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析在《品德与生活》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探析在《品德与生活》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1

探析在《品德与生活》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

论文关键词:课堂问题 合理性 有效性 品德与生活

论文摘要: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课堂提问又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才是教学进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随意的、粗糙的和不讲究质量的问题只能是流于形式,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精心设计的问题则会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想象与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进程得以顺利进行。

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上课时教师感到很累,学生学得也很被动,师生之间缺少应有的默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想其中很大一方面是我们老师备课中设计的问题可能成了“问题”。那我们老师就应该反思了,是不是自己设计的问题离谱了,脱离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有些问题提出来后,学生不配合不愿意思考、回答,可能是问题深了,学生踮起脚也够不着。因此合理设计问题是教学进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点滴体会: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必须来源于生活并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密切联系实际,要把课本中的知识跟日常生活,也就是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学校生活等密切联系起来,运用科学理论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学生才能获得较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比如我听了几位老师所执教的《秋天的消息》一课,一位老师一上课就让孩子们说说秋天到了,大自然都有哪些变化?学生们茫然地互相看了看,有些不知所措,好长时间才有几个同学不自信地举起了手,教师看得出来有些着急;而在听另一位老师的课时却截然不同,她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四个季节)那现在是什么季节呢?(秋季)那你觉得你自己与周围的人们的衣着有什么变化?家里的衣橱里呢?我们的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孩子们的小话匣一下子打开了。这是课堂提问的生活性所造就的魅力所在呀!

二、课堂提问的问题必须有趣味性

欧洲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杜威也把兴趣作为儿童成长的“指示器”。可见兴趣对学生的重要性。“主动”发生于学生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强迫”。教师要营造课堂气氛,诱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把课堂变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如精心设计新授课指导语,巧设问题、制造学习障碍、强化操作环节、创设情境、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发掘和运用人体无声语言等。趣味性的提问能寓教于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维,并使其学有所获。

三、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启发式提问,主要是给学生指出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向和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风格。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周密设计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问题,研究问题。通过启发性提问,启发学生的联想,活跃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青藏高原》一课中,教师问道,我们一般在学习这类课题时从哪几方面着手呢?这时,孩子们就积极开动脑筋并找出过去所学习一些地区时所采取的方法。接着,教师又问:那我们这一节课从哪里开始研究呢?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呢?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不但提高并掌握了学习此类内容的方法,为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有合理的角度

提问的角度不同,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截然不同。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从不同角度力求新颖,不是老生常谈,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学生听后备感兴趣,人人跃跃欲答。

还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有人曾这样概括新课程理念下的理想的课堂: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它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充满好奇。说实在的,这的确是理想化的课堂,要想达到这一种境界,并非易事。

但我们如果望而生畏,觉得高不可攀,不为新课程做任何思想和行动上准备,必将会影响到整个新课程推进的深度和广度。我们总应该为这样的理想课堂准备些什么。那就让我们从小处着手吧,从一个个趣味性的、合理的、有启发性的、有效的问题着手吧!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儿童的方式探究生活,用儿童的思维认识生活,用儿童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用儿童的问题去引领儿童吧,还孩子们一个和谐、自主、生活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中学教学参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Self-introduction(自我介绍)
哈尔滨的水污染
My School life
Building a Paper Factory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My Hobbies
My Daily Schedule
乐的一天(a happy day)
what do you think of Internet
Don't Let Card Collecting Affect Your St
Bikes or Cars
To Be a Teacher 0r a Businessman
My Best Friend
My Favorite Places
My Motto
钢轨道梁中的平联设计分析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拆解施工中临时运营方案
上海轨道交通土路基填筑标准探讨
轨道交通体系与大中城市的发展
屏蔽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的防杂散电流设施施工
“多数人暴政”在什么意义上才是真命题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客
将快速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主要公共交通方式的战略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压网络的选择
地铁建设要与科学发展观相契合
上海市轨道交通5号线信号系统控制网络的研究与探讨
地铁车站顶板支撑方案的优化
地铁联络通道顶进法施工技术
平行换乘车站低插入比共用地下墙基坑开挖的变形控制
《再见了,亲人》随堂练习 提高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一
《打电话》重点问题探究
《再见了,亲人》老师语录
《打电话》美文欣赏(二)
《打电话》整体阅读感知
《再见了,亲人》重点字词梳理
《打电话》教案设计二
《打电话》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再见了,亲人》随堂练习 巩固篇
《再见了,亲人》重难点分析
《打电话》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再见了,亲人》文学常识
《打电话》考点练兵(一)
《打电话》同步作文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