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1)论文

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2

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1)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已经进入了竞争阶段,产业竞争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成为各省市发展当地经济的关键。提升一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在于提升其经济竞争力,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又在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因此,一个区域培育和增强产业竞争力时提升区域的综合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区域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指标体系;黑龙江省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产业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到竞争阶段,产业竞争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成为各区域产业开拓市场、占有市场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产业竞争力一方面反映了区域产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比较准确地勾画出该区域产业的基本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某一区域的产业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可以为加快产业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提供对策。

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区域产业竞争力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综合能力。我们知道,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地分布,往往相对集中在某些条件较好的地区,由此决定了区域经济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主要源自于三个因素: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性、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或距离成本。

上述三个要素在决定了区域产业发展的差异性的同时,进一步决定了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二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三、模型评价指标的选取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是开展科学的评价活动的前提,要以一定的尺度或标准来衡量评价对象,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合理性,指标选取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关联度、战略性以及生态性等原则。 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重要的是提示各项指标的理论依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说明。

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为:

1、评价目标层,即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最高综合层次,我们不妨称之为“区域产业竞争力”。它主要由五个分系统构成。

2、评价要素层,即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由五个大的方面的内容构成:基础竞争力、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竞争力。

3、评价指标层,即反应区域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指标。针对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对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层。

基础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人均装备水平、职工平均工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和企业数。生产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工业总产值、成本费用利润率、工业增加值、主要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和人均利税率。

市场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率、出口依存度、市场覆盖率和资金利税率。创新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R&D投入占总产值的比重、新产品产值比重、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和年申请专利数。

可持续性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单位产值能源消耗强度、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和单位产值废气排放量。

四、评价模型的建立 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首先要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现状进行评价。本文中,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将为数众多的变量减少为少数几个新的因子,然后根据因子的贡献率计算因子的综合分数,对相关产业进行排序。

1、对原始数据标准化 对多组不同量纲的数据进行比较,需将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去数据之间由于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然后进行数据的综合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均值为0,方差为1,得到变量的相关关系矩阵R。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求解R矩阵的特征方程|R-λ1|=0,得到特征向量矩阵。 3,根据相应的特征值,选择向量选择主因子只。

就是根据变量的相关选出第一主因子,使其在各变量的公共因子方差中所占的方差贡献率最大,然后消去这个因子的影响,而从剩余的相关因子中,选出F1与F2不相关的因子,使其在各个变量的剩余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最大,……这样直到各个变量公共因子方差被分解完毕为止。

五、综合评价——以黑龙江省为例 在本文中选取了黑龙江省23个工业的26个指标进行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及运算,在计算过程中,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了9个公共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载荷矩阵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经过6次选择,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经过计算得到前9个主因子的贡献率达到了85.5%,说明9个主因子基本包括了26个指标的总信息量。

因此,通过对这9个主因子的分析达到了获取几乎全部信息的目的。在以高载荷指标为代表给各主因子命名。

第一个主因子中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有高载荷,代表产业的产出成果情况,可称为产业产出能力指标。第二个因子和第三个因子中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利税率、主要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基本能力。

第四个因子中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新产品比重、企业数增长率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获利能力指标。第五个因子中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率、市场覆盖率是高载荷,可称为产业市场绩效能力。

第六个因子中人均装备水平、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R&D投入占总产值比重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技术进步指标。第七个因子和第八个因子中资金利税率、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度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投入指标。

第九个因子中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值废气排放量、单位固体废物产生量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环境能力指标。

为了对各产业情况进一步分析,我们对9个主因子载荷量进行线性化计算。其处理方法是:基于9个因子基本代表了26个指标的全部信息,将9个因子的特征值之和单位化为1,经标准化处理后求出各自的权重,即求得各自的百分比权重系数。

可以计算黑龙江省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序:

(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得分为4.50

8);

(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4

1

4);

(3)食品制造业(0.9

9

5);

(4)医药制造业(0.5

4

3);

(5)饮料制造业(0.2

5

9);

(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0

8

6);

(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0

5

5);

(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0

2

9);

(9)木材加工业(-0.1

40);

(10)塑料制品业(-0.1

5

9);(II)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4

2

3);

(1

2)金属制品业(-0.4

4

4);

(1

3)造纸及纸制品业(-0.5

6

6);

(1

4)烟草制品业(-0.6

6

7);

(1

5)家具制造业(-0.8

3

1);(1

6)通用设备制造业(-0.8

5

7);

(1

7)专用设备制造业(-1.1

2

7);

(1

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1.2

6

7);

(1

9)化学纤维制造业(-1.4

3

9);

(2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5

4

1);

(2

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5

8

2);

(2

2)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6

5

4);

(2

3)橡胶制品业(-1.6

8

9)。

六、结果分析 从前面的计算结果及区域产业竞争力得分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出:

1、区域产业竞争力位于前10位的产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业、塑料制品业。

2、区域产业竞争力位于后10位的产业有:橡胶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从区域产业竞争力得分排列前后10位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黑龙江省区域产业竞争力呈现如下的几个特点:

1、竞争优势以传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按照要素密集度分类,黑龙江省产业竞争力排名前10名的产业中,除了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外,其余大部分为传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占前10个产业总产值的80.34%,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产业的重点还是在于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上。

具体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产业分值为最高,说明其竞争力最强。该产业总产值占到黑龙江省总产值的34%以上,利税也占30%,是黑龙江省的支柱主业,对其经济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2、竞争优势呈现较明显的重型化特征。按轻重工业分类,黑龙江省区域产业竞争力前10位的产业当中,典型的重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从这一点上看,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是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从产值结构上来看,重工业的产值占区域产业竞争力前10位的产业的总产值的87.79%,这也说明其具有较高程度的重型化倾向。

3、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三个行业排名分别为第四五六位。

食品制造业产值占黑龙江省总产值的11%,利税率占14%;医药制造业产值占黑龙江省总产值的7%,利税率占9%;饮料制造业产值占黑龙江省总产值的2%,利税率占6%。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黑龙江省的经济有重大影响。

4、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成长不足。从产业技术层次来看,黑龙江省的竞争优势的产业大多集中在技术层次不高的传统技术型产业。

而高新技术产业如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等产业,其竞争力还比较弱小,都排在了区域产业竞争力排名的后几位当中,说明高新技术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对于高附加值的产业的竞争力还比较弱,都尚未形成规模,区域产业和带动力还不强,在工业增长过程中很难发挥带动作用: 综上分析可知,黑龙江省应该选择从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工业化程度、培育人力资源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等几个方面入手,依靠市场机制实现产业整合、升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全面提高黑龙江省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大家都笑了
练字启示
一次厨师经历
我是男孩,却染了红指甲
竞选
宽容和奉献
祭扫烈士墓
百年榕树倒了
噢,原来如此
欢乐课堂
我的烦恼
画“脸”
劳动万岁
钓鱼
班级趣事
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实施与探索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实施措施
简述推拿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职业资格认证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重要性
浅析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山寨文化”
谈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关于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及其现实价值论析
关于宋元时期广告的文化特征
关于助学贷款现状及国外经验借鉴
关于阅读模式给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关于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龙”文化
解读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人教新目标“Go for it!”
浅谈学校基建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
论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
《丝绸之路》读后感──“让书香美丽心灵”读书笔记
《丝绸之路》互动探究
《丝绸之路》多音字组词
《丝绸之路》词语释义与应用
《丝绸之路》课文解读
《丝绸之路》课文题解
《丝绸之路》疑点解析
《丝绸之路》反义词对比记忆
张骞与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相关链接
《丝绸之路》近义词联系对比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
《草原》教学实录及评析
学美文,做“美人”──教学《草原》一得
《丝绸之路》好词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