就一支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在人才培训方式上,一是加强校企合作,依托高等院校人才培训的优势,企业与高校建立员工培训长期合作关系;二是开展国际培训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国外优质培训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莱芜物流企业开通员工境外培训渠道,以便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处美景
社区活动站的“大管家”
睦邻卡
续写《孔乙己》
读《老人与海》有感
我是社区小主人
我们的社区
续写《孔乙己》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里
我是社区小主人
脚踏大地
曙光社区居民文明公约
心声(续写)
《凡卡》续写
我们的社区
沃尔玛成为世界第一的四大法宝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如何建立大人力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丹田集团――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中国企业文化量化与系统管理培训班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国企改制更需构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让“八荣八耻”成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年薪的四种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IT企业文化应该产生什么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国企人力资源出路何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零售业身悬四大命门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世界著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精萃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全视角绩效考核法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对庄吉服饰文化的一点思考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乡下人家》美文欣赏 故都的秋
《牧场之国》重点问题探究
《乡下人家》整体阅读感知
《花的勇气》考点练兵 积累篇
《乡下人家》随堂练习 提高篇
《花的勇气》重点问题探究
《乡下人家》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乡下人家》重点问题探究
《乡下人家》重点字词意思
《乡下人家》趣闻故事
《乡下人家》随堂练习 巩固篇
《乡下人家》美文欣赏 等你,是一种风景
《花的勇气》考点练兵 阅读篇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阅读篇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