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态研究(1)论文

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态研究(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9

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态研究(1)论文

【论文摘要】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已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瞩目。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于:向产业链的高端前进,掌控全球生产制造体系的前端如研发、设计;强化自主创新。

变“广东制造”为“广东创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这是赶超高级经济体的必由之路。 【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结构优化升级;广东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概念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 按照国际经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先由“一二三”模式(前工业社会,金字塔型),经过“二一三”模式(工业化初期,橄榄型)和“二三一”模式(工业化中期,橄榄型),转变为“三二一”模式(工业化后期,倒金字塔型)。

这里的“一二三”是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其他模式依此类推。 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有:一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主导产业群正在形成,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决定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二是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三是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竞争从产品竞争前移到研究开发能力乃至研究开发方向选择的竞争,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四是以兼并形式而出现的巨型企业与大量高技术中小企业同时并存。

二、广东省三次产业的发展 广东省的工业化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要晚,由于科技进步的推动,为实施赶超战略和跳跃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因而,广东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并不是界线分明地按重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阶段,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这三个阶段来演进的,更多地表现为各个阶段的演进和过渡比发达国家经历的时间要短,而且,呈现出各阶段的产业并存共进的现象。

1978年至2007年,广东的国民生产总值由185.85亿元增至30673.71亿元,年均增长17.95%。第

一、

二、三产业的GDP结构由1978年的29.8:46.6:23.6,转变为2007年的5.4:51.3:43.3。 经济总量的增长来自于三大产业的贡献,但是由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广东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带来的贡献各不相同。

广东省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不管是从总量上来说,还是从增长率上来说都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尽管总量在增长,但其重要性却在下降,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期的增长水平。

1978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9.8%,然后逐年下降,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比重飞速下降;2007年的比重为5.4%,这印证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特点。 第二产业从总量来说增长最快,而且比重很大,但变化不明显,这是因为广东省历来重视工业的发展。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广东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来料加工贸易业,承接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在20世纪八九十二年代,广东第二产业有所下降,1978年的比重为46.6%,1990年降为39.5%,这是因为此时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速超过了第二产业。

此后广东省出台了产业升级政策,客观上刺激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广东省“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都强调要大力发展工业支柱产业,实行新型工业化和适度重型化的政策,这就使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飞速发展,2007年第二产业总产值为15938.2亿元,占GDP比重为51.3%,其中工业的比重为48.6%,贡献率为58.3%。 广东省第三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其中在20世纪八九十二年代的增速还一度超过了第二产业。进入新世纪后,第三产业的增长则保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快速的增长,其年均增长率15.44%,2007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为12989.28亿元,比重为43.3%。

广东省自2000年起至今,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以超过10%的高增长率飞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均有明显调整,比例由1978年的29.8:46.6:23.6调整到2007年的5.4:51.3:43.3,结构优化调整的趋势明显。但在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迅速增长,而第三产业却相对提升缓慢。

根据经济良性发展的要求,第三产业此重还很有必要更进一步提高,可以说,三次产业比重还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资源承载力与社会发展度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制约。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相比有很大差别。

在日美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已经呈现明显的“倒三角”型,第三产业占居国民经济总值相当大的比重。美、德、法、日产业结构变迁的共同特点在于,均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即逐步形成“第三产业一第二产业一第一产业”的产业格局。

可见,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需要积极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相一致,广东的产业结构水平也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一是支柱产业带动效应明显;二是重化趋势明显加快;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增强;四是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九大支柱产业总产值逐年递增,2007年达到38879.0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0.37%。九大支柱产业在工业中的重要性非常显著,2000年以来其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

其中,三大新兴产业的产业总产值最高,远远大于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潜力产业。三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在2000--2007年的七年中,由最初的5400.03亿元激增至2007年末的26929.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7%。

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潜力产业尽管总量小,但也得到快速发展。三大传统产业2007年末产值达到7632.5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8%;三大潜力产业2007年末产值达到4317.1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8%。

此外,三大潜力产业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07年比2000年的产值增长了4.9倍,比2006年增长31.5%,相比其他支柱产业增速最快。 1.三大新兴产业高速性发展。

2000-2007年间,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发展迅速,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信息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19.4%上升为2007年的24%。

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比重相应从13%上升为15.4%。新兴支柱产业中石油及化学,是与原材料、能源密切相关的行业,特别是其中的石油加工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市场需求虽大,但由于其经营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进入的资金、技术门槛要求较高,且投资周期长,非一般民间资本所能及;加上受产能所限,增长相对缓于其他新兴支柱产业,投入、产出占全省比例均有所下降。

2.三大传统产业收缩性发展。2000年--2007年相对于其他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明显乏力。

在2007年,三大传统产业的工业产值达到7632.54亿元,但是其占有的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却只有13.8%。从其在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来看,基本上是处于下降趋势,从2000年最高的21.2%降到了2007年的13.8%,这就说明了传统产业对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值有所降低。

再从三大产业各自的发展情况来看,纺织服装产业在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2000年的9.8%下降到5.5%;食品饮料产业的比重相对稳定,但是比重也从2000年6.4%下降到4.3%;建筑材料产业差不多稳定在4%左右,是三大传统产业中唯一具有增长趋势的产业。 3.三大潜力产业稳定性发展。

2000--2007年三大潜力产业产值,由2000年的7.1%增加到2007年的7.8%。三大潜力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属汽车产业,由2000年的2.5%增长到2007年的4.7%,增加了近一倍。

然而,森工造纸产业和医药产业基本保持不变,前者维持在2%—4%的比重,后者前几年有2%的比重,后几年却只有1%的比重,2007年的比重更低,只有O.8%。总之,三太潜力产业中的汽车及摩托车发展态势良好,是支撑潜力产业发展的主力,森工造纸和医药生产规模相对有所收缩。

四、广东省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完成轻工业化后,必然开始重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以轻工业发展起步,大力发展第

二、三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广东省外向型的轻工业发展模式相当成熟,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在外向型的轻工业模式下,主要是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等加工贸易带动发展。近年来,广东省逐渐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转变,通过工业园区、临港型重工业项目等方式加快对重工业的发展。

日本的本田、日产、丰田三大汽车厂都在广州有自己的生产厂,南海石化项目、石油储备库等石化工业发展迅速。广东重工业保持较好的发展速度,并且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2002年以来,广东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轻工业,并且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O.88:1上升到2007年1.6:1。 在2003年之前,广东省的轻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的比例大于重工业,但是,广东省在“九五”计划期间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实施了结构调整,在2000年开始初见成效。

主要是通过实施“三个一批”的战略,即建立一批支柱产业,组建一批大企业集团和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从而推动全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确定了以九大支柱产业为基础、轻重兼有、适度重型化的产业结构格局。九大支柱产业中重工业占绝大部分,而且在这些产业中,重工业产业的产值也远大于轻工业的产业产值,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重工业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而轻工业所占比例不断降低。

至2003年末,重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追上轻工业,并且继续扩大,到2007年末,重工业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1.59%,远远超过了轻工业,这样的发展状况使得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重工业化趋势明显,实现了广东省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目标。

五、广东省产业升级趋势 目前的世界产业格局是,整个全球经济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垂直分工,以越南、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迅猛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广东很好地利用了改革开放的契机,率先发展起来。

广东经济在全国各省份独领风骚已经十余载,“广东制造”傲视群雄。 但是,当下的广东,碰到了30年前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遭遇过的困难: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劳动力短缺问题突显,而可以替代广东的经济体正在后面追赶,前面却是已经占据了高端产业的工业化国家。

广东要继续当好排头兵,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产业升级:向产业链的高端前进,掌控全球生产制造体系的前端如研发、设计;强化自主创新,变“广东制造”为“广东创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这是赶超高级经济体的必由之路。 1.产业继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方向发展。

纵观广东经济发展历程,从轻工——家电、电子——汽车、石化,产业演进之路不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发展,升级路径十分清晰。根据九大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广东积极推进一批重要产业基地建设,抢抓国际重化工业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发展基础产业和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

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集群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成为拉动广东经济快车继续领跑的一个新引擎。 2.强化产业自主创新。

从全球的产业链来看,广东工业整体上被挤压在全球分工体系的产业链末端。在广东各类企业中,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不足10%,绝大部分依靠引进技术,或者缺乏自有核心技术。

今后广东在引进新一轮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需加快引进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把“广东制造”变为“广东创造”,这是广东保持平稳、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的价值关系可以形象地描述为一条“微笑曲线”,曲线中部的加工组装附加值最低,沿着曲线向上移动,附加值提高,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品牌营销附加值最高。

作为制造大省的广东,产业将由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部的低附加值环节向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逐渐在价值链体系中占据更高的地位。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间,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广东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珠三角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专业服务外置化趋势的发展,制造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广东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广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与制造业一道成为经济增长两个重要支撑,对于优化广东省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意义深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愿望
找秋天
我的爸爸
秋天的果园
假如我是班长
我的好伙伴
学习
我家的一幅画
可爱的小乌龟
老师的笔筒
我喜欢的玩具—狗熊
北京,灯的海洋
给敬爱的林老师的一封信
我们依然在一起
小螃蟹
4月份入党转正申请书
大学生员工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7月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夏季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
XX年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8月份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教师预备党员XX年入党转正申请书
2009年3月末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入党转正申请书格式写作方法
2009年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
2009年最新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党支部发展转正党员书写材料注意事项
最新XX年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同安区小坪林场火力楠衰退原因分析
试论法人人格权
创新种植技术发展珍稀树种提高林业品相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及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探讨
浅地层剖面仪在水利清淤工程中应用
探究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中的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研究
植物病原线虫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初探
深化综合改革强化生态建设
新型农机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机械化联合整地技术及机具在辽阳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成果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
抛掷物致人损害侵权责任探讨
探究森林培育工作的原则
《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练习2[第九册]
《桂林山水》教案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丰碑》教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
《再见了,亲人》
月光曲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案
白杨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教时)
伟大的友谊
落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