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循环经济-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1)论文

循环经济-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2

循环经济-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1)论文

【论文摘要】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正在得到全世界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论文关键词】 西部地区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根据地理位置的分布,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在不同区域内,由于受到各地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趋势。

在近二十年来,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主要都是因为受到区域范围内各种要素的限制,东中部的经济发展明显强于西部区域。西部区域为西北和西南12个省区市,包括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要促使西部区域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就必然要选择实行循环经济。

一、西部地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长期在粗放经营的轨道上运行,形成以能源、资源性产业的开发和加工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投入多、能耗高、投入产出率低、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低。这既是基于其原有的产业分工格局做出的选择,又是国家为实现其整体发展目标所作的战略安排。

然而,这一模式不仅直接导致投入产出水平和经济效益低下,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经济增长代价高昂,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1.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主要有:耕地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区域扩大;森林、草地及水资源数量减少;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逐渐缩小、种群数量减少;城市(镇)工业及生活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而且使生态失衡。灾害加剧,生产、生活条件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远远高于全国水平,污染控制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污染控制情况以及治理率对比来看,西部两个代表性省份青海和新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4%和20.3%,处理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8%和18.7%。

两省区工业废气中燃料燃烧消烟除尘率也没有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工业粉尘回收率分别比全国低27.7%和24.2%。西部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极低,全国平均为42.9%,青海、新疆分别为26.8%和40.6%。

另外,根据国家环保局公布的全国37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状况评价结果,在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4个方面21项指标中,西部城市明显处于后面的位置,如昆明、银川、兰州、重庆、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分别处于全国第三十至第三十七位。 2.资源存量锐减 资源、能源由于长期沿袭着粗放型开发模式,已导致一些资源存量锐减,一些资源型工矿城市过早进入开发后期。

经过长期开发有些资源的优势地位已受到削弱,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也明显降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电解铝和铁合金为主的高耗能原材料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电力被低附加值的资源产品所耗用,增加了西部地区能源供给压力,削弱了西部地区的能源优势。

3.产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

(1)产业结构层次低。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一般以资源采掘等基础性重工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数量多,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较慢,数量较小。

(2)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过大、农业产值较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机械水平低,农业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工业总量小、增长滞后、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发展不足,轻重工业发展不协调、加工工业中一般加工工业比重过多,高水平加工工业不足,加工能力不够、产品科技含量低;第三产业中由于政策放宽,生活性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由于投资和体制二重因素的影响,发展性第三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阻碍。

(3)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组织结构松散,生产集中化程度低,大中小型企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小,大公司集团比重小,企业规模差;企业专业化水平低,企业之间分工不明确,大批大量生产体系尚未形成,企业间协作配套较差。

(4)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由于各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大,国有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嵌入式企业过多,使西部产业产品深度开发不够,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小,这一现状不符合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

(5)技术水平低,产业结构效益低。表现为科学技术力量薄弱,人力资源素质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高科技产品和新兴产业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

4.较大的就业压力和严重的人才缺口 加入WTO后虽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正面影响,但是近期的不利方面也是主要的,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一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行业和企业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更为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人力资源的流失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劳动力的部门转移将会产生重大调整,就业压力日趋增强,并对社会稳定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二、循环经济是西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包含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其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期的持续性发展能力,确保环境生态的安全和稳定的资源基础,避免社会、经济有大的波动。因此,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要求经济社会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在可持续发展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标。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

循环经济是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好运行的最佳模式,是西部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1.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首先,循环经济能够实现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

其次,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也大大减少了固体污染物的排放。据测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

2.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 从西部地区的资源状况看,一方面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而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据估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若达到60%,可节水58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0年工业取水量的50%左右;目前我国钢铁、有色、造纸工业三分之一以上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 3.发展循环经济是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 循环经济的新理念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摒弃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在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对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全过程控制。

4.发展循环经济是扩大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不仅在传统经济基础上增加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和再利用环节,还能带动整个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也是国民经济和就业岗位的新的强劲增长点。

按1997年我国第二产业平均劳动生产率22292元/人标准计算,1988年环保产业投资占GDP的比重为1.5%,相应带动GDP增加3025亿元,就可提供大约1350万个就业机会。即使按1997年我国环保产业平均劳动生产率3万元/人标准计算,也可提供1000万个就业机会。

而据国家环保总局初步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15%~17%的增长速度,2010年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将达8000亿~10000亿元左右。以上数据表明,以循环经济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5.发展循环经济将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 依靠传统的模式靠资源的大量消耗无法实现经济长期增长。为减轻资源压力,必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循环经济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循环经济是获得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资源产出率、资源利用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等巨大的消耗成为经济沉重的成本负担,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障碍。

总之,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意义重大。循环经济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西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王立红: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版社,2005 陈承红: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J].生产力研究,2006

(5) 刘学敏: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深层障碍[J].经济纵横,2005

(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流浪的二胡
音乐的魅力
社区植树
流行音乐之我见
走过三米
新苑社区法院宿舍环境报告
续写《孔乙己》
小镇的成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
乘着音乐的翅膀
咱说小康
社区变了
住在A座的人
第一次爱音乐
全面增强企业执行力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中国企业需要领袖人物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中小企业最佳融资决策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企业家不能空谈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对象和层次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影响人力资源素质的因素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湘财证券大力推行SI训练计划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几种新颖的人才使用方法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管理者的角色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麦当劳的“S.Q.C.精神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员工罢工的思考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珍禽大王的空杯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谁来评价行政部门的贡献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大人力资源观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牧场之国》重难点分析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一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二
《乡下人家》写作指导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二
《乡下人家》训练素材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意思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提高篇
《乡下人家》范文习作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梳理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积累篇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一
《牧场之国》老师语录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三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