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5
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探讨其风格的转变
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探讨其风格的转变 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探讨其风格的转变
摘 要: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以32首钢琴奏鸣曲最为经典。通过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套曲结构和曲式结构的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出贝多芬的艺术风格,以及整个西方钢琴音乐风格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变。
关键词: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古典 浪漫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世界上伟大的天才音乐家。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上达到了巅峰,从中不但可以体现出他个人风格的演变历程,同时也显示了整个钢琴音乐领域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过程。本文将通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套曲结构和曲式结构的分析,论述其风格是如何从古典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的。
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分期 中期为创新探索时期(1801-18
1
5),这个阶段贝多芬共创作了16首钢琴奏鸣曲。曲中的旋律充满激情,情感和内容极为丰富,创作力大大加深,体现了贝多芬在技法上和艺术上的大胆创新。
二、套曲结构
(一)对乐章安排的突破
古典传统的钢琴奏鸣曲大多以最为常见的三个乐章或四个乐章的对比性曲式结构为主。贝多芬早期创作的11首钢琴奏鸣曲遵循了这一原则:第一乐章通常为快板;第二乐章以柔板为多见;第三乐章要么是近似小步舞曲的小快板,要么是快板;第四乐章一般是全曲中速度最快,情绪最高的乐章。
但是在贝多芬中晚期创作的作品中,打破了传统古典奏鸣曲中“快——慢——快”的乐章排列顺序。例如《# c小调第十四(月光)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用柔板代替了奏鸣曲式的快板;第二乐章以一种活泼诙谐的小步舞曲速度进行;第三乐章为激动的急板。
(二)对创作重点的转移
自海顿以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奏鸣曲都是把重点放在第一乐章,在贝多芬创作的早期阶段,许多作品沿袭了这一古典模式,第一乐章的结构均明显大于末乐章结构。
然而在贝多芬中晚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中,许多作品打破了第一乐章为重点的规则,将创作的重点转向乐曲的末乐章。如《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末乐章比首乐章长了足有239个小节。
三、曲式结构
(一)曲式结构的灵活安排
贝多芬创作初期的作品在曲式上严格而简洁地遵循了古典原则:第一乐章均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曲式一般多用复三部曲式或回旋曲式;第三乐章曲式多用复三部曲式;第四乐章采用回旋曲式最多。
贝多芬在中后期不断探索扩展奏鸣曲的表现力和套曲的结构功能,奏鸣曲式的运用非常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打破了第一乐章必用奏鸣曲式的常规。例如《bA大调第十二奏鸣曲》是从变奏曲结构开始的,而完全没有奏鸣曲式的快板;《# c小调第十四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采用的是单三部曲式结构。
第二,将进行曲引入了奏鸣曲。例如《bA大调第十二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是极富魅力的《葬礼进行曲》,这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二)奏鸣曲各部分的容量扩大
以往作曲家创作的引子篇幅很小,动机发展也不复杂,但是贝多芬在《c小调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中,将引子提高到一个重要的位置,缓慢长大的引子为呈示部积蓄了力量。
再如海顿、莫扎特以及贝多芬前期作品的尾声都较为简单。随着自我风格的逐渐成熟,贝多芬将尾声大大扩展,使之在发展手法及情绪上几乎相当于第二展开部。例如在《C大调第二十一(黎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尾声长达53个小节,具有极强的动力性和紧张度,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参考文献: [2]郑兴
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福州: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朱智.“论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音乐天地.2004
(8).
[4]唐若甫.贝多芬与钢琴.钢琴艺术.2005
(6)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煮茶论道文理分科
- 爱国,需要实干家
- 须鲸的自述
- 苦练出天才
- 中考,我永远的记忆
- 流星雨遐想
- 走四方,品小吃
- 须鲸的自述
- 蛇
- 勤学苦练
- 爱国赤心,肝胆相照
- 蛇
- 猩猩的悲剧
- 妈妈,谢谢你
- 大猩猩
- 尤努斯小额贷款思想对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试论《居组法》与《村组法》合并的必要性
-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与对策
- ##市2005-201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纲要
- 村委会选举中的乡村关系和乡村民主的治理化
-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
- 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渠道探索
- 农村城镇化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 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失范的宏观体制根源
-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促进新农村建设
-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 乡镇债务:政治学的分析视角
- 加快大发展 建设新农村
- 对贿选说不
- 我给奶奶送阳光
- 《窗前的气球》词语解释
- 班上的好伙伴
- 《窗前的气球》教学实录
- 《假如》探究活动
- 朋友是什么
- 《窗前的气球》好词好句好段
- 《窗前的气球》成语积累
- 争吵
- 表演入境 情景交融──《窗前的气球》教学片断
- 她是我的朋友
- 《窗前的气球》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 老师住院了
- 报晓的公鸡
- 《窗前的气球》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