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2
基于SWOT分析下的湘西自治州经济发展战略研究(1)论文
论文论文关键词:SWOT分析;湘西自治州;经济发展 论文论文摘要:该文介绍了湘西自治州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针对湘西自治州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等四个战略。 1.湘西自治州概况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
州域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云贵高原东北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与鄂西山地交汇,属北亚热带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州各县市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5.8℃~16.9℃,年均降水量1300~1600毫米,无霜期270~290天。
全州总面积15486平方公里,人口259.3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8.7%。辖龙山、永顺、保靖、古丈、花垣、泸溪、凤凰7县和吉首市。
2.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通过全面、系统分析经济活动中,内部所具有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和外部竞争中的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等因素,为制定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提供清晰思路。其理论基础是有效的战略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优势和环境机会,同时使产业劣势和环境威胁降至最低限度。
本文试图通过SWOT分析法对湘西州内部优劣势的分析,从区域角度考虑湘西州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求符合湘西州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战略。 2.1优势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等民族交错杂居,风俗相习,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 2.1.1.人文资源。
湘西州所处的武陵山区,恰好在我国中西结合部和南北交汇点上,可谓地灵人杰。奇异的山水间,保存着大量的古迹与古建筑,诞生了许多有广泛影响的知名人物。
文学家沈从文、画家黄永玉、歌唱家宋祖英等,他们吸吮湘西的乳汁走进了广阔的世界,他们用实力证明着湘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土家族颇具古风的茅古斯、摆手舞,苗寨三月
三、四月八跳花场,场面壮观,气氛热烈。在历史长河中,土家族、苗族都形成了各自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和民族风情。
2.1.2.自然资源。湘西州森林面积104.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1%。
耕地面积14.17万公顷,境内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全州有草场1300万亩,牧草品种290多种。
在水资源方面,州内有大小溪河千余条,主要有酉、澧、武、沅四大水系。湘西州还拥有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已探明的汞金属远景储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四位。
2.1.3.旅游资源。湘西素以美丽神奇著称,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古朴奇异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有一座蜿蜓近200公里的中国南方长城;有属南长城系列的黄丝桥古城墙和城楼;有景色融漓江之秀丽,集三峡之雄伟的“天下第一漂”猛洞河;有由212个洞组成的洞的世界——龙山火岩溶洞群;有以绿色生态和苗寨风情为主题的德夯风景区;有古朴自然、民族风情浓郁的土家、苗族山寨;有古渡流水、幽深雄奇的酉水风光;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等等。这些景色迷人的森林峡谷、浓郁醉人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美丽的湘西风光。
2.2劣势 湘西州在得益于独特地理位置造就的丰富资源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经济发展困境。 2.2.1.资源困境。
湘西州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但由于采用传统采掘技术,粗放型开发而产生了资源困境,具体表现在:资源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开采难度加大。
2.2.2.生态环境困境:传统的工业化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如生态平衡严重失调,植被减少,农村水土流失面积大,土质逐年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等。
2.2.3.人口素质低,导致就业和技术困境。主要表现在,贫困人口比重过大,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大都留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严重缺乏年轻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
产业链条短,乘数效应和波及效应小,就业带动作用不强。高科技含量岗位缺乏人才支撑,低端岗位就业压力偏大。
2.2.4.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为,交通不够发达,连接张家界机场和铜仁机场的公路等级低,境内枝柳铁路尚未完全实现电气化;通讯设施覆盖不够全面,基础教育硬件设施数量不足,旅游接待设施落后等。
2.3机会 随着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加快,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国内沿海地区优势优先,西部省份后发追赶,东北振兴势头强劲,中部崛起机遇难得。
为加快湘西地区发展,湖南省委、省政府已在 “十五”期间实施了湘西地区开发战略,湘西州有50个项目进入省湘西地区开发产业规划,涉及矿产品深加工、农业产业化项目、养殖、肉制品深加工和生物制药等行业,总投资52.3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9.9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2.5亿元,小酒鬼、老爹猕猴桃深加工等35个项目获省湘西地区开发产业规划项目贴息资金3253万元,企业自筹资金7.07亿元。
这些项目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继续发挥良好的作用。湘西州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环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2.4威胁 2.4.1.各县市各自为政,难以整合。湘西州各县市在开发本地资源时,缺乏内涵实质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没有形成特色产业,具有一定优势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挖掘。
如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特色不明、旅游形象不清或重复的局面。 2.4.2.来自周边旅游区的竞争。
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贵州梵净山的生态旅游竞争,湖北恩施的历史文化旅游的竞争,四川九寨沟自然风景区的强烈竞争。更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重庆市,在2007年推出“生态旅游年”主题活动之后,2008年还要推出“乡村旅游年”、2009年推出“古镇旅游年”、2010年推出“温泉旅游年”,一步步把重庆旅游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这无疑对湘西州旅游业的发展构成一大威胁。 2.4.3.西部大开发的影响。
西部地区原始生态资源保存较好,文化资源也极具吸引力,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将推动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大发展。对于中部地区尤其是湘西地区旅游业来说,周边同类型的生态、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替代和空间竞争,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热点转移和游客分流问题,很可能形成社会关注和游客流量比重额下降,进一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造成威胁。
3.发展战略 湘西州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开发潜力巨大,实施与其相适应的战略,可将其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收益。就此,本文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四个战略。
3.1以交通为依托,实施“交通便州”战略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湘西要走出大山谋发展,各级政府必须把交通建设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位置来抓。
一是全面实施农村“通达工程”。抓好乡村公路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80%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
切实抓好村级公路养护,落实村级公路养护人员报酬,要将养护资金标准纳入州、县市财政预算。大力推进村间道路建设,搞好环境卫生,力争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基本实现村间道路硬化,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
二是着力建设交通干线工程。突出大通道建设,实现联线成网、内外通畅。
三是推行景区“连线工程”。要将凤凰、猛洞河、里耶、德夯、红石林等主要景点的线路统筹规划,实现景点线路对接,加大对通往景区公路的改造力度,打造黄金旅游通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猫咪
- 我最爱吃的水果
- 躲雨
- 放火箭炮
- 快下雨了
- 端午节
- 小树得救了
- 回家吧,小蚂蚁
- 母亲的爱
- 划船
- 划龙舟
- 我的小台灯
- 小女孩和孙悟空
- 值日
- 炎热的夏天
- 谈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策略以及应用
-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 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域内文化冲突与市场营销终端客户管理
- 谈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
- 浅谈关于聚酯产品市场营销差别化战略实施的思考
- 对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
- 语言与思想的关系——从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说起
- 中日饮酒习俗与健康
- 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 试论营销道德与中小企业发展
- 探析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现状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 汉语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迁移和干扰
- 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分析
- 巧妙创设英语语境,搭建语言学用平台
-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难点分析
- 《桂林山水》同步参考范文-新学校观光录
- 《记金华双龙洞》 作家作品及背景
- 《桂林山水》教学目标
- 《桂林山水》同步作文思路点拨
- 《桂林山水》名言警句及诗词散文
- 《桂林山水》作者简介
- 《桂林山水》文采训练素材
-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问题探究
- 《桂林山水》美文欣赏 棋盘石
-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字词的意思
- 《记金华双龙洞》 整体感知
- 《桂林山水》随堂练习
- 《桂林山水》同步作文审题指导
- 《桂林山水》考点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