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疆城乡居民收人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分析及建议(1)论文

新疆城乡居民收人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分析及建议(1)论文

论文摘要:1997D2008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都不断提高,但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幅度小于城镇居民增加幅度,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新疆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单一,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等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因此,为了缩小新疆城乡收入差距,应该加大对新疆农民科学种田的指导力度,加大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推进新疆农业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论文关键词:城乡收入;新疆;差距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近十年城乡人口结构变化不大,在全部人口中,农村人口所占比例1997年为65%,2007年为61%。

但是,近几年城乡居民收人差距却在不断扩大,为统筹城乡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不仅有助于推动新疆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还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新疆各民族的团结。

一、城乡居民收入现状

(一)1997~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都稳步上升,但农民收入增幅较小,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较大,城乡收入差值不断拉大。 1997~2008年,新疆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城镇人均年收入提高的水平明显大于农村人均年纯收入的提高。

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4859元上升到2008年的11468元(此数由2008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纯收入同比增速近似作为全年增速计算得到)。农村人均年纯收入由1997年的1500元上升到2008年的3645元(此数由2008年前三季度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同比增速近似作为全年增速计算得到)。

城乡收入差值绝对数由1997年的3359元扩大到2008年的7823元。

(二)1997~2008年,新疆城乡收入差值平均年增加406元。2006年、2007年收入差值增速连续加快,2007年达到自1997年以来最大值,为16%。

2008年收入差值增速出现大幅下降,为10%。

(三)1997~2008年,新疆城乡居民总收入构成变化不大,农村居民以家庭经营收人为主,城市居民的工薪收人比例较大。1997~2008年,农民家庭年人均总收入中90%以上是家庭经营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中工薪收入平均占到77%,转移性收入平均占18%。由于新疆生态环境脆弱,导致农民经营性收入稳定性差、风险大。

单一收人结构成为制约新疆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相比,起点低。因此,尽管两者自1997年以来增速相当,但差距愈来愈大。

因此,我们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保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速明显大于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速。

(二)农村居民总收入来源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新疆生态环境脆弱,影响农民增收。家庭经营收入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新疆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和增加。

新疆在1999年受灾严重,受灾面积为近十年最大值,为1290799公顷。尽管之后受灾面积逐年递减,但从2011年开始受灾面积又出现了上升态势。

(三)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增加明显。近十年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增速平均为8.77%,2007年增速为20.31%,接近近十年最高值。

根据以2008年前三季度工薪收入同比增速近似作为全年增速,可以得到2008年工薪收入为9363元,比2007年增长了351元。工薪收入增加成为推动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的主要动力。

(四)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推动了城镇居民收入提高。2008年上半年国家再次提高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同时自治区党委、政府针对副食品消费价格大幅上涨等情况,多次提高了城镇低保对象补助水平。

2008年前三季度。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490元,同比增长23.4%。

如果用此增速近似全年增速,2008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人为1995元。2008年比1997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了1144元,平均年增长104元。

(五)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农民用于生产的支出增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已经连续六年增长,1997~2008年平均增速为3.4%,2008年前三季度达到了13%,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抵消了税费改革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

(六)1997~2008年,新疆粮食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占比明显下降,棉花比重大幅上升,但棉花价格波动大,影响农民收入增加。自2006年开始棉花占比迅速上升,2007年为41%,比1997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

近十年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粮食占比为31%,比1997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由于棉花价格的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农民增收,特别是2008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新疆棉花市场陷入低迷。

新疆籽棉在2007年9月达到5.6元/公斤,2008年12月降到3.6元/公斤。

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不明显。要控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任务是保证农民收人的较快增长。

(一)引导帮助农民科学种田 一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例如,可以组织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专家、科技人员进村人户,针对新疆主导产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以培养科技示范户为重点,辐射带动其他农民;二是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镇村信息站点,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向千家万户的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三是各地州气象部门针对本地天气状况,加强麦田墒情监测,并结合未来天气趋势变化,及时制作并发布墒情预报,指导广大农户结合小麦苗情和墒情进行科学管理,节水灌溉。

(二)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 一是严格落实各项补贴制度。主要措施应包括,全力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棉花最低收购价格;进一步增加农资综合直补;提高良种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建立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与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联动机制。

二是增加惠农政策的透明度,让政府的投入看得见、摸得着。例如,可以印制《惠农政策手册》,将中央和省、州、县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梳理为民政救助、参合医疗、教育补贴等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每项惠农政策的享受条件、补贴金额和受理单位。

群众通过手册,就能及时了解到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惠农政策,也可以直接核算出自己应该享受多少补贴。 三是加大对“村官”的培训力度,保证各级政府落实惠农政策。

四是鼓励各地州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特色补贴项目,使各地州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例如,制定畜牧养殖园区补贴政策、特色农产品销售补贴政策等。

五是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与城市间的道路建设。

大力促进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在农村实现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和通公共汽车;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扩大享受低保的人数;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三)加强市场研究,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一是研究终端市场。帮助农民了解农产品可能的利润空间,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市场变化快、信息不对称、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和周期长等因素,使得农户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规避市场风险的难度加大。我区农民种植作物存在盲目性,常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

因此,政府要通过研究市场供求的规模、结构、价格因素、变化态势等来合理确定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和重点,切实做到以销定产、以需定产。 二是减少中间环节。

农户增收空间之所以较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太多了。中间环节越多。

流通和交易成本就越高,农户的利益流失就越多。我们应该通过鼓励和引导本地经销商直接进入终端市场批销,把中间环节减少,使收购价得到提高。

三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农民组织化程度越高,越能提高在市场谈判中的地位,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

龙头企业对于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很大。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上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因此,政府应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经济合作组织,通过龙头企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联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
当我胜利时——乐
诗意的校园
眼镜啊眼镜,别缠着我了
田野秋色
水库风景
下雨了
孙老师,我向你推荐一个人
春天
乡村的傍晚
回家乡
雷雨
美丽的通灵大峡谷
做个励志少年——读《鹏程万里》有感
CIO在物流企业的地位及价值
基于国家治理层面的我国国家审计与其他监督形式的协调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探讨
成本控制的产品分配方法
审计师行业专长文献综述
对企业内部人才流动体系的思考
烟草行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前标准化作业研究
解析当前税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理财收益的会计核算、税务处理及审计监督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税务审计工资薪金扣除的问题及建议
孤立点分析在税务审计上的发展运用
物流成本——物流管理的永恒课题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的税务审计
中国企业的物流运作
人教版《比尾巴》教学设计三
人教版《影子》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阳光》教学设计六
人教版《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七
人教版《阳光》教学设计四第二课时
人教版《影子》教学设计二
人教版《阳光》教学设计六第一课时
人教版《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五
人教版《阳光》教学设计五
人教版《影子》教学设计三
人教版《阳光》教学设计三
人教版《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人教版《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六
人教版《阳光》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阳光》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