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重庆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1)论文

重庆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重庆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1)论文

摘要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质,长期以来对保证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重庆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已成为制约重庆经济的主要瓶颈。

本文通过分析重庆能源消费现状及其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间的关系,反映了能源消费中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动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能源消费;能源强度;经济增长

一、重庆能源消费基本现状

(一)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较快,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的矛盾日趋突出。

目前,重庆市的常规能源主要有煤炭、电力和天然气三大类,能源总储量约35.3亿吨标准煤,全市人均占有120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50%;能源储量中煤炭、电力和天然气分别占51%、42%和7%,以矿物能源为主,其中大多数矿煤岔硫量超过3%,储量不大且开发难度较高。相对而言,重庆地区有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除保证生活需求和承担东输任务外,小部分还可供发电使用。

重庆能源消费总量自1985年以来呈递增趋势,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达3881.52万吨标准煤(按当量计),是1985年的3.13倍,尤其是直辖以后消费增长显著加快,1997-2005年平均增速为8.45%,明显快于1985-1996年均3.8%的增速。主要能源中消费增长最快的是油料,直辖后年平均增长高达17.3%。

2001-2005年除煤炭消费与生产基本同步外,天然气与电力消费年平均增速分别为8.6%和7.65%,均快于本市生产供给的平均增速7.9%和6.9%,由此导致能源供应和需求总量缺口逐年扩大。

(二)第

一、二产业能源消费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能源比重增加。“十五”期间重庆第

一、二产业能源消费比重分别下降了1.1和8.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能耗总量及比重都有大幅降低,导致第二产业消费比重显著下降,但消费总量继续增加且比重仍在70%以上,是消耗能源的主要产业;第三产业消费总量迅速增加,2005年达514.64万吨标煤,是2000年的3.14倍,年均增速达25.7%,消费比重提高了7个百分点;另外,由于私人汽车、大功率家用电器等相继进入城乡家庭,天然气、煤气等在居民生活中广泛使用,带动了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与比重的显著提高,消费比重从2000年的8.4%上升至2005年的11.2%,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2000-2005年在能源终端消费增加的1143.55万吨标煤中,第

一、

二、三产业以及生活消费各占2.3%、48.3%、30.7%和18.7%。可见,能源消费量增加主要来自第

二、三产业。

二、重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经济快速发展导致重庆能源消费规模迅速扩大。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近20年来经济基本保持快速平稳的增长,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5%,快于我国平均增速;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三次产业比重从1996年的24.2:41.8:34调整为2005年的15.1:41.0:43.9,单位能耗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以“十五”为例,年均能源消费量增长10.7%,与同期GDP年均10.9%的增速相当。从能源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来看,以1985-2005年的样本数据,重庆各年的GDP与能源消费总量的相关系数值高达0.976323,两变量在数量上存在高度正相关,显然能源消费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波动中上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与国民经济(通常用GDP)增长率的比值,从总体上反映能源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1985-2005年能源消费年增长速度基本上都低于同期经济增长,但从2011年开始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加快并超过了GDP的增速,2005年更是呈急剧上升的态势,其增长速度是GDP增速的2倍。1985-2005年重庆能源平均消费弹性系数为0.64。

大多数年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但呈不稳定的上升趋势:1986年到1987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从0.29猛增到1.92,1990年下降至-0.46,2005年又上升到1.96,说明从总体上看重庆经济是由相对较慢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持的,平均消费弹性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波动较大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三)能源强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单位GDP能耗即能源强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是反映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体现可持续发展能力。

重庆市近20年来能源强度基本上保持持续下降的趋势,年平均下降8.14%,但直辖以后下降速度减缓,1997-2005年能源强度年均仅降低1.77%,2005年能源强度不仅明显高于北京(0.8吨/万元)和上海(0.88吨/万元),还略高于全国的1.22吨/万元。可见,重庆的综合能源利用率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四)产业及行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1、第

一、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单位能耗下降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第一和第三产业的能源强度较小。

2005年重庆第三产业万元产值能耗只有0.38吨标准煤,是单耗最低的产业;第二产业万元产值能耗高达2.36吨标准煤,第一产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44吨标准煤。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能使产值综合能耗水平逐渐降低,但第二产业增加值仍在50%以上,能源消费比重超过了70%,其中用于工业生产的能源,则占全部能耗的50%左右,比发达国家平均高出约20个百分点,工业仍是全市能源能耗的主要行业,其利用效率对整个能源利用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重庆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不仅高于全国水平,还超出其他三个直辖市近1倍,因此,工业能源利用水平低是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2、工业结构重型化特征以及传统高能耗产业在工业中比重较大,能耗增加。重庆是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重工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工业迅速成长。

目前,重庆第二产业增长快于其他产业,而能耗较高的重工业增长更快,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一直保持在65%左右,2005年高能耗产业增加值占重庆工业增加值的25.6%,而电力生产及供应、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非金属矿物制品等前5大高耗能行业耗能却占工业全部能耗的86%,其中有3个行业的万元产值能耗分别比上年提高了5-15%。

三、重庆能源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使用效率低,经济增长以高能耗为代价。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一些主要城市尤其是东部较发达地区相比,重庆能源利用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能源总体利用效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2005年深圳单位GDP能耗仅相当于重庆的41.5%,广州相当于重庆的54.9%,其他3个直辖市也远远小于重庆的能耗水平;2006年重庆工业增加值单耗大约是其他3个直辖市的2倍多;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和电力等高能耗工业的能源消费量大约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3/4,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平均要高出约40%,单位产值能耗和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较高,说明重庆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的大量投入。 2011年以来重庆能耗增速超过GDP,主要原因是汽车、房地产的需求猛增,带动了钢铁、水泥、采矿业等高耗能工业的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大部分投向了第二产业,其中高能耗产业如火电、化工项目投资急剧增加,2004和2005年,采矿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等几大高能耗产业总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一半以上,进一步刺激这些行业对能源的大量需求。

(二)能源消费品种单一,优质能源开发不足。长期以来重庆能源消费品种以煤炭为主,各年消费比重都在60%以上,其中1985-1996年几乎都在70%以上,最高达到76.5%,直辖后在70%以下,总体比重虽呈下降趋势,但2005年在65%以上。

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电都是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劣质能源比重越高,能源消费量越大。而且,由于运输量大,造成污染也更严重。

在全市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过大,优质能源消费量小,水电开发程度低,天然气开发利用程度尤其是深加工能力不足。消费比例不高。

2005年工业能源消费量中煤炭比例达75%,在全市消耗的优质能源中,63%的电力和67%的热力又需要通过燃煤转化获得。1990-2005年全市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8.5%,大量耗煤的同时产生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由于用电负荷和用电量与日俱增,水电因受干旱等因素影响供应量不稳定,成为制约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煤、油消耗带来严重环境污染。煤炭、油料作为重庆主要的消费能源,给重庆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使用,不论是开采、运输、使用,都会对环境造成明显的破坏,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对大气的直接污染,最为明显的是SO

2、粉尘、CO2,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如SO2引起的酸雨导致农作物大幅减产,严重侵蚀桥梁及其他建筑,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等等,这些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使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矛盾问题日益突出。

四、缓解能源“瓶颈”。保证重庆经济稳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进经济由“重”转“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开展节能降耗的途径:一是直接节能。

二是结构节能。直接节能是从行业角度看,通过技术创新、改造及替代使单位产出能耗降低;结构节能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低耗能行业比重,实现整体降低能耗。

由于服务业能源强度明显低于工业和全市平均水平,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减轻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过度依赖,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选择。根据统计测算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降低一个百分点,能源强度就相应降低一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一个百分点,能源强度就约降低1.3个百分点。

因此,应着力引导第三产业,特别是能耗低、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推行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工业,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现代经济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类,粗放型的基本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节能降耗则意味着单位产出能耗降低,重庆能源强度在全国处于中偏下水平,降低单位能耗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表现。

对于第二产业要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排污少的项目。从经济发展阶段和趋势看,重庆不能跨越大量能源消耗的工业发展阶段,必须树立新的产业结构调整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提升传统产业,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拓展企业产业链、技术链和市场链,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三)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辟新的能源供应渠道。重庆能源消费中优质能源消费比重偏低,由于煤炭消费量大,燃煤效率低,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能源品种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优质能源,减少固体燃料的比例,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开辟新的能源供应渠道非常必要,除了核电外,二甲醚也是新型能源的方向之一,它是一种非石油清洁能源,可直接用于市民生活、汽车和发电。而重庆所拥有的煤和天然气恰恰是二甲醚的主要原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好伙伴
北京,灯的海洋
学习
假如我是班长
我的爸爸
老师的笔筒
我的愿望
小螃蟹
秋天的果园
我家的一幅画
找秋天
我们依然在一起
给敬爱的林老师的一封信
我喜欢的玩具—狗熊
可爱的小乌龟
入党转正申请书格式写作方法
XX年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8月份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夏季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
2009年3月末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教师预备党员XX年入党转正申请书
2009年最新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党支部发展转正党员书写材料注意事项
4月份入党转正申请书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2009年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
7月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最新XX年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大学生员工入党转正申请书范文
探究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水利工程中的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研究
浅地层剖面仪在水利清淤工程中应用
植物病原线虫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初探
机械化联合整地技术及机具在辽阳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抛掷物致人损害侵权责任探讨
深化综合改革强化生态建设
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成果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及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探讨
新型农机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试论法人人格权
同安区小坪林场火力楠衰退原因分析
创新种植技术发展珍稀树种提高林业品相
探究森林培育工作的原则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
我盼春天的荠菜
落花生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丰碑》教学设计
月光曲
《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杨
《桂林山水》教案
练习2[第九册]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教时)
伟大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