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谈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谈

"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如何?就乡村普通中学而言,在应试教育与传统观念的背景下,阅读教学并不乐观,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我听过不少教师的阅读教学课,其中不乏优质课,但不尽如人意的课却大量存在。有不厌其烦的分析教学,有为应试的肢解教学,有展现师生嘴皮子功夫的表演教学等等,不一而足。追根溯源,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失落。

当前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分析教学,肢解教学,表演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用统一的教材和单一的思维方式,用讲授和训练的方法向学生传播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和语文智力,关注的只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训练达到的水平等客观因素,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培养、主体意识的形成则被认为根本不关语文老师的事,根本不是阅读教学的目标,把学生雕琢成一个模样,泯灭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直至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的欲望。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其阅读情况又是令人吃惊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除了课堂上跟着老师分析课文的思路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后的阅读很少,就是阅读了,也是随意性较大,或者因为任务,或者用来消遣,或者凭兴趣翻翻。

这种现状的存在,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与传统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观念有关。长期以夹,许多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教,学生学,这是天经地义的。由于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于是教学活动就成为一种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线性的传授知识的活动,因而形成了与教学本质相背离的、严重阻碍教学发展的“三中心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第二,与考试制度有关,以练代讲,本末倒置。考试制度使得阅读教学出现了应试化的倾向,教师在教读课文时,自觉不自觉就会受到高考题型的束缚,把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解读成了标准化、唯一化,限制甚至是扼杀着学生充溢着灵性的解读,全班五六十人变得步调一致。他们还根据考点设计出大量习题,反复训练学生,非多练不足以巩固夹生的知识,非多练不足以弥补因缺少自读而忽略的基础与细节的知识,不足以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篇目、单元测试题,成了老师的法宝。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割裂为美,把各类不同文章的阅读拘囚于“一背景、二段意、二主题、四特点”的教学模式,使本来充满魅力与情味的阅读变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

第三,与学生的生活有关。阅读教学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把学生固定在教室里,框在语文阅读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

第四,语文阅读教学过于程式化,以讲代读,喧宾夺主。 缺乏课外阅读积累、缺乏课前自读的感悟、探究、发现,这样的语文课怎样上?把自读放在课内,时间不允许,对于较长或较难的课文更不允许。这样自读的效果必然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教师苦心经营,吃力不不讨好,学生积习难返,启而不发,于是很多教师重蹈旧辙,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法,甚至不分讲读与自读课的区别,或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亦步亦趋,浅层次的问题尚可以启发解决,较难的问题就只能是老师越俎代疱了。主体作用发挥不了,就只能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喧宾夺主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读,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了。教学的目的演变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自然免不了成了被填之鸭,成了知识的容器.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又该怎样进行阅读教学呢?在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比较式阅读。我把教材中的内容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如反映妇女生活的课文《祝福》、《荷花淀》、《边城》合在一块让学生来阅读,通过比较,学生不仅明白了祥林嫂为什么会在祝福声中死去,也明白了小翠爱情悲剧的必然性。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力给每一个同学创设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使学生小到对一个词语的理解,大到对文章主旨的认识,都能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二,体悟式阅读。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蕴。例如,在教授李乐薇的美文《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我没有对这一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表对这部作品的感悟和体验。有的学生说,他已经深深陶醉在这篇文章描绘的人间仙境中了,这是作者向往的生活环境,现实并不存在。有的学生说,作者的这间小屋确实存在,作者出于对它的喜爱,在描述中不免加入了许多想象和夸张。有乡村生活经验的学生则谈起山居生活的宁静、安详与惬意,与文中作者的感受不谋而合。这种体悟式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自己的想象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呼之欲出的文学形象,不但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感受作品情感的熏陶,品尝创新的乐趣。

第三,探究式阅读。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口欲言而又无可言时,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

在讲授《祝福》一文时,讲到祥林嫂在雪夜里死去时,我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在祝福的夜中死去的呢?请大家自己去查资料、找原因。第二次上课时,学生们都拿出了自己在课下找到的资料,分别对祥林嫂的死因作了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大家思维活跃,众说纷纭。

总之,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有很多值得探索与研究的地方,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唯有不断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身底蕴,盘活教育资源,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才能开辟一个全新的天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苹果的心情
小狮子变好了
捉蟹乐
打飞蛾
春游
假如我是
小蝴蝶哭了
我的妹妹
在奋斗中前进
我眼中的月亮
我的校园
我的妈妈
妈妈笑了
工人伯伯真辛苦
倡议书
35kV无人值班箱式变电所的应用
关于SF6开关位置继电器的接线对防跳回路的影响
理想COP电耗比例法
新型无功发生器中光耦合器电路参数的选择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采用砼接地体降阻的实例
防雷接地及电涌保护的方案和问题
略论我国农用运输车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关于湿度测量的讨论
提高农网可靠性及安全性的措施
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
施工阶段质量的事前控制
涡旋压缩机通用几何模型研究
浅析河北南部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桑拿浴室场所电气设计的探讨
实施21世纪公路交通发展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找春天》课堂重点:课堂回放 春的追寻
《找春天》教学建议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找春天》扩展练习
《找春天》课堂重点:拓展交流,强化感受
《找春天》课外延伸 春的赞歌
《找春天》课堂重点:背景描述 春的序曲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案讲义1
《找春天》教学设计及建议
《找春天》课堂重点:文章问题分析
《找春天》课堂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我有两个月亮》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找春天》教材简说
《找春天》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