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跨世纪物理教师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

跨世纪物理教师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1

跨世纪物理教师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

" 教育改革是当今中国教育界的头等大事。素质教育在中国已进入初级实验阶段。它的实施既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巨大工程,也是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素质观。

几十年来,应试教育重知识的教学而轻能力的培养。人们一直把学习成绩的好坏视为人才的标准,限制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扼杀了众多人才。今天,作为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思想,去指导教学实践。首先要有正确的人才观,要从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和社会需要来评价、衡量人才。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科学家、艺术家、专家、学者,而且需要更多的普通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劳动者。学习成绩好的能考上大学的是人才,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有较强组织能力、活动能力、操作能力的学生同样是人才。大企业的经理是人才,个体老板也是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能对社会作贡献的人都 是人才。其次要树立正确的素质观。我国有十几亿人口,仅靠培养少数人为目标的“天才教育”或“精英教育”是无法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才能把人口的包袱转化为人才的优势,也才能在当今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以足够的人才优势稳操胜券。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 全体学生,教会他们求知,教会他们做人。

二、优化教学过程,把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1、从实际出发,优化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应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全面领会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结合本样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综合考虑,既要确定长远的教学目标,又要确定每节课的具体目标;既要确定基础素质的群体培养目标,又要确定较高素质的个体培养目标;既要有知识教学目标,又要有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物理知识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习物理的方法,研究物理的能力,探索自然的志向,献身科学的精神。

2、科学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连接教与学、知识与方法、能力与发展的纽带。现有初中物理教材较老教材有了较大的进步,虽然增大了实验容量,但大部分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较少。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站在科学方法论的高度,研究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3、摆正角色位置,优化教学程序。

现代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关心社会、善于生存的能力。优化教学程序,首先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完美结合。在课堂教学舞台上,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主导是否得当。笔者认为,教师主导作用应放在以下方面:

(1)要导在适宜创造性思维的情境上。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讲,是非让学生辨,错误让学生析,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调控的机会。如在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教学中,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中山舰”和“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事件吗?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此时教师进一步设问: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学生的思维一下子由兴奋转入思考。片刻以后,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用若干根绳子系在若干架飞机上,再让人法潜入海底把绳子系在船上,用飞机把船拉上来;有的说死海不死,往大海里投放足量的盐,增大海水密度,让沉船自动浮起;有的说向大海里投放若干空桶,利用空桶秘受的浮力拉起沉船;……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老师听了各种方案后,首先肯定同学们的想法中正确的成份,转而提出:这些方法是否都切实可行?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达成共识:利用投放空桶的方法简单可行。这样,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滴滴甘泉,成为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吸收的营养,促使他们不断成长。

(2)要导在“以旧迎新”、知识迁移上。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体系,上课时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注意学习、研究物理方法的迁移。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首先要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再引入研究I、U、R三者的关系。研究时先提出问题:怎样研究三个以上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呢?学生一下子回答不出来。在教师进一步启发下,学生回忆起:在学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研究过。再问:我们是怎样研究的呢?学生回答:先假设其它因素不变,单独研究电阻跟某一因素的关系。至此,教师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分离变量法”。今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研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在小结本节内容时,教师要注意为“电功、电功率”的教学作好铺垫,同时,再一次强调:我们今天所用的探索研究欧姆定律的方法——分离变量法,在今后将要学习研究的“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及高中学习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等内容时都要用到。这样,学生在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上,自然认识到“分离变量法”是探索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基本方法,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方法基础。

(4)要导在开发思路、以知识为载体、提高学生的能力上。这就要求教师思路开阔,胸有远略。在设计课堂教学程序时,以认知教学为主线,同时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发展。特别在习题教学中,必须摒弃过去那种“授之以鱼”的模式。第一,例题的选择,要注意题目的典型性、代表性、可行性,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研究。第二,教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笔者认为,采用“与之同渔”的方法 比“授之以鱼”更好。第三,要重视总结归纳。通过例题的教学和总结,使学生学到的不只是一道题的解法,而是一群题、一类题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并从中得到学法的启示。第四,巩固性练习,其宗旨是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独立解题的能力。巩固性习题应为例题的同类题,其难度要比例题略高一层,让学生每做一题,都能有所突破。限于篇幅,习题教学实例不再详述。

优化教学程序,要以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为前提,以开发智力、发展能力为方向,以培养品学兼优、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

4、注重学法指导,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在汲取各种教学方法精华的基础上,大胆构建适合本校、本班教学实际,能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多种教学模式,并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在教学中贯穿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应针对不同教材特点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对比较深奥、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学时可采用问题讨论法。教师设计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化难为易,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对一些比较浅显的内容教学时采用自学指导法。对一些重要规律、定律教学时宜采用观察实验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结论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得到学习方法的启迪。另外,还可以采用教材分析法、辨论法、竞赛法等多种教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培养自觉能力。同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增大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为人师表。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化高水平的教师,还要有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技能和献身教育职业道德素质。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不仅要有语言教育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全部的人格来教育和感染学生。因此,教师要身在课堂,放眼社会,胸有未来;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为人师表。在课内外教学中教师要自觉运用邓小平理论,祖国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家乡的生活变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自己文明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讲文明、讲礼貌的形象榜样,尊重每一位学生,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民主;在学生中树立自己威信的同时,要注意树立其他老师的威信;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苦练教学基本功,用规范的板书、板画、标准的普通话、准确生动的物理语言、朴素端庄的仪表和机智的课堂调控能力,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去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现代人才。

本人水平有限,文中错误不当之处难免,权当引玉之砖,抛给同行评说,敬请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夏贻勤“讨论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8-8,P.1.

2、林华民“谈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师所面临的任务”《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8-4,P.3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后悔的猪八戒
幽默的奶奶
钻石的眼泪
小樱后记
猪八戒参加奥运会
绘画家
爱心的歌者——张杰
我的二姐
校园三国记
哦!“讨厌”的你
难忘的两位老师
“三好”姐姐
韧松
感谢
“道德银行”不是德育“万能药方”
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之我见
人文生态视域下高职德育的路径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德育价值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谈谈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发展战略探索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的德育渗透
放大生活小细节 提高德育有效性
把德育课堂营造成充盈美的天地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谈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析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最后一课》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1
《最后一课》8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3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
一线以串珠——《最后一课》教例评析
《土地的誓言》《孙权劝学》《竹影》《登上地球之巅》《华南虎》教学简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参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